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

作品数:720 被引量:2,083H指数:22
相关作者:周邦新姚美意陈业新程晓英胡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3篇期刊文章
  • 2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8篇核科学技术
  • 60篇电气工程
  • 42篇理学
  • 34篇化学工程
  • 14篇冶金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电子电信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14篇合金
  • 107篇锆合金
  • 90篇显微组织
  • 85篇不锈
  • 85篇不锈钢
  • 84篇耐腐蚀
  • 76篇耐腐蚀性
  • 76篇腐蚀性
  • 70篇耐腐蚀性能
  • 61篇氧化膜
  • 59篇晶界
  • 49篇纳米
  • 38篇ZR
  • 37篇磁性能
  • 34篇金属
  • 31篇蒸汽
  • 31篇过热蒸汽
  • 30篇力学性能
  • 30篇力学性
  • 29篇CU

机构

  • 708篇上海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核动力研...
  • 15篇山东理工大学
  • 9篇中广核研究院...
  • 8篇福建工程学院
  • 8篇宝山钢铁股份...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郑州轻工业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西北有色金属...
  • 5篇国核电站运行...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洛阳工学院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上海工程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中国科学院宁...
  • 4篇国核宝钛锆业...
  • 4篇宝钢集团中央...

作者

  • 219篇周邦新
  • 154篇姚美意
  • 66篇刘文庆
  • 62篇徐晖
  • 59篇吕战鹏
  • 57篇李强
  • 52篇李谋成
  • 52篇夏爽
  • 49篇肖学山
  • 47篇王均安
  • 42篇胡丽娟
  • 41篇沈嘉年
  • 41篇张金龙
  • 37篇谢耀平
  • 35篇董远达
  • 31篇程晓英
  • 30篇倪建森
  • 30篇陈业新
  • 29篇彭剑超
  • 25篇陈文觉

传媒

  • 58篇上海金属
  • 5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2篇金属学报
  • 40篇腐蚀与防护
  • 39篇上海大学学报...
  • 17篇金属热处理
  • 13篇核动力工程
  • 11篇热加工工艺
  • 10篇腐蚀科学与防...
  • 8篇功能材料
  • 8篇中国稀土学报
  • 8篇中国有色金属...
  • 8篇材料热处理学...
  • 6篇物理学报
  • 6篇材料科学与工...
  • 5篇材料保护
  • 5篇自然杂志
  • 5篇化学学报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材料导报

年份

  • 7篇2025
  • 17篇2024
  • 40篇2023
  • 20篇2022
  • 33篇2021
  • 25篇2020
  • 22篇2019
  • 35篇2018
  • 47篇2017
  • 24篇2016
  • 32篇2015
  • 30篇2014
  • 32篇2013
  • 32篇2012
  • 36篇2011
  • 36篇2010
  • 27篇2009
  • 33篇2008
  • 23篇2007
  • 30篇2006
7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轧变形Pb-Ca基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晶界特征分布被引量:2
2005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冷轧变形Pb-0.1%Ca-1.5%Sn-0.026%A l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晶界特征分布(GBCD)。结果表明:经10%冷轧变形后在220℃退火72小时,合金内形成了比例超过60%的平直的∑3共格孪晶界,这类晶界不处在由一般大角度晶界构成的晶界网络上,不能使合金的GBCD得到优化;相反,经30%冷轧变形后在270℃退火7分钟,除了生成比例超过65%的∑3晶界外,还出现了较多的∑9和∑27等低∑重位点阵晶界(CSL),并且这些晶界和相当多的弯曲的∑3晶界均处在由一般大角度晶界构成的晶界网络上,可以使合金的GBCD得到优化。
王卫国冯柳张欣夏爽周邦新
关键词:电子背散射衍射退火晶界特征分布
Zr-1Nb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与氧化膜中应力和缺陷的关系(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2种时间间隔加热和冷却高压釜的腐蚀试验研究了Zr-1Nb合金在360℃,18.6 MPa, 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用卷曲法测量了氧化膜中的应力;利用离子迁移方法(IMM)测量了氧化膜中的缺陷数量。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短时间间隔方式下样品氧化膜中的应力水平和缺陷密度都比长时间间隔方式下的低,前者在腐蚀后期表现出更佳的耐腐蚀性能。这说明在2种时间间隔方式下,腐蚀初期样品的增重在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下,氧化膜中的应力水平和缺陷密度均已存在显著的差别,从而造成氧化膜显微组织演化速率的不同,进而引起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差别。
侯可可黄娇姚美意张君松孙蓉蓉赵寒沛龙冲生张金龙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应力
Ar^(+)辐照对Zr-Sn-Nb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2025年
辐照会导致锆合金基体和氧化膜中产生大量缺陷,从而促进O^(2-)和腐蚀介质的迁移扩散,加速锆合金的腐蚀。为了研究辐照对Zr-Sn-Nb合金的影响,以5.1×10^(15)ions/cm^(2)的辐照注量将Ar^(+)注入合金中,对原始样品和辐照后样品分别在360℃/18.6 MPa/3.5μL/L Li+1000μL/L B的水溶液中(碱性水质)和400℃/10.3 MPa水蒸汽中(中性水质)进行腐蚀,采用XRD、SEM和TEM表征手段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Ar^(+)辐照对Zr-1.0Sn-1.0Nb-0.1Fe合金在不同腐蚀环境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会导致第二相粒子非晶化,其中hcp-Zr(Fe,Nb)_(2)第二相比bcc-β-Nb第二相更易形成非晶态,且第二相非晶化的同时伴随着元素扩散现象,并在第二相氧化过程中与氧化膜晶格失配,产生由第二相顶部向两侧扩展的裂纹;300 d内,在3.5μL/L Li+1000μL/L B的水溶液中,5 dpa的Ar离子辐照损伤剂量对Zr-1.0Sn-1.0Nb-0.1Fe合金的耐蚀性影响不大;而在400℃/10.3 MPa水蒸汽中,辐照过程产生应力弛豫作用,导致缺陷减少,进而使得氧化膜内氧扩散减缓令腐蚀进程减慢,因此辐照对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胡丽娟强媛媛周明扬辛勇顾志远石进谢耀平徐诗彤姚美意周邦新
关键词:辐照耐腐蚀性氧化膜
不同温度轧制Al-Zn-Mg-Cu合金再结晶后的{111}/{111}近奇异晶界被引量:4
2023年
经470~520℃双级固溶处理的国产Al-Zn-Mg-Cu (7A85)合金分别在250、300、350、400和450℃施行厚度减缩量为80%的轧制变形后,立即经520℃、30 min完成再结晶退火处理。采用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和五参数分析的晶界界面匹配表征方法对上述试样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轧制温度对后续再结晶退火{111}/{111}近奇异晶界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表现为{111}/{111}近奇异晶界比例随轧制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至一定值并保持基本恒定的变化规律;经300℃轧制及后续再结晶退火,{111}/{111}近奇异晶界比例达到极大值5.0%,是奇异晶界(共格孪晶界)比例的近10倍。对试样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表明,经300℃轧制,样品中形成特定变形亚结构,并且具备一定形变储能,在后续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其组织演化以连续再结晶为主,有利于{111}/{111}近奇异晶界的形成。相反,经350℃及以上温度轧制,试样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不利于后续退火{111}/{111}近奇异晶界的形成;经250℃轧制,试样内存在较高储能,在后续退火过程中发生了不连续再结晶,也不利于{111}/{111}近奇异晶界的形成。离线原位表面侵蚀实验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111}/{111}近奇异晶界的腐蚀抗力显著高于一般晶界,此类晶界具有旋错结构特征,其结构有序度显著高于一般晶界。
王宗谱王卫国Gregory S Rohrer陈松洪丽华洪丽华冯小铮林燕周邦新
关键词:AL-ZN-MG-CU合金超高强铝合金晶界腐蚀
冷轧变形Pb-Ca基合金在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中的晶界特征分布(GBCD)
Pb-Ca基合金主要用来制作铅酸蓄电池的阳极板栅。该合金在电池工况下的晶界腐蚀抗力欠佳是导致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不足(约200次)的根本原因。对此,有人曾采用晶界特征分布(GBCD)优化的办法,来显著提高Pb-C...
王卫国冯柳张欣夏爽周邦新
关键词:晶界特征分布晶界腐蚀冷轧变形再结晶过程
文献传递
碳(石墨)/铝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了碳(石墨)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Gr)/A1)制备工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冷却速度较慢的条件下纤维表面涂软C层对提高C/Al性能意义不大,纤维束中混杂SiC颗粒可使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在相同工艺制备条件下,Gr/Al的强度显著高于C/Al,原因在于Gr纤维稳定性较高。C/Al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是控制脆性化合物Al4C3的形成。
张帆李小璀王松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铝基石墨
Nb添加对Cu-Zr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直径为2mm的Cu50.3Zr49.7-xNbx(x=0,2)大块非晶合金,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2at%Nb元素添加对Cu-Zr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动力学和晶化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含Nb合金具有较低的脆性指数,和较高的晶化激活能.这表明微量Nb的添加提高了该二元Cu基非晶合金过冷金属液相的热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其非晶合金的形成.
方祺王庆赵哲龙董远达
关键词:晶化动力学
快淬NdFeB磁粉磁性能不均匀性问题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用磁选方法从同一批生产的含合金元素Zr和Co的快淬NdFeB磁粉中选出磁性能明显不同的优劣两种粉磁,研究优劣两种磁粉的成分及显微组织结构差别。结果表明:优质磁粉的Zr含量明显偏低、Fe含量略高,晶粒结晶完整、晶界衬度清晰,晶界上无其它相存在,晶粒尺寸大都分布在20~60nm范围内,较为均匀;而劣质磁粉的Zr含量偏高、Fe含量稍低,且劣质粉中存在大量的亚稳态组织结构,包括非晶、α-Fe+非晶以及≤10nm衬度不清晰、结构不完整的Nd2Fe14B晶粒。认为,劣质磁粉中含Zr量偏高,提高了发生晶化的开始温度是造成磁性能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黄照华李强张士岩周邦新
关键词:NDFEB磁粉显微组织磁性能不均匀性
RPV模拟钢热时效过程中磷元素偏聚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
用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压力容器模拟钢在880℃固溶,400℃不同时间时效后磷元素的偏聚。结果表明:低磷高磷模拟钢在时效过程中均发现板条内碳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存在P偏聚。高磷样品时效150h出现P、Si和C同时在厚...
贾向南王均安蔡琳玲徐刚王晓娇刘文庆周邦新
关键词:三维原子探针
文献传递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在360℃/18.6 MPa LiOH水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将经过不同加工工艺处理的N18锆合金样品放入高压釜中,在360℃/18.6 MPa/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进行310 d的长期腐蚀,用TEM和SEM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研究加工工艺对N18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冷轧退火处理之前进行β相水淬处理,得到尺寸在几十纳米均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其耐腐蚀性能最好;提高加工过程中的中间退火温度至740℃,样品由于第二相长大到数百纳米使耐腐蚀性能明显变坏,腐蚀到150 d时发生转折,转折后的腐蚀速率急剧增加;样品经780℃保温2 h和800℃保温2h处理后,其显微组织中存在β-Zr,这对N18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有害的,但只要在后续的加工热处理过程中能使β-Zr分解,获得细小的第二相,则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可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张欣姚美意李士炉周邦新
关键词:锆合金耐腐蚀性能显微组织氧化膜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