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学系
- 作品数:47 被引量:329H指数:12
- 相关作者:李金蓉贾淑芳刘志扬更多>>
- 相关机构: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的政治功能与生存空间被引量:17
- 2004年
- 传统的单位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履行政治职能和完成社会调控的基本组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组织起来的各级各类单位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自身的政治功能以及由其所塑造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体制作为一种传统组织制度已经难以全面满足社会整合与调控的需要。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对单位体制的政治功能演变及其在当前社会中的生存空间进行动态把握,以此促进新型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在简政放权的政治改革背景下,培育介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成为现实的选择。
- 武中哲
- 关键词:政治功能社会调控
- 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被引量:1
- 2006年
- 我国目前的国有资产多级委托代理结构是一种带有行政性质的委托代理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使得“政企难以分开”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克服不掉的“硬核”。本文认为,只有把国有资产直接委托给企业的全体职工,才有可能克服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才能真正保证劳动者的发言权,实现国有资产的民主管理。
- 邓汉超
- 关键词: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国企职工
- 儒家和法家政治思想的几点比较被引量:4
- 2003年
- 儒家和法家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但由于基本的哲学理念不同,它们在对待人民的态度、治理国家的途径、建设何种国家等根本性问题上都是对立的。对这种对立的认真分析,是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基础。
- 刘志扬秦延红
- 对乡镇政权的组织制度和运行体制改革的建议
- 2004年
- 为了深化农村改革,为税费改革等农村改革措施的实施建立稳定的制度基础,乡镇政权的组织制度和运行体制必须建立市场化制度安排,改革应该本着减事、减权、减人的原则进行。
- 刘炜
- 关键词:乡镇政权政治制度
-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股份制改革及其优化被引量:24
- 2006年
- 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在充分尊重乡村、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条件下,通过股份制度建设,明晰了产权,规范了责、权、利关系,提高了集体和农户资产的经营效益。但转制过程中仍存在着权力配置不科学、价值分配欠公平、资源利用欠合理以及立法滞后等问题。农村集体经济是实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通过制度和立法建设加强引导和规范,鼓励集体经济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完善股权结构,建立规范的企业化运行机制。
- 刘炜
-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社
- 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障碍研究被引量:38
- 2006年
- 冯道杰
-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体制
- 社会变迁中的科学技术及其后现代反思被引量:2
- 2006年
- 科学技术是人类摆脱短缺,走向富裕的手段,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技术统治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彻底改变,其引发的消费社会的形成,助长了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精神危机。科技的两重性表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必要的,但也要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发展脉络有正确的把握。因此,对科学技术进行后现代的反思,对于促进我们走一条技术人文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徐国亮武中哲
- 关键词:冗余后现代
- 山东农民收入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被引量:3
- 2005年
- 山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共同点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不断扩大的特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会进一步分割城乡社会和市场,必须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改善农民的发展条件,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扭转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
- 刘炜
-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
- 冗余时代的消费文化及社会整合逻辑被引量:2
- 2006年
- 在短缺的社会中,生产文化代表社会的主流文化,传递着社会生活的主要意义。人类逐渐进入冗余社会之后,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冗余社会的消费逻辑是建立在商品使用价值的解构和符号价值的再造。通过大众文化塑造商品的符号意义,以此引领社会消费,超越商品的使用价值,顺应冗余社会的生产逻辑。冗余社会经历着以消费关系取代生产关系的社会关系转型过程,其间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都依据消费进行着解构与重构。
- 武中哲
- 关键词:冗余消费文化大众文化
- 邓小平与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
- 2006年
- 在确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程中,邓小平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醒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有意识地树立江泽民在新的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利用合适机会为江泽民及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宣传,放手让他们独立工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树立威信并顺利开展工作出谋划策。
- 毛玉美王玉贵
- 关键词:邓小平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