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
- 作品数:11,052 被引量:40,104H指数:51
- 相关作者:魏建国赵振华任培土彭放鲁葆春更多>>
-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人形恒温恒压手术体位垫
-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形恒温恒压手术体位垫,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发热层、压力采集层、气囊层以及通讯模块、智能控制终端,发热层、压力采集层、气囊层顺次设置,所述发热层设有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与加热控制模块连接,压力采...
- 章雅杰赵洪昇
- 文献传递
- 早期目标性复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 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为绍兴市科技计划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A33008。该研究属临床医学研究领域。该研究比较了即刻液体复苏与目标性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预后和免疫功能影响,常规液体复苏与早期...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救治血流动力学
-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陈青春
-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全性肠梗阻肠套叠腹部B超常见疾病
-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和18型感染与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18型感染与乳腺增生症、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HPV18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组织和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HPV16在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及正常乳腺组织各60例中的感染率分别为51·67%(31/60)、31·67%(19/60)和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8感染率分别为56·67%(34/60)、35·00%(21/60)和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和18在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共感染率分别为48·33%(29/60)、15·00%(9/60)和6·67%(4/60),其中乳腺增生症与正常乳腺组织共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组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症组织中HPV16和HPV18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感染率;HPV16和HPV18感染与乳腺增生、乳腺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黄黎明田景琦陈巍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16乳腺肿瘤乳腺增生
- 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为Castleman病的CT表现。结果:纵隔4例、肠系膜1例和腹膜后5例。临床类型为局灶型7例和多中心型3例。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7例和浆细胞型3例。透明血管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但中间可有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而增强扫描表现为除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外,明显均匀增强,并与腹主动脉同步增强,周围可有点条状增强血管;浆细胞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而增强扫描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增强。结论:CT表现与临床类型、病理分型关系密切,透明血管型的CT表现比较有特征,浆细胞型缺乏特征性,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
- 梁晓超
- 关键词:CASTLEMAN病CT病理
- 手术切口感染与术中切缘拭子培养细菌学分析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微生物与术中切缘拭子培养细菌学情况,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病原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调查医院2004年6月-2005年9月住院手术患者,对术中切缘拭子培养情况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4年6月-2005年9月住院手术患者10 27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24例(1.29%),送检术中切缘拭子标本94份,其中阳性58份(61.70%),检出病原菌5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2株(54.2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16.95%),肺炎克雷伯菌3株(5.08%);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送检118份标本进行感染病原检测,其中阳性102份(86.44%),检出病原菌120株。结论Ⅰ类切口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感染以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为主;术中切缘拭子培养结果对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价值。
- 章泽豹陶映陈文光
- 关键词:手术切口病原菌
-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铸造医院核心竞争力被引量:6
- 2007年
- 介绍绍兴市人民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和成效:创新人才观念,改革内部用人机制;制定育才引才并举的人才策略;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 王勋英
- 关键词:竞争力
- 造釉细胞瘤63例分析
- 1997年
-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本文结合我科治疗的造釉细胞瘤63例分析,就诊断和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4年收治的造釉细胞瘤6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尤以35—45岁年龄段为多见,共37例,占58.7%。源于上颌骨11例,下颌骨52例,上下颌骨发病率比为1:5。发生于下颌骨者,其中角部27例,占51.9%;体部13例,占25.0%;颏部2例,占3.8%;下颌升支部7例,占13.5%;两侧同时受累3例,占5.75%。据63例X线片观察多囊型37例,单囊型19例,蜂窝型7例,其中11例肿瘤区有缺牙。
- 马兴章张奇英
- 关键词:造釉细胞瘤CT
- 体外RNA干扰人乳腺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及促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我们以乳腺癌MDA-MB-453细胞株为模型,用小片段RNA(siRNA)特异性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了解其促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
- 郑专董学君刘安定杨明峰陈建军
-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RNA干扰促凋亡体外
- 国产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1%国产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的效果。方法对200例(200只眼)内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100只眼),术前分别用1%国产聚维酮碘溶液和0.8%庆大霉素溶液冲洗结膜囊;在冲洗结膜囊前后分别采集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的消毒除菌效果。结果冲洗结膜囊前A、B两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0%、32.0%,冲洗结膜囊后两组阳性率分别为2.0%、11.0%。结论术前用1%国产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的消毒除菌效果强于0.8%庆大霉素溶液,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
- 陈伟张莉王达良
- 关键词:聚维酮碘结膜囊庆大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