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635 被引量:833H指数:12
相关作者:莫尚武朱敬军何福庆彭秀峰龙先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2篇期刊文章
  • 131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53篇理学
  • 114篇核科学技术
  • 76篇医药卫生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3篇电子电信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机械工程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电气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2篇中子
  • 34篇离子
  • 29篇离子束
  • 28篇团簇
  • 28篇加速器
  • 25篇分子
  • 22篇等离子体
  • 20篇原子
  • 20篇库仑
  • 20篇库仑爆炸
  • 19篇钙拮抗
  • 17篇散射
  • 17篇探测器
  • 17篇离子注入
  • 16篇溅射
  • 14篇快中子
  • 13篇弹性散射
  • 13篇碳膜
  • 13篇相互作用
  • 11篇光谱

机构

  • 609篇四川大学
  • 45篇中国工程物理...
  • 16篇中国核工业集...
  • 9篇中国原子能科...
  • 9篇中国科学院近...
  • 8篇郑州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核动力研...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成都大学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成都军区
  • 4篇广西大学

作者

  • 57篇缪竞威
  • 49篇师勉恭
  • 45篇杨百方
  • 34篇唐阿友
  • 34篇刘宁
  • 31篇刘仲阳
  • 29篇金建南
  • 28篇黄宁康
  • 26篇罗小兵
  • 25篇龙先灌
  • 25篇杨朝文
  • 24篇莫尚武
  • 23篇王培录
  • 23篇朱洲森
  • 22篇何福庆
  • 22篇周懋伦
  • 22篇彭秀峰
  • 21篇安竹
  • 20篇张叔渊
  • 19篇万代蓉

传媒

  • 96篇四川大学学报...
  • 38篇核技术
  • 3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7篇核电子学与探...
  • 20篇原子能科学技...
  • 17篇物理学报
  • 17篇核聚变与等离...
  • 13篇原子核物理评...
  • 12篇第五次核物理...
  • 1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0篇核化学与放射...
  • 8篇强激光与粒子...
  • 8篇真空科学与技...
  • 7篇微细加工技术
  • 5篇功能材料
  • 5篇核物理动态
  • 5篇第九届全国核...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8篇2025
  • 8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17篇2007
  • 5篇2006
6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等离子复合技术淀积Al_2O_3膜的性能及应用
1999年
利用低温等离子复合技术在坡莫合金等软磁材料表面淀积A12O3膜,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在磁头芯片表面形成优良的绝缘膜的应用情况。
林锡刚陈叔鑫缪竞威韦建军
关键词:软磁材料绝缘膜氧化铝
轧制化学气相沉积钨的抗瞬态高热负荷性能研究
2025年
核聚变反应堆中的高热负荷时刻威胁着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服役安全,开发能够对抗瞬态热冲击的新型钨材料对加速聚变能源的应用进程至关重要。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粉末冶金制坯后热加工的商业钨材制备流程,提出了一种创新工艺:首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坯,然后进行交叉轧制,旨在制备性能更优越的钨材料。对不同轧制变形率的新型钨材及传统钨材进行了微观结构、热导率、力学性能和电子束热冲击等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低轧制变形率的钨存在<100>//ND织构,具备较高的热导率。同时,该材料晶粒间小角度晶界的比例高达78.8%,能够在高温区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热和力学性能使得其抗瞬态热冲击开裂阈值为0.44~0.55 GW/m^(2),远超传统材料。
赵天宇文攀封范王建豹练友运刘翔谭成文唐军都娟
关键词:核聚变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生物吸附剂梧桐树叶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27
2013年
以梧桐树叶粉末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利用FTIR,SEM,XRD,XRF等手段,研究了梧桐树叶对铀的吸附行为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结果表明:梧桐树叶对铀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分别可达96%和19.68mg.g-1。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吸附过程中,铀通过静电作用被快速吸引到梧桐树叶表面,干粉中的羟基、羧基和酰胺Ⅱ带等官能团可能与铀发生络合或配位反应;吸附后,梧桐树叶干粉表面由疏散多孔的不规则分布状态变成致密平整的结构,以SiO2为主的纤维素特征峰减少,Ca和Na的元素含量增加,Mg的元素含量相对减少,并在吸附后的干粉中检测到铀的存在。推测在梧桐树叶对铀的吸附行为中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表现为静电吸引,络合配位及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机制。
聂小琴董发勤刘明学刘宁张伟杨雪颖
关键词:生物吸附
离子束成膜技术
郭华聪
关键词:离子束溅射离子注入
离子束动态混合Cr处理后GCr15钢表面的组织及耐蚀性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技术将Cr元素引入GCr15轴承钢形成富Cr表面合金。研究其耐蚀性并结合对混合层的TEM、AES和XPS分析,探讨了离子束动态混合引起的组分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对钢基体化学性能影响的关系。
刘仲阳王培录姜景云
关键词:离子束轴承钢表面合金化
电子束能谱宽度及角分布对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剂量分布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电子束能谱和角分布对其放疗剂量分布影响。方法应用模拟得到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束能谱分布和角分布作为输入文件,使用经修改的PENELOPE程序中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电子束能谱宽度和角分布对射野中心轴剂量分布和离轴剂量分布。结果电子束能谱宽度和角分布对射野中心轴剂量分布和离轴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剂量分布曲线几乎重合;只有在能谱展宽为2.5MeV时才有明显影响,剂量分布曲线有显著差别。结论根据本研究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设计治疗计划系统电子线算法时可不考虑能谱宽度和角分布影响,而直接使用电子线最可几能量计算,这样可节省大约9%时间而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
康盛伟王培郎锦义吴大可侯氢
关键词:电子束蒙特卡罗剂量学
HD_2^+的束缚能和结构测量被引量:2
1993年
应用高分辩库仑爆炸技术,测量了氘化分子HD_2^+的库仑爆炸产物能谱。由此实验结果证明HD_2^+是等腰三角形结构。首次测量出它的核间距R_(HD)=1.20±0.04A,R_(DD)=0.95±0.03A和束缚能ε=39.2±1.2eV。
杨百方缪竞威师勉恭唐阿友朱洲森
关键词:束缚能核间距库仑爆炸
PIXE法分析肝癌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特别是人体中基本微量元素不平衡与某些病理状况的关系,已经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由于 PIXE 法具有同时分析多元素、灵敏度高(特别是对于过渡元素)、用样量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分析生物医学样...
刘秀明赵启仁叶章程张大忠陈素清谢必正黄艳文陈剑瑄李尚柏王能明温良弼
关键词:肝癌病人正常人血清微量元素
131I明胶微球瘤内注射治疗裸鼠肝癌及其体内分布研究
近年来,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微球行肝动脉介入治疗为代表的肝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治疗手段。目前采用的玻璃,树脂(Y玻璃微球(theraspher,MDS Nordion,Ottawa,Canada),Y树脂微...
李传超池俊霖李琳陈晓理夏传琴
关键词:瘤内注射明胶微球
氮离子轰击司太立合金沉积层的抗蚀性能研究
1992年
2Crl3不锈钢基体上190keV氮离子辐照磁控溅射沉积司太立合金的试样,在0.5mol/1H_2SO_4及0.1mol/l NaCl溶液中采用三电极动电位扫描法测定试样的阳极极化曲线,并通过RBS及XPS分析.对氮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抗蚀行为进行了机理探讨。
黄宁康冯志蓉
关键词:抗蚀性离子轰击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