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158 被引量:1,087H指数:21
相关作者:肖斌王馨彭严芳任真真杨婵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6篇中药
  • 22篇药性
  • 20篇近红外
  • 20篇红外
  • 13篇药理
  • 12篇光谱
  • 11篇药药
  • 11篇配伍
  • 10篇近红外光
  • 10篇近红外光谱
  • 10篇红外光
  • 10篇方剂
  • 9篇关联规则
  • 8篇药效团
  • 8篇皂苷
  • 8篇偏最小二乘
  • 8篇中药药性
  • 8篇中医
  • 7篇饮片
  • 7篇数据挖掘

机构

  • 15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教育部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康仁堂药...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遵义医药高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市卫生局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9篇乔延江
  • 81篇王耘
  • 49篇史新元
  • 37篇张燕玲
  • 37篇徐冰
  • 20篇顾浩
  • 11篇陶欧
  • 11篇张毅
  • 10篇张百霞
  • 10篇吴志生
  • 8篇肖斌
  • 8篇王馨
  • 7篇马莉
  • 7篇薛忠
  • 6篇张娜
  • 6篇颜素容
  • 6篇罗计
  • 6篇林兆洲
  • 6篇杨婵
  • 5篇袁斌

传媒

  • 42篇中国中药杂志
  • 40篇世界科学技术...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3篇2017
  • 16篇2016
  • 20篇2015
  • 24篇2014
  • 13篇2013
  • 20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模块分析的降香黄酮类成分抗炎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降香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作用。该研究以具有抗炎活性的异甘草素、甘草素、柚皮素及紫铆花素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载体,通过数据库检索确定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构建降香黄酮类化合物作用的蛋白互作网络。采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对网络进行模块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BinGO插件,从Gene Ontology获取数据,从而对识别出的模块进行功能注释,通过模块功能探讨阐释降香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其主要与抑制FOS,PTGS2表达、抑制IL-1β释放、抑制MAPK通路和Toll样受体通路有关。
郑世超任真真张燕玲乔延江
关键词:降香黄酮抗炎机制
基于方剂药性组合模式的调体保健食品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前常用的调节体质的方法是针对体质疾病予以相应的方剂治疗,此方法对于体质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调节有明显作用,但对于非疾病状态的体质调节,人们更倾向于采用食疗进行日常体质调节。该文提出了基于临床经验方剂的药性组合模式进行调体保健食品设计方法。并以气虚质和特禀质常用方剂玉屏风散为例进行了调体保健食品设计,从单味药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论证了保健食品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董昉颜素容马莉祖文强杜梨张燕玲王耘
关键词:中医体质保健食品
中药提取物粉末物理指纹谱研究及应用被引量:79
2016年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的物理性质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该文借鉴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的概念,提出构建中药提取物粉末物理指纹谱的方法,物理指纹谱由5个一级指标(堆积性、均一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稳定性)和12个二级指标(松密度、振实密度、粒径<50μm百分比、相对均齐度指数、豪斯纳比、休止角、粉末流动时间、颗粒间孔隙率、卡尔指数、内聚力指数、干燥失重、吸湿性)构成,并以雷达图定量直观展示。以三七总皂苷(PNS)提取物为例,介绍了物理指纹谱在不同来源或不同批次提取物粉末质量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12个二级指标的集成,构建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和良好可压性指数,用于预测PNS提取物粉末及其与常用药用辅料构成的制剂处方的压缩特性,为中药粉末质量评价和中药固体制剂处方开发及工艺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张毅徐冰孙飞王馨张娜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
不同检测方法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中的应用
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Inhibitots,ACEI)的现行筛选模型进行总结,并对不同筛选模型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从中草药中筛选ACEI提供一定的指导.
巩颖王灵芝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文献传递
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益智方剂配伍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挖掘并分析益智方剂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90首益智方剂为数据源,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定性分析,挖掘使用频率较高的药性组合模式与药物组合,并基于“药性组合权值”对益智方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90首益智方剂中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茯神等中药用药频率最高;置信度为100%,支持度>83%时,得到6条核心药性组合模式“温苦肾+温苦肺+温苦心”“温苦肾+平甘肾”“温苦肺+平甘肾”“平甘心+平甘肾”“平甘肾+平甘脾”“平甘肾+温苦心”;方剂用药组成上,置信度为100%,支持度>30%时,得到8条频繁项集。通过药性组合权值定量得出权重较高的药性组合为平甘肾、温苦心、平甘心、平甘脾、温苦肾、温甘肾、温苦肺、温辛心、温甘脾等。结论:药性组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方剂配伍规律,益智类方剂多有开窍醒神、益肝补脾、解郁安神、补气健脾等功效。采用的方法对临床用药和经典方剂的传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成思凡张亚慧侯旭粲任兴德张丽丽王耘
关键词:方剂配伍规律关联规则
嵌段共聚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介观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嵌段共聚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具有低刺激、低毒的性质,在药剂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研究通常采用实验方法,但对其内在机理研究存在一定难度。介观模拟以其周期短、成本低、利于对机理问题研究、能够指导实验及应用等优点深受研究者青睐。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嵌段共聚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嵌段共聚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介观模拟研究进展,以期为嵌段共聚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及科学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王宇光丁海欧戴幸星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介观模拟相行为
样本数据重复性对NIR校正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样本数据重复采集对所构建近红外(NIR)定量校正模型稳健性的影响,初步阐释该影响产生的原因。方法:以银黄液为研究载体,采集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并以高效液相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黄芩苷定量校正模型,对潜变量因子累积贡献曲线进行深入探讨,在潜变量空间阐述重复采样对所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的影响。结果:在对重复采集光谱平均后,以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定量预测模型达到理想预测结果(RMSECV=1.824)。该模型潜变量因子累计贡献率曲线下的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光谱建模方式,即所得的模型更加稳健。结论:多次测量取平均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使所得的模型更加稳健。
隋丞琳吴志生林兆洲徐冰杜敏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并以此确定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成分群。结果:本文从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剂"白虎汤合消渴方"中识别出16个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网络中12个蛋白的化学成分,其中9个化学成分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群的候选对象。结论:本法能够用于辨识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群,揭示中药方剂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罗计王耘乔延江
关键词:中药方剂
活血化瘀中药功效网络的构建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目前大多数中药成分作用靶点不明,难以分析中药功效作用机理的问题,以活血化瘀功效为例,提出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功效模块网络构建方法,建立了活血化瘀功效网络。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释中药功效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与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线索,为中药功效网络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
王耘王刚肖斌乔延江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活血化瘀
基于共表达网络分析丹酚酸A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共表达网络分析丹酚酸A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数据库检索和药效团的虚拟筛选获得丹酚酸A对应的蛋白及蛋白-蛋白互作信息,在Cytoscape中构建丹酚酸A蛋白互作网络.结合基因表达谱构建丹酚酸A共表达网络...
霍梦琪吴东雪赵博文张燕玲乔延江
关键词:冠心病丹酚酸A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