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学校法人东京电机大学

作品数:2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机构: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翁令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专利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轴向
  • 2篇地图
  • 2篇地图数据
  • 2篇地图数据库
  • 2篇电池
  • 2篇电位
  • 2篇蓄压器
  • 2篇移动体
  • 2篇右眼
  • 2篇蒸汽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活性材料
  • 2篇实时搜索
  • 2篇搜索
  • 2篇搜索系统
  • 2篇体素
  • 2篇图像
  • 2篇图像生成
  • 2篇图像生成方法
  • 2篇图像生成系统

机构

  • 22篇学校法人东京...
  • 3篇株式会社日本...
  • 2篇住友电气工业...
  • 2篇翁令司工业股...
  • 1篇三菱电机株式...
  • 1篇国立研究开发...
  • 1篇日产自动车株...
  • 1篇欧姆龙株式会...
  • 1篇冈本硝子株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震装置以及隔震构造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装置,无论所支承的荷载如何,都能够使上部构造体的固有周期长期化从而降低加速度,通过获得适宜适合的摩擦力从而振动能量吸收能力优越并兼具复原特性。具备:上板(11),该上板固定于建筑物等上部构造体(3),具...
藤田聪田中刚宫崎充小泽秀夫下田郁夫
过热蒸汽发生容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及发生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热蒸汽发生容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过热蒸汽发生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感应加热用线圈采用绞合线,也能发生超过400℃的过热蒸汽的可用作中型或小型家庭用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该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富田英雄丸山刚志吉村信三
文献传递
生物电信号测量用电路
使生物电信号与基准信号混合,根据基准信号的强度对生物组成部和输入单元之间的静电容量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出的静电容量,进行生物电信号的增益校正。
福山康弘寸田刚司清水洋志植野彰规
文献传递
脑功能分析方法及脑功能分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包括:获取脑功能数据和弥散张量数据(S10),基于该弥散张量数据计算相邻体素间的联系度(S30),基于该脑功能数据和相邻体素间联系度来形成数据估计值(S40),对该数据估计值进行非参数的回归分析(S5...
月本洋
文献传递
气体蓄压器
提供了一种气体蓄压器,所述气体蓄压器构造成能够通过机械加工消除圆顶部的内表面上的褶皱并且防止自颈部的螺纹根部开始的裂纹。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压蓄压器中,圆顶部(12)具有直径为90mm以上的开口,并且筒盖(20)所螺入...
细矢隆史和田洋流辻裕一
电动机系统及电动机
在具有电动机(1)和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电动机系统中,电动机具有:转子(10),其配置有产生磁通的磁通产生体;定子(12),其具有与转子相对而配置的后轭(13),以及从后轭朝向转子凸出,在转子的旋转方向隔开间隔排列...
三好将仁中村雄一朗十时咏吾杉元纮也
隔震装置以及隔震构造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装置,无论所支承的荷载如何,都能够使上部构造体的固有周期长期化从而降低加速度,通过获得适宜适合的摩擦力从而振动能量吸收能力优越并兼具复原特性。具备:上板(11),该上板固定于建筑物等上部构造体(3),具...
藤田聪田中刚宫崎充小泽秀夫下田郁夫
文献传递
过热蒸汽发生容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及发生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热蒸汽发生容器、过热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过热蒸汽发生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感应加热用线圈采用绞合线,也能发生超过400℃的过热蒸汽的可用作中型或小型家庭用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该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富田英雄丸山刚志吉村信三
文献传递
气体蓄压器
提供了一种气体蓄压器,所述气体蓄压器构造成能够通过机械加工消除圆顶部的内表面上的褶皱并且防止自颈部的螺纹根部开始的裂纹。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压蓄压器中,圆顶部(12)具有直径为90mm以上的开口,并且筒盖(20)所螺入...
细矢隆史和田洋流辻裕一
文献传递
玻璃成形用模具及玻璃成形物的成形方法
玻璃成形用模具(10)包括:成形面(1),其具有与玻璃成形物的一侧的形状对应的表面形状;绝热部(2),其与成形面(1)一体地形成,在成形面(1)的背面侧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包含至少1个空洞(2a);以及基座(3),其支承绝热...
山形丰森田晋也杉浦里绮丸智久小手川祥司山田纯宽伊藤千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