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数:547 被引量:825H指数:15
相关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能源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9篇期刊文章
  • 165篇专利
  • 78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7篇建筑科学
  • 34篇经济管理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电气工程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文化科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92篇建筑
  • 54篇能耗
  • 47篇热泵
  • 43篇空调
  • 43篇供暖
  • 42篇节能
  • 38篇能源
  • 34篇零能耗
  • 34篇
  • 24篇碳排放
  • 23篇公共建筑
  • 22篇低碳
  • 21篇光伏
  • 21篇保温
  • 20篇太阳能
  • 19篇空调系统
  • 18篇照明
  • 17篇零能耗建筑
  • 17篇零碳建筑
  • 16篇空气源

机构

  • 546篇建科环能科技...
  • 361篇中国建筑科学...
  • 22篇住房和城乡建...
  • 21篇清华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同济大学
  • 15篇中国标准化研...
  • 14篇天津大学
  • 1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1篇中国合格评定...
  • 10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重庆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山东皇明太阳...
  • 7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7篇刘志坚
  • 7篇殷帅
  • 6篇戚仁广
  • 4篇刘猛
  • 3篇王登甲
  • 3篇吕亚东
  • 2篇刘馨
  • 2篇孙玫玲
  • 2篇胡东波
  • 2篇刘东
  • 2篇樊一帆
  • 2篇牛锋
  • 2篇于丹
  • 2篇孙郁
  • 2篇王荣
  • 2篇张忠林
  • 2篇冯国会
  • 2篇王军
  • 2篇张欣
  • 2篇曹经福

传媒

  • 54篇建筑科学
  • 54篇暖通空调
  • 51篇建设科技
  • 17篇住宅产业
  • 17篇建筑节能(中...
  • 7篇新型建筑材料
  • 6篇建筑技术
  • 6篇工程质量
  • 6篇中国建筑金属...
  • 5篇建筑技术开发
  • 5篇照明工程学报
  • 5篇绿色建筑
  • 4篇节能
  • 3篇建筑经济
  • 3篇中国建材科技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标准化
  • 2篇工程建设标准...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79篇2025
  • 111篇2024
  • 154篇2023
  • 125篇2022
  • 73篇2021
  • 4篇2020
5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照明检测及评价标准
近零能耗建筑系统认证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通过对国际不同近零能耗建筑认证体系的研究,结合我国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系统认证体系。采取“文件审查+现场检测+现场检查”的认证模式,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系统自愿性产品认证,从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施工、竣工、运行等方面全过程把控项目建设水平,对确保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实现高品质目标,推动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文生孙峙峰杨诗薇付洁石莹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基于TCN-LSTM-Attention的园区建筑供暖碳排放预测
2025年
降低园区建筑供暖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预测性调控是实现建筑供暖系统高效利用,降低供暖系统碳排放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园区建筑供热系统碳排放预测模型,针对神经网络超参数调整繁琐的问题,提出了BOA-TC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有效提取时间序列特征,缓解梯度消失问题,提高模型训练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超参数和选择合适的输入变量,可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以干球温度、风速、水平面总辐射等8个参数为特征建立的碳排放预测模型效果最好,MAE、MSE、RMSE和R^(2)分别为19.26kgCO_(2)/kW·h、768.42kgCO_(2)/kW·h、27.72kgCO_(2)/kW·h和0.960。
袁海山叶昀张东杰康一亭崔钰吴剑林
关键词:供热负荷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低碳节能改造技术路径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本研究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实例,提出了“降需、增效、产能、提质”的技术路径,进一步明确了高性能围护结构节能降需、高效主动能源系统增效、可再生能源系统产能、智慧运维监管平台提质运行四大低碳节能改造分项的技术要点和优化方向,通过多种低碳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改造目标。本研究可为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低碳改造提供有效的技术路径。
霍慧敏郭建伟李怀吴剑林
关键词:既有公共建筑零能耗建筑夏热冬冷地区
目标导向的分区光通量限额与配额研究
2024年
为了弥补以CIE为代表的主流光污染监管策略仅对局部光污染源施加限制条件的不足,本文总结了北美体系两大相互矛盾的技术方法中关于分区光通量限额和配额的规定,分析其光排放总量限制的实施效果;提出补充光通量系列指标,完善城市照明全过程管理中的指标传导;自上而下辅以一项光环境准入限值后,在土地利用框架下优化“限额+配额”的方法,从而解决照明规划目前所面临的实践科学性不足的问题。此外,结论还包括在影响分区光通量限额制定的因素中,光源光谱的赋权最大,高于灯的防护类型和环境照明分区相关因素中的区位。
李媛李铁楠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圆柱双U型低温相变蓄能装置动态蓄热释热特性研究
2025年
以圆柱双U型低温相变蓄能装置为对象,利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动态分析了相变蓄能装置蓄热特性、释热特性,并分析热流体温度、流速对相变蓄能装置蓄热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温度、固相率、流体温度是分析蓄热、释热特征的关键参数;提高热流体流速、温度均可以缩短相变蓄热时长,热流体温度比热流体流速对蓄能装置蓄热特性影响更大。
张瑞雪邵京李俊华崔一鸣薛汇宇冯晓梅康熙
关键词:蓄热特性相变温度固相率
智能建筑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智能建筑照明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居住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智能建筑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该系统的组成和优势,以及关键技术,为智能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张译之曾晓东
关键词:智能建筑传感器通信技术
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测量方法
智慧零碳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合理构建“光储直柔”新型能源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才能实现将建筑打造成为能源系统中集生产、消费、调蓄功能“三位一体”达到零碳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建筑运行特点的智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光伏、储能、直流系统的实时反馈,实现了建筑用能柔性调节,为光电建筑能源系统故障诊断和精细化运行提供管理手段。
赵治文魏峥潜雨吴凌宇吕燕捷
关键词:光电建筑设备管理能源管理
中小学教室照明技术规范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