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作品数:11,155 被引量:47,388H指数:52
相关作者:刘相华杨合王昭东邱竹贤田彦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06篇期刊文章
  • 1,8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7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71篇冶金工程
  • 2,33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24篇化学工程
  • 593篇理学
  • 38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6篇电气工程
  • 28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6篇机械工程
  • 144篇矿业工程
  • 127篇动力工程及工...
  • 97篇文化科学
  • 83篇交通运输工程
  • 81篇建筑科学
  • 80篇石油与天然气...
  • 71篇经济管理
  • 55篇电子电信
  • 3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4篇医药卫生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80篇合金
  • 507篇热轧
  • 500篇连铸
  • 462篇力学性
  • 461篇力学性能
  • 407篇值模拟
  • 406篇数值模拟
  • 358篇厚板
  • 339篇显微组织
  • 300篇带钢
  • 298篇高炉
  • 289篇电解
  • 289篇金属
  • 288篇轧机
  • 279篇中厚板
  • 272篇奥氏体
  • 260篇不锈
  • 254篇冷轧
  • 253篇不锈钢
  • 247篇连轧

机构

  • 10,996篇东北大学
  • 238篇中国科学院金...
  • 174篇沈阳理工大学
  • 143篇钢铁研究总院
  • 14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25篇沈阳工业大学
  • 12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19篇宝钢集团中央...
  • 107篇首钢集团
  • 105篇沈阳化工学院
  • 100篇沈阳大学
  • 99篇宝山钢铁股份...
  • 76篇本溪钢铁(集...
  • 74篇辽宁科技大学
  • 68篇鞍钢股份有限...
  • 67篇西北有色金属...
  • 66篇华北理工大学
  • 64篇北京科技大学
  • 63篇沈阳化工大学
  • 61篇沈阳航空工业...

作者

  • 1,241篇王国栋
  • 987篇刘相华
  • 551篇翟玉春
  • 329篇刘振宇
  • 328篇薛向欣
  • 316篇王昭东
  • 308篇邹宗树
  • 285篇吴迪
  • 279篇杜林秀
  • 245篇张殿华
  • 242篇张廷安
  • 238篇姜周华
  • 238篇姜茂发
  • 235篇田彦文
  • 228篇朱苗勇
  • 180篇姚广春
  • 164篇涂赣峰
  • 145篇赵宪明
  • 144篇沈峰满
  • 140篇邱竹贤

传媒

  • 1,487篇东北大学学报...
  • 581篇材料与冶金学...
  • 471篇轧钢
  • 445篇钢铁研究学报
  • 374篇钢铁
  • 280篇金属学报
  • 275篇中国有色金属...
  • 221篇中国冶金
  • 179篇过程工程学报
  • 157篇材料热处理学...
  • 155篇热加工工艺
  • 148篇金属热处理
  • 133篇材料导报
  • 127篇功能材料
  • 116篇轻金属
  • 105篇特殊钢
  • 82篇Transa...
  • 80篇材料研究学报
  • 79篇铸造
  • 77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73篇2025
  • 133篇2024
  • 161篇2023
  • 175篇2022
  • 193篇2021
  • 136篇2020
  • 143篇2019
  • 144篇2018
  • 197篇2017
  • 281篇2016
  • 530篇2015
  • 518篇2014
  • 546篇2013
  • 629篇2012
  • 673篇2011
  • 704篇2010
  • 794篇2009
  • 758篇2008
  • 724篇2007
  • 760篇2006
11,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钢FTSC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改进
水模实验对通钢FTSC(Flexible Thin Slab caster)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的形式、几何尺寸和位置进行优化改进.中间包的控流装置由原来的抑湍器、墙的单一组合优化为抑湍器、坝、墙的组合,生产实践中钢...
韩立海郑淑国朴峰云张德慧关春立王韶光
关键词:钢冶炼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设计
基于移动边界法的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
基于最优化梯度下降法和预埋在高炉炉缸内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数据,联合数值传热计算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最优化边界移动步长因子,使用移动边界法构造炉缸侵蚀形貌和炉衬残余厚度,建立了高炉炉缸侵蚀监测模型。采用建立的模型可有效求解未知边...
李强冯明霞邹宗树
关键词:炼铁厂高炉炉缸
高速线材轧制组织性能预测程序开发
轧制产品组织性能预测方法的有效应用,除需要准确的数学模型外,应用程序的开发及其适用性是关键因素.本文针对高速线材的生产特点,建立了该生产过程的产品组织性能预报模型的基本结构.通过单道次和双道次压缩实验,建立高碳钢的奥氏体...
何纯玉吴迪赵宪明谭云
关键词:高碳钢组织性能预测
文献传递
加热速率对Cr8Mo2SiV冷作模具钢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
以高碳中铬的Cr8Mo2SiV 莱氏体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Formastor-FII 相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加热速率下退火态钢的奥氏体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由2 ℃/min 增大至40 ℃/min...
贺帅李长生韩亚辉任津毅金鑫王煜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奥氏体化
轴承钢棒材超快速冷却新工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针对国内某钢厂连轧生产线上出现的网状碳化物严重析出问题,提出高温终轧后超快速冷却与缓冷相配合技术,在精轧机后安装超快速冷却器,对60 mm棒材高温终轧后超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缓冷,从而抑制了网状碳化物的析出,使过冷奥氏体完全发生伪共析转变而得到细片层间距的珠光体型组织-索氏体,并促进珠光体形核减小珠光体球团直径,减小C原子扩散能力细化了珠光体片层间距,得到了利于球化退火的理想组织。
孙艳坤吴迪
关键词:网状碳化物
富硼渣制备BN-MgAlON复合粉体热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富硼渣和炭黑为主要原料,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合成了BN-MgAlON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和扫描电镜(SEM)等测定了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高纯氮气、1480℃保温8h条件下,富硼渣中的B2O3生成BN,MgO,Al2O3反应生成MgAlON相。反应产物的主要成分为Mg-AlON,Sialon,CaAl4O7,BN。生成的MgAlON为八面体结晶,发育良好。该工艺为富硼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刘然王杏娟吕庆高永亮薛向欣
关键词:富硼渣碳热还原氮化法BNMGALON
原位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被引量:3
2011年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了(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研究了配炭量对合成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配炭量有利于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将粉煤灰与炭黑质量比为100/42和100/56的试样加热至1 350℃并保温6 h可以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且合成材料中O′-Sialon和β-Sialon多以粒状形式存在,平均粒径约为1μm;(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生成过程包括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及O′-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马北越厉英徐礼兵翟玉春
关键词:SIALON莫来石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粉煤灰
外加颗粒强化钢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综述了外加第二相粒子强化钢铁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第二相粒子对钢的积极作用及不利影响,概述了钢中外加第二相粒子的选取原则,以及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外加方法,指出了钢铁材料中对外加第二相粒子的控制比采用内部析出法要简单。同时,对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内部析出法和外部加入法的差异做了简单的概述。
黄忠东才庆魁牛建平黄文力
关键词:钢铁材料
二次冷轧镀铬铁的产品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介绍使用于四旋盖、易开盖和浅冲罐等产品的二次冷轧镀铬铁的技术要求。分析了二次冷轧镀铬铁基板表面状态、金相结构及其耐蚀性。结果表明,二次冷轧镀铬铁基板晶粒细小、存在明显的轧制纹,油污较多,因此对镀铬铁清洗工艺有较高的要求。与基板相比,镀铬铁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自腐蚀电位由-0.86 V提高到-0.46 V。
王莉莉黄久贵李建中
关键词:二次冷轧耐蚀性
Mg-Zn-Ca合金的性能及降解速率控制
2013年
以经过铸造和热挤压的Mg-Zn-Ca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对合金的微观组织以及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采用仿生法在该合金表面形成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与观察,并对有、无涂层试样进行腐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铸造和热挤压技术制备的Mg-Zn-Ca合金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与人骨接近,分别为365 MPa和338 MPa;屈服强度为360 MPa,延伸率为10.25%,弹性模量为41.69 GPa.HA涂层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合金试样的降解速率.
张雅静左丽静邢晓乐王帆
关键词:机械性能降解速率
共1,1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