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8,307 被引量:46,394H指数:66
相关作者:韩跃新刘杰胡筱敏张永利许开立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965篇期刊文章
  • 1,2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02篇矿业工程
  • 1,802篇建筑科学
  • 1,46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88篇天文地球
  • 40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6篇理学
  • 2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8篇化学工程
  • 184篇文化科学
  • 16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5篇经济管理
  • 112篇冶金工程
  • 98篇水利工程
  • 70篇生物学
  • 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57篇农业科学
  • 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4篇电气工程
  • 3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61篇铁矿
  • 502篇浮选
  • 497篇值模拟
  • 496篇数值模拟
  • 390篇混凝土
  • 245篇露天
  • 218篇矿物
  • 217篇岩体
  • 199篇矿石
  • 195篇废水
  • 185篇地质
  • 181篇金矿
  • 180篇污染
  • 171篇磁选
  • 166篇应力
  • 165篇尾矿
  • 161篇矿床
  • 155篇隧道
  • 152篇赤铁矿
  • 148篇选矿

机构

  • 8,210篇东北大学
  • 216篇沈阳建筑大学
  • 159篇沈阳大学
  • 12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19篇辽宁工程技术...
  • 115篇中国科学院
  • 103篇中国地质科学...
  • 84篇沈阳理工大学
  • 84篇中国矿业大学
  • 80篇中国科学院武...
  • 76篇沈阳地质矿产...
  • 66篇辽宁科技大学
  • 62篇沈阳工业大学
  • 61篇哈尔滨工业大...
  • 57篇教育部
  • 53篇北京矿冶研究...
  • 52篇中南大学
  • 49篇鞍山钢铁集团...
  • 4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3篇大连大学

作者

  • 446篇韩跃新
  • 344篇胡筱敏
  • 294篇许开立
  • 292篇印万忠
  • 289篇唐春安
  • 260篇王述红
  • 260篇杨天鸿
  • 257篇李艳军
  • 245篇王恩德
  • 222篇魏德洲
  • 191篇任凤玉
  • 167篇王连广
  • 165篇朱万成
  • 159篇赵文
  • 154篇高鹏
  • 145篇朱一民
  • 144篇刘杰
  • 143篇刘斌
  • 142篇朱浮声
  • 141篇陈宝智

传媒

  • 1,230篇东北大学学报...
  • 676篇金属矿山
  • 168篇中国矿业
  • 150篇安全与环境学...
  • 129篇岩石力学与工...
  • 122篇现代矿业
  • 100篇矿产保护与利...
  • 99篇工业安全与环...
  • 95篇沈阳建筑大学...
  • 79篇环境工程
  • 79篇岩土力学
  • 76篇有色金属(选...
  • 75篇地质与资源
  • 70篇矿业研究与开...
  • 68篇辽宁工程技术...
  • 67篇煤炭学报
  • 67篇矿产综合利用
  • 64篇混凝土
  • 63篇中国安全科学...
  • 63篇有色矿冶

年份

  • 196篇2025
  • 307篇2024
  • 298篇2023
  • 318篇2022
  • 348篇2021
  • 330篇2020
  • 378篇2019
  • 420篇2018
  • 365篇2017
  • 383篇2016
  • 376篇2015
  • 295篇2014
  • 343篇2013
  • 357篇2012
  • 338篇2011
  • 335篇2010
  • 335篇2009
  • 381篇2008
  • 358篇2007
  • 327篇2006
8,3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
概述了国内外纳米氧化锌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主要技术的制备过程和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特殊形貌的纳米氧化锌的研究现状。简述了国内外纳米氧化锌的生产现状,通过对主要制备技术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比较,提出了以闪锌矿原料...
印万忠丁亚卓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喷雾热解法特殊形貌热分解法均匀沉淀法
文献传递
中国南方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现状
中国南方石炭纪生物礁成熟度较低,造礁生物单调,每个造礁阶段只有一、两种主要造礁生物,礁体发育规模一般不大,分布不广泛。中国南方石炭纪生物礁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受泥盆纪晚期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造礁群落全面瓦解的基础上生物礁系...
张永利巩恩普关长庆孙宝亮陈鹤
关键词:生物礁石炭纪生物灭绝
文献传递
CFRP加固高温后圆钢管混凝土结构轴压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在恒定高温作用后,对12个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CFRP加固后的轴压力学性能分析.通过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恒温及不同约束效应系数时CFRP-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轴压力学性能和变化规律.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高温作用后的圆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采用CFRP加固的高温受损构件力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利用简化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王茂龙刘明朱浮声
关键词:承载力弹性模量
深部断续节理岩体中渗流对巷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应用自主开发的岩石破坏过程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软件F-RFPA2D,通过对高应力节理岩体中巷道的失稳破坏过程所进行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深部断续节理岩体中地应力及渗流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不但直观形象地给出了巷道的渗流场、应力场、破坏区分布,而且得到了巷道周边关键部位的位移变化情况,并与无地下水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岩体中断续节理与地应力及渗流相互作用,对巷道失稳的演化起了重要作用,如巷道与节理的相对方位决定了巷道坍塌的方向;岩桥对巷道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渗流应力加速了巷道的失稳破坏,但没有改变高地应力对巷道的主要破坏模式。该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深部岩体中节理、地应力及渗流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左宇军李术才朱万成张义平
关键词:深部岩体断续节理渗流巷道稳定性
岩石受载记忆的声发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在刚性试验机上,对花岗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试验过程中试样的状态参数、物性参数及声发射(AE)信息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四个不同循环加载阶段应力、应变及损伤因子与AE事件累计数的关系,并以Felicity比评判各参数对Kaiser效应值记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物性参数(应变、损伤因子)对Kaiser效应值记忆的准确程度和稳定程度均好于状态参数(应力),岩石材料在受压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应力记忆能力出现Felicity效应的主要原因。
李元辉袁瑞甫赵兴东
关键词:岩石试样单轴压缩声发射KAISER效应
外包钢组合梁抗弯性能的仿真模拟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ANSYS软件对外包钢组合梁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证明采用本模型分析组合梁非线性问题是可行的。经过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对比,证明了这种组合梁受力性能的优越性。
王伟梁力张道明
关键词: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潮湿岩石受力过程红外辐射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1
2010年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干燥和潮湿砂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潮湿岩石加载过程中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随载荷增加呈上升趋势,AIRT与应力的变化步调一致,曲线波动较小;岩石失稳前单位载荷下潮湿岩石的升温幅度高于干燥岩石,水对岩石受力时的红外辐射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破坏瞬间热像特征变化不很明显.干燥砂岩AIRT与应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在破坏瞬间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和热像特征的明显变化.可以利用潮湿岩石AIRT与应力的良好同步性监测潮湿岩石的应力变化过程,利用干燥岩石破裂瞬间的热像变化特征分析岩石灾变的空间位置与灾变模式.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陈群龙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砂岩红外辐射预警
涵洞整体式基础地基土压力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在试验室采用1∶20比例模型试验和FLAC3D方法数值模拟,对涵洞分离式、整体式基础地基土压力分布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逐层填土、分级加载完成模型试验,同时采用同一模型进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两种方法互相印证,得出在低填土阶段,地基竖向应力小于涵洞两侧,随着填土高度增加,地基竖向应力大于两侧,由于涵洞和填土刚度差异形成应力集中,在横向上形成差异应力,造成沉降差。
曹继伟沙成满文斌
关键词:涵洞整体式基础土压力数值模拟
对城市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在发展潮流中得到了深入推进。然而城市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是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愈演愈激,且其污染的领域遍布各个方面。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恶化问题,相关环境部门有必要对城市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做出研究,并找出解决措施。
李锐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悬顶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悬顶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悬顶的出现不仅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而且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通过对四川某地下铁矿频频出现悬顶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得出了引发该矿山悬顶的主要原因是切割槽及中深孔设计高度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使得矿山悬顶率从30%下降为10%左右。同时针对矿山长期缺乏处理悬顶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利用侧向倾斜孔处理悬顶的技术方案,最终使得矿山回收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方法处理悬顶是安全有效的,值得类似矿山借鉴。
郑重赵云胜谭宝会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悬顶
共8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