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作品数:176 被引量:256H指数:7
相关机构: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8篇标准

领域

  • 6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理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3篇经济管理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8篇食品
  • 20篇色谱
  • 20篇相色谱
  • 11篇液相色谱
  • 10篇钢筋
  • 9篇气相色谱
  • 8篇质谱
  • 8篇气相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液相
  • 7篇色谱法
  • 6篇食品检测
  • 6篇卸料
  • 6篇螺纹
  • 6篇肥料
  • 6篇残余应力
  • 5篇植物油
  • 5篇食品安全
  • 4篇地理标志

机构

  • 172篇甘肃省产品质...
  • 7篇甘肃省食品检...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江苏省产品质...
  • 2篇学研究院
  • 2篇济南迪科瑞仪...
  • 2篇兰州市农业科...
  • 2篇甘肃森瀚石油...
  • 2篇庆阳能源化工...
  • 2篇威凯检测技术...
  • 2篇山东省产品质...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天津市产品质...

作者

  • 1篇冯辉霞
  • 1篇孟宪刚
  • 1篇张宏
  • 1篇李洋
  • 1篇朱艳
  • 1篇陈朋
  • 1篇盖轲
  • 1篇张丙云
  • 1篇杜树旗
  • 1篇任海伟
  • 1篇张哲
  • 1篇郭晓鹏

传媒

  • 16篇现代食品
  • 8篇中国包装
  • 7篇中国食品工业
  • 7篇甘肃科技
  • 7篇食品安全导刊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中国标准化
  • 4篇中国食品添加...
  • 4篇农产品加工
  • 3篇包装工程
  • 3篇甘肃科技纵横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农村科学实验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质量与市场
  • 2篇发展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农业技术与装...
  • 2篇中国宽带

年份

  • 11篇2025
  • 14篇2024
  • 48篇2023
  • 21篇2022
  • 19篇2021
  • 27篇2020
  • 18篇2019
  • 12篇2018
  • 2篇2017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汽油辛烷值检测用配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油辛烷值检测用配料装置,包括检测机体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位于检测机体表面,所述检测机体端部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远离检测机体的一端与检测桶相连接,所述检测桶底部插...
乔志刚 刘蓉 张琪玮
加热灰化法在有机肥料磷和钾的测定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灰化法在有机肥料磷和钾的测定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精确度为0.0001g的风干后的有机肥料试样1.0g于陶瓷坩埚中,置于马弗炉中灼烧,冷却后转移灰化后样品于100mL烧杯中;加入5mL硫酸溶液与1mL过氧...
雒连春李聪姚萌奇汪天胜张琪玮
乳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优化及甘南牦牛乳指纹图谱的建立被引量:1
2023年
建立多种乳蛋白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乳及乳制品乳蛋白的分离检测提供方法,并建立甘南牦牛乳的指纹图谱。样品采用缓冲液使蛋白溶解变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ZORBAX 300SB-C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40℃,流速0.6 mL/min,梯度洗脱。所建方法能够分离乳中的κ-酪蛋白、α-酪蛋白、β-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清蛋白,峰保留时间RSD<1.3%,峰面积RSD<3.3%。10批甘南牦牛乳样品得到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指认了其中9个乳蛋白色谱峰。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专属性,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多种乳蛋白的分离检测。所建立的甘南牦牛乳指纹图谱为牦牛乳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张琪玮乔志刚葛静微马芮萍
关键词:乳蛋白牦牛乳指纹图谱酪蛋白Α-乳白蛋白
量子点单克隆抗体检测莱克多巴胺方法研究
2025年
针对食品及农产品中非法添加的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CT),开发简便、易于操作的莱克多巴胺快检方法对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意义重大。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碲化镉量子点标记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平台,构建了量子点标记免疫复合物(QDs-mAb)检测体系。该方法体系具有优异的重复性(RSD<5%),回收率95.71%~105.82%,与国家标准方法(HPLC-MS)相比较,相关系数r^(2)>0.98。本技术突破传统实验室检测的局限,15 min内完成检验全流程,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日常巡查抽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唐璎马婷婷
关键词:莱克多巴胺量子点单克隆抗体
顶空气相法同时测定食品烘焙用纸包装中8种溶剂残留方法研析被引量:4
2018年
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食品烘焙用纸包装中8种可能有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顶空方法。通过优化顶空进样的平衡时间、平衡温度得到最优的气相顶空检测方法。结果:得到8种有机溶剂能完全分离,并且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在0.003-0.010mg/m^2之间,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2%~5.9%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0%~98.3%之间,本方法可用于食品烘焙用纸包装产品中8种可能有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且方法简单快捷,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唐璎王俊丽
关键词:有机溶剂残留量气相法烘焙食品相对标准偏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奶粉中56种违禁药物残留被引量:2
2021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S/MS,UPLC-MS/MS)同时分析成人奶粉中56种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水溶解及酸化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UP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6种药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6~5.47μg/kg,定量限为0.21~16.53μg/kg;成人奶粉在2、5、1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1.3%~129.8%,相对标准偏差(n=6)为0.090%~7.17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稳定性较好,可以广泛应用于成人奶粉样品中多种违禁药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
周春红许晓辉
关键词:多反应监测药物残留
回收啤酒瓶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8年
从啤酒瓶瓶型设计、原料配方、生产工艺、啤酒瓶使用、啤酒瓶划伤磨损机理、回收啤酒瓶质量再提高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了啤酒企业新品种啤酒的瓶子回收过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对策,对提高我国回收啤酒瓶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丽莎顾雅枫
关键词:磨损
关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在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与此同时,传统的档案管理早已无法有效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企业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而档案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合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注重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强大作用,以此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具备高效性与规范性。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了思考,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马仟婷刘曦
关键词:档案管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效果的影响
2019年
实验室自行研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色培养基(以下简称StXS培养基)。通过改良Baird-Parker培养基,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产生的DNAses酶,添加能指示这类酶的显色底物:5T臭-4-氯-3-吲味基磷脂酸。根据不同显色底物浓度对培养基显色效果的影响,确定StXS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为0.25g/L。并比较StXS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出菌率和灵敏性,两者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tXS培养基能快速定性定量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成本比市面销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成品低廉,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率,节约实验室检测成本。
唐璎赵雪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底物浓度生长代谢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降解黄曲霉毒素B_(1)产物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丰富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_(1)资源,研究菌株降解机制及产物毒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一株枯草芽孢杆菌WTX1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产物,并将降解产物进行细胞毒理实验。菌株WTX1降解AFB_(1)机制是破坏AFB_(1)结构中的呋喃环二氢双键、香兰素内脂环及戊烯酮环结构,形成小分子化合物,达到脱毒效果。细胞毒理实验证实菌株WTX1降解AFB_(1)产物基本对细胞无毒。菌株WTX1降解机制是破坏AFB_(1)结构中的致毒致变异结构,产生小分子化合物。WTX1降解AFB_(1)的产物对细胞无致突变性,无毒性。后期研究菌株降解AFB_(1)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为工业化去除AFB_(1)毒素提供新思路。
唐璎黄佳邓展瑞杨晓楠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