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250 被引量:8,639H指数:44
相关作者:李伟李仁民邹海峰经绯曹菁菁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00篇期刊文章
  • 426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870篇建筑科学
  • 252篇交通运输工程
  • 7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9篇天文地球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水利工程
  • 14篇矿业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4篇地基
  • 152篇软土
  • 109篇污染
  • 108篇公路
  • 104篇触探
  • 95篇沉降
  • 93篇静力触探
  • 88篇孔压
  • 87篇水泥土
  • 79篇土地基
  • 79篇搅拌桩
  • 77篇电阻率
  • 77篇孔压静力触探
  • 77篇高速公路
  • 73篇无侧限抗压
  • 73篇侧限
  • 72篇软土地基
  • 68篇无侧限抗压强...
  • 65篇复合地基
  • 63篇土工

机构

  • 1,227篇东南大学
  • 3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5篇河海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武...
  • 15篇南京工业大学
  • 14篇南京大学
  • 14篇温州大学
  • 14篇苏州市轨道交...
  • 13篇福州大学
  • 13篇江苏省交通规...
  • 12篇江苏省高速公...
  • 10篇山东科技大学
  • 10篇海军工程设计...
  • 9篇铜陵学院
  • 9篇南京交通职业...
  • 8篇浙江大学
  • 8篇苏州轨道交通...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同济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64篇刘松玉
  • 138篇杜延军
  • 132篇蔡国军
  • 110篇缪林昌
  • 92篇童立元
  • 75篇杜广印
  • 64篇邓永锋
  • 61篇洪振舜
  • 50篇方磊
  • 49篇刘志彬
  • 41篇朱志铎
  • 40篇丁建文
  • 39篇李仁民
  • 37篇查甫生
  • 34篇经绯
  • 33篇章定文
  • 31篇易耀林
  • 30篇余闯
  • 26篇范日东
  • 23篇邹海峰

传媒

  • 149篇岩土工程学报
  • 114篇岩土力学
  • 8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6篇工程地质学报
  • 24篇公路交通科技
  • 23篇岩石力学与工...
  • 23篇公路交通科技...
  • 19篇地下空间与工...
  • 18篇路基工程
  • 17篇山西建筑
  • 17篇第十届全国地...
  • 14篇工程勘察
  • 13篇工业建筑
  • 12篇公路
  • 1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1篇中国土木工程...
  • 10篇2012年江...
  • 9篇土木工程学报
  • 9篇地基处理
  • 8篇建筑结构

年份

  • 5篇2025
  • 13篇2024
  • 14篇2023
  • 11篇2022
  • 8篇2021
  • 21篇2020
  • 32篇2019
  • 49篇2018
  • 88篇2017
  • 86篇2016
  • 88篇2015
  • 63篇2014
  • 71篇2013
  • 68篇2012
  • 79篇2011
  • 60篇2010
  • 63篇2009
  • 99篇2008
  • 63篇2007
  • 58篇2006
1,2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根据江苏徐州 -连云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出现的开裂、滑移现象 ,就该地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典型路段软土的力学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得出 :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多是因为软土层厚薄分布不均、勘测过程中现场及室内试验提供的设计指标与实际差异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经综合对比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质灾害 ,提出勘测设计指标的确定应以十字板。
陈艺南谈清殷红岩
关键词:软土层CPT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软土路基
电阻率法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从电阻率法在从现场测试与室内测试两个不同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电阻率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仪器设备,介绍了课题组研制的ESEU-1型电阻率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利用ESEU-1型土电阻率测试仪,试验研究了土的电阻率与温度、含...
查甫生刘松玉杜延军崔可锐
关键词:电阻率环境岩土工程污染土
文献传递
基于体积分维数的改性土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通过粒度分析的结果,利用体积分维数对不同掺料的改性土的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土样,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粒径小于0.002 mm和0.005mm的颗粒含量均明显减少,即部分细颗粒转化为粗颗粒,土的分...
李春苗方磊龚文宗
关键词:土壤学
文献传递
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94
2001年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 ,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填土高度下 ,硬壳层和软土层厚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不同。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采用粉喷桩和砂垫层预压法两种方法加固软基后 ,路基填筑过程中实测路堤沉降资料的深入分析 ,总结出在该地区硬壳层和软土层厚度对路堤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 ,并提出了相应的填土临界高度 (约 2 .5m)。
经绯刘松玉邵光辉
关键词:沉降高速公路
排水粉喷桩(2D工法)加固软土地基对桩周土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排水粉喷桩(简称2D工法)作为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淮盐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试用,效果良好;但是目前对其桩间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首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试验手段,测得了排水粉喷桩施工后桩间土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在排水粉喷桩施工后,桩间土强度先降低,之后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杜广印吴燕开刘松玉
关键词:粉喷桩静力触探桩间土
含水层类型对结构阻挡作用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含水层是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全寿命周期的危险源,学者研究地下结构对含水层的阻挡作用较少,其实长期的阻挡作用会引起地下结构两侧非均匀受力和变形.为了研究含水层类型对地下结构的阻挡作用影响,研制了一套具有双重挡板的试验装置.通过阻挡作用模型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放置挡板后,挡板两侧水位差首先迅速产生,然后逐渐减小,在一小时左右趋于稳定.不同含水层中的无量纲阻挡作用趋势一致,而当挡板的插入比J<0.55时,承压水中的阻挡作用比潜水小50%~80%,对于更常见的插入比0.55
张明飞童立元车鸿博徐向春
关键词:承压水地下结构模型试验
高含水率疏浚泥沙堆场的颗粒分选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疏浚泥吹填时的水力分选,导致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区,影响堆场存储能力评估和疏浚泥脱水工艺选择。基于不平衡输沙理论,将连续方程、悬移质级配等离散求解,构建疏浚泥分选模型,分析底泥物质组成、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分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物质组成对分选起主导作用,初始含水率和吹填速率对分选具有显著影响。底泥细颗粒含量高、不均匀系数大时,分选系数大,颗粒分选显著,偏离系数沿程增大,堆场疏浚泥颗粒组成与底泥差异增大。偏离系数的沿程分布特性受控于底泥物质组成。初始含水率越高,分选系数越大,偏离系数越小。吹填速率越大,分选系数和偏离系数越大。堆场疏浚泥分选规律与土性分布的相关性较好,可有效预测堆场疏浚泥土性分布。
杨瑞敏杨瑞敏丁建文
关键词:高含水率疏浚泥影响因素
连徐公路液化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公路路基液化的特点,提出一种简化的平面有限元模拟方法,并对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液化路基进行了二维动力有限元分析,对其典型两断面填土对液化的影响及碎石桩处理效果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韩立华刘松玉
关键词:公路液化有限元
黄土湿陷试验过程中的电阻率分析
对特定含水率的天然黄土在室内进行了双线法湿陷试验,同步测量了湿陷过程土样的电阻率。通过对天然黄土湿陷试验过程中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未浸水试样的电阻率随压力的增大不断降低,浸水试样在特定压力下浸水后先陡降至一极小值,...
刘志彬刘松玉冯松涛
关键词:黄土电阻率
文献传递
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的CPTU尺寸效应与贯入速率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但其贯入机理的研究尚未成熟,实测结果分析往往通过经验公式进行推算,准确性不够。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探头在黏土中的贯入进行有限元模拟,分别取半径为0.9,1.8,3.6,4.8 cm的探头对尺寸效应展开研究,同时分别以0.1,1,2,3,4 cm/s的贯入速率进行贯入,进而就贯入速率对贯入阻力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随着探头尺寸的增加,锥尖与探杆区域附近的塑性区面积都增加,锥尖阻力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贯入应力影响的最大归一化水平距离也相应减小。不考虑超孔压影响的情况下,随着贯入速率的增加,稳定状态下的锥尖阻力基本不变,但贯入越容易达到稳定状态。
耿功巧蔡国军段伟宏段伟宏刘松玉
关键词:孔压静力触探数值模拟尺寸效应
共1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