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 作品数:279 被引量:258H指数:6
- 相关机构: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浅谈济宁市水权水市场建设
- 2024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推进水权水市场建设已经成为事关发展全局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济宁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区域经济状况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不协调。济宁市基于严峻的水资源利用形势,加强水权水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全面推进全市水权市场化交易改革工作,通过实施区域间、取水用户和灌溉用户水权水市场交易,缓解不同区域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对实现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各用水部门之间的用水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
- 刘晓艳
- 关键词:水资源水权交易优化配置
- 济宁市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实践与思考
- 2024年
- 济宁市出台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深入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做到了问题发现、任务分解、责任压实、跟踪落实的闭环管理。总结了济宁市创新实践经验,为下步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 苏国防张力胡峰
- 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河道属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中亚挡水建筑物,被广泛应用到财产生命安全、水源调配、防洪排涝等方面。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河道建设中所出现的河水渗透、洪水泛滥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在对水利工程河道堤防建设分析后,阐述水利中河道堤防渗透的原因和加固对策。
- 王东民
-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
- 农村灌排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一、研究背景气候异常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必须搞好新时期农村灌排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出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维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 陈吉星陈祥宇李元盈张荔
- 关键词:农业支出气候异常水旱灾害规划建设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文章探讨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所带来的具体积极影响,提出强化生态水利合理规划建议,期望通过生态水利规划更好的保护水文环境。
- 沙世琨葛新荣
- 关键词:水文环境
- 新万福河济宁段基层水管单位管理探讨
- 2022年
-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济宁市水利发展中心所属的新万福河分中心基层管理所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阐述,并根据水利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对基层管理所如何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 杨步天曹凌敏张宁
- 关键词:基层管理河道管理
- 一种树枝打捞设备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枝打捞设备,针对现有的打捞设备大多是单一依靠人工进行打捞,打捞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固定安装有收集箱,船体内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
- 赵娟
-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与控制策略
- 2025年
-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监测和分析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度水环境质量状况,指出联防联控管理难度较大、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局部水系连通受阻导致水质净化能力降低是当前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围绕南四湖保护区水污染防治目标,从加强流域联防联控管理、污染源系统防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优化流域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以期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宫莉商宇涵崔阳
- 关键词:水环境控制策略
- 济宁市补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补报生产建设项目情况繁多,制定水土保持方案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本文以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建设项目为例,分析补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特点,从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探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注意事项。
- 吴落霞李申安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河道水利工程与水环境协同管理研究
- 2025年
- 河道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本文聚焦于河道水利工程与水环境协同管理的相关问题,基于河道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协同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并进一步从管理体制、技术手段、监测评估等视角切入,提出提高河道水利工程与水环境协同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以期实现河道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水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 朱丽华雷小锋
- 关键词:水环境协同管理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