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作品数:162 被引量:105H指数:5
- 相关机构:湖南维格磁流体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用于等轴晶铸造的真空感应精密铸造炉主流结构及未来发展被引量:2
- 2023年
- 首先介绍了三室立式真空感应精密铸造炉的结构特点,然后阐述了其他主要类型精密铸造炉的概况,最后通过对技术与市场情况的对比,分析了当前市场情况与精密铸造炉未来的发展方向。
- 宋静思王春钢黄瀚川左野滕龙陈久强李秀章
- 关键词:真空感应炉等轴晶
- 大型高温高强度材料真空精密铸造设备
- 本发明属精密铸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高温高强度材料真空精密铸造设备,包括熔炼室(1)、模壳室(2)、熔炼线圈(5)、模壳加热器(6)、模壳车(9)、熔炼室真空系统(12)及模壳室真空系统(13);熔炼室(1)与模壳...
- 宋静思张哲魁赵帅陈久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纯金属铬真空脱气烧结炉
- 本实用新型属高纯金属铬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纯金属铬真空脱气烧结炉,包括炉体(1)、加热室(2)、石墨料盒(3)、水冷电极(4)、真空系统(5)、充气阀门(7)、快冷系统(8)及晶闸管电源(9);真空系统(5)...
- 孙足来明月李忠仁艾春江
- 文献传递
- 底注式真空定向凝固炉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真空精密铸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注式真空定向凝固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红外测温仪(1)、夹爪传动机构(2)、加料仓(3)、熔炼室(6)及模壳室(14);红外测温仪(1)置于夹爪传动机构(2)的上端;夹爪传动机构...
- 宋静思孙足来张哲魁陈久强
- 文献传递
- 用于机匣类铸件的大型真空精密铸造炉
- 2025年
- 随着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不断发展,大尺寸机匣铸件的需求日益增加。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大型真空感应精密铸造炉作为生产大尺寸机匣的核心设备必须摆脱进口依赖。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大型真空精密铸造炉的市场情况和技术现状,然后介绍了一种国产新型大型真空精密铸造炉的技术特点及其与国外产品的对比情况,最后简要分析了大型真空精密铸造炉未来的发展前景。
- 宋静思贾石张增海赵帅陈久强李秀章张哲魁
- 关键词:机匣大型铸件真空感应炉航空发动机
- 可控气氛熔炼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气氛熔炼系统。其可以在不同真空度的条件下维持保护气体平衡。包括与熔炼系统相连的真空系统及保护气体填充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包括大罗茨泵、小罗茨泵、滑阀泵;所述大罗茨泵进气口与熔...
- 张哲魁宋青竹侯景岳陈泽华刘长青杨箫李润达
- 一种用于加工超大超重工件的真空热处理炉
- 本发明属于真空热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超大超重工件的真空热处理炉。将传统真空热处理炉仅仅尺寸增大,不能满足对加工超大超重物料的需要。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加工超大超重工件的真空热处理炉,包括炉体外壳,炉体外...
- 孙足来苏宁高元王佳玥刘君陈博龙李润达李京
- 热等静压预应力容器缠绕钢丝优化及数值模拟
- 2025年
- 预应力缠绕钢丝目前广泛应用于热等静压设备等的承压容器部分,首先建立了变张力容器缠绕数值模型以及等张力台阶划分模型,然后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和算法对台阶划分方式进行了优化,得出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节省钢丝砝码数量的最优解,最后通过建立容器的缠绕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 马源辰李忠仁王颖艾春江宋家兴张旺胡永佳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热等静压
- 真空蒸馏炉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2025年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其性能提升成为关键。真空蒸馏炉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真空蒸馏炉的技术原理与优势,详细介绍了高温蒸发系统、过渡区温度控制、旋转冷却恒温收集系统以及真空度维持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真空蒸馏炉能够高效制备高品质的氧化亚硅(SiO)负极材料,显著提升材料性能一致性,增强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该设备具备大规模生产潜力,可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 陈鼎马海玲李京邢旺莫凡
- 关键词:真空蒸馏炉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真空设备风冷换热系统结构的仿真优化
- 2025年
- 结合真空设备的发展趋势明确了设备风冷换热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提高换热效率以及增加排污功能等。基于此,本文通过仿真计算对风冷换热系统的进风管道和换热器风机连接管道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控制流量计算不同管道结构对风冷换热系统出风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管道外壁面温度及出口风速等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直角弯管相比,采用焊接弯头与分体式水冷夹套设计的进风管道时,出口气体流速得到提升,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改善;在连接管道中引入缩径(DN100)排污口与引流结构有利于污染物沉积,气体流速较等径开口结构更为稳定;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管道设计能够减小压降,降低流动阻力,显著提升换热效率。
- 刘昱辰贾守亚张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