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作品数:9,603 被引量:52,522H指数:65
相关作者:张冰李军杜守颖刘斌吴嘉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62篇期刊文章
  • 2,349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71篇医药卫生
  • 427篇农业科学
  • 321篇文化科学
  • 267篇理学
  • 227篇化学工程
  • 135篇生物学
  • 102篇轻工技术与工...
  • 65篇经济管理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哲学宗教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机械工程
  • 8篇社会学
  • 8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学
  • 7篇电子电信
  • 7篇政治法律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95篇中药
  • 694篇药理
  • 691篇学成
  • 683篇化学成分
  • 667篇色谱
  • 581篇相色谱
  • 565篇活性
  • 518篇高效液相
  • 517篇液相色谱
  • 491篇高效液相色谱
  • 479篇细胞
  • 376篇色谱法
  • 338篇甘草
  • 318篇液相色谱法
  • 315篇药材
  • 3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300篇黄酮
  • 286篇药物
  • 258篇药理学
  • 257篇液相

机构

  • 9,5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37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9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63篇教育部
  • 16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4篇北京大学
  • 123篇清华大学
  • 119篇中国食品药品...
  • 1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4篇中日友好医院
  • 95篇北京中医药大...
  • 6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5篇北京市药品检...
  • 61篇北京师范大学
  • 60篇中国科学院
  • 58篇山东中医药大...
  • 56篇新疆医科大学
  • 55篇陕西中医药大...
  • 53篇江西中医药大...
  • 49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547篇张冰
  • 352篇王文全
  • 336篇杜守颖
  • 280篇雷海民
  • 277篇石任兵
  • 273篇刘斌
  • 270篇倪健
  • 259篇林志健
  • 253篇孙建宁
  • 250篇刘春生
  • 231篇乔延江
  • 230篇吴嘉瑞
  • 227篇张贵君
  • 218篇吴清
  • 201篇陆洋
  • 185篇翟华强
  • 171篇张晓朦
  • 166篇孙志蓉
  • 163篇张硕峰
  • 158篇王英姿

传媒

  • 807篇中国中药杂志
  • 483篇北京中医药大...
  • 415篇中国实验方剂...
  • 359篇中草药
  • 290篇中国现代中药
  • 248篇世界科学技术...
  • 240篇中华中医药杂...
  • 194篇中南药学
  • 145篇环球中医药
  • 133篇国际中医中药...
  • 131篇世界中医药
  • 121篇中药材
  • 115篇药学学报
  • 112篇药物分析杂志
  • 99篇中成药
  • 98篇时珍国医国药
  • 90篇中国药学杂志
  • 85篇中国药物警戒
  • 77篇中国医院用药...
  • 75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36篇2025
  • 366篇2024
  • 377篇2023
  • 414篇2022
  • 400篇2021
  • 407篇2020
  • 437篇2019
  • 540篇2018
  • 619篇2017
  • 731篇2016
  • 695篇2015
  • 549篇2014
  • 598篇2013
  • 500篇2012
  • 473篇2011
  • 467篇2010
  • 340篇2009
  • 321篇2008
  • 223篇2007
  • 200篇2006
9,6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药粮价比”的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商建
目的:探讨建立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借鉴国家猪肉供需监测指标"猪粮比"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药材价格和粮食价格比值的指标,反映药材资源供需平衡及变化规律,进而评估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
肖小河王伽伯黄璐琦陈士林王文全赵润怀龙兴超张学儒肖培根
关键词:动态监测
文献传递
蝉蜕胃蛋白酶解物抗凝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目的分离蝉蜕胃蛋白酶解物中抗凝活性组分。方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APTT)及紫外280nm检测为指标,通过Sephadex G-50、G-25、G10三种葡聚糖凝胶分离蝉蜕胃蛋白酶解物中抗凝活性组分,考察该组分PT...
曹唯仪杜清华赵韶华王玉蓉
关键词:抗凝血分离纯化
文献传递
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酶解技术在多糖、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蛋白质及肽类等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生物酶解技术是基于酶解作用能选择性地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的原理而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
杨冉冉林瑞超
关键词:中药学化学成分生物酶解技术
文献传递
中药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重金属污染问题在食品、中药、环境等方面都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中药重金属问题己引起国内外各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重金属超标已成为影响中药出口,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瓶颈.所...
崔雅萍张兰珍
关键词:中药材重金属
异亚丙基莽草酸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初探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ISA)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 h,再灌注21 h后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测定匀浆中IL-1β,IL-8,TNF-α含量。结果ISA 200,100 mg·kg-1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的脑梗死范围,降低脑组织匀浆MPO活性以及IL-1β,IL-8,TNF-α的水平。结论IS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阻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孙文燕孙建宁刘振权黄贱英张文博
关键词:异亚丙基莽草酸大脑中动脉炎症髓过氧化物酶
基于BB平台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探讨被引量:18
2009年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教学体系中从专业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随着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中药学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BB平台等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使中药学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可促进师生互动,延伸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吴嘉瑞张冰
关键词:BB平台中药学教学方法
滇白珠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滇白珠(Gaultheria leucocarpa var.yunnanensis or var.crenul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②山萘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③龙胆酸甲酯、④水杨酸甲酯、⑤白珠树苷、⑥滇白珠素A、⑦滇白珠素B。结论化合物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折改梅李东宸张宇郭志琴吕海宁折冬梅
关键词:滇白珠化学成分黄酮葡萄糖醛酸
欧李果实多酚含量的差异比较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优选欧李果实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对京欧1号、京欧2号及B7-1不同品种欧李的果皮、果肉、果汁等部位的多酚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欧李果实多酚超声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提取工艺。比较不同品种欧李果实中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差异。结果: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25倍量40%乙醇于70℃下提取75 min,多酚提取量16.3 mg·g-1。3个品种欧李中多酚含量大小均为果皮>可食部分(去核的果实)>果肉>果汁。结论:不同品种欧李的果皮、果肉中多酚含量存在差异,为欧李的综合利用及产业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李欧李卫东胡璇郝江波莫愁
关键词:欧李多酚
欧前胡素体外经皮渗透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该文考察了欧前胡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及影响因素。选择SD大鼠腹皮作为渗透模型,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HPLC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考察不同接收液、不同皮肤处理方法及扩散液浓度对欧前胡素稳态渗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乙醇,0.5%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均能显著增加欧前胡素的稳态渗透速率;皮肤经20%乙醇、20%乙醇-1%吐温-80处理后,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均有所增加,而只经1%吐温-80处理后,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反而减小;欧前胡素的稳态渗透速率与扩散液的浓度相关,在低浓度时稳态渗透速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后,稳态渗透速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乙醇可以改变皮肤角质层的结构,使药物的稳态渗透速率增加;吐温-80对稳态渗透速率的影响与皮肤结构的改变无关。欧前胡素的经皮渗透受浓度影响,是多种途径扩散的综合结果。
白洁陆洋杜守颖刘聪敏
关键词:欧前胡素经皮渗透影响因素
锰营养对甘草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锰营养水平对甘草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甘草移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方法,每周向盆内浇灌不同浓度锰的营养液,锰处理水平分别为0 mg/L、1.81 mg/L、18.1 mg/L和36.2 mg/L,其中1.81 mg/L即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锰的浓度。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则通过植物生理学常规方法进行。结果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甘草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18.1 mg/L处理时均达到最大值,与0 mg/L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锰浓度18.1 mg/L处理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达到最大值,而胞间CO2浓度(Ci)在1.81 mg/L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结论缺锰会抑制甘草的各项生理功能,适当浓度的锰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的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
马生军程新宇谢景王文全侯俊玲
关键词:甘草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
共9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