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
- 作品数:208 被引量:165H指数:7
- 相关机构:广西绿异茶树良种研究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适宜广西六堡茶原料茶园的农机设备选型分析
- 2025年
- 针对广西六堡茶原料茶园的管理特点,提出了适宜广西六堡茶原料茶园的农机设备选型原则,从建园种植、耕作施肥、修剪采摘、植保除草等几个环节对茶园农机应用技术特点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适应六堡茶原料茶园的机艺融合进行了展望。
- 王磊韦瑛璐李金秋梁靖严
- 关键词:六堡茶茶园农机设备
- 广西优质白茶
- 一种茶树加工用的水分烘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加工用的水分烘干装置,涉及茶树加工用的水分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前侧设置有门体,所述烘干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烘干组件...
- 韦柳花吴雨婷覃榆茏赖兆荣梁月超诸葛天秋林国轩钟娟于艺文黄金丽
- 茶树花果利用技术规程
- 一种便于清洁筛网的茶叶筛选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筛网的茶叶筛选机,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壳,定位壳内腔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四个限位杆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有筛板,定位壳的...
- 卢桂芬覃榆茏江其柳陈佳邓慧群韦柳花滕秋冯彩丽蒋福艳
- 桂林市不同产地地方群体种茶树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 2025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桂林市不同区域茶树群体种红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其主要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品质审评结果总结香气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从桂林市不同产地群体种茶树制作的红茶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龙胜龙脊大叶种红茶(LSH)和全州地方群体种红茶(QZH)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香叶醇、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II(呋喃型)、水杨酸甲酯和苯乙醇,主要以甜香为主调;龙脊大叶种红茶(LSH)花蜜香较显,且持久。荔浦地方群体种红茶(LPH)、兴安地方群体种红茶(XAH)和临桂宛田大叶种红茶(LGH)主要香气成分为香叶醇、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II(呋喃型)、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I(呋喃型),表现为甜花香;兴安地方群体种红茶(XAH)花香最明显,其次是荔浦地方群体种红茶(LPH)和临桂宛田大叶种红茶(LGH)。
- 郭春雨吴潜华周如鹍胡启明庞月兰
- 关键词:茶树红茶香气成分HS-SPME-GC-MS
- 基于自动化的茶叶炒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茶叶炒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茶叶炒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桶体,第一桶体内活动配合有第二桶体,第一桶体内装设有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底端环形阵列有多组第一伸缩杆,第一板体底端装设有第一连接杆,...
- 王磊苏敏邓慧群韦瑛璐刘秋凤陈佳伍彦知
- 一种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的甜茶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的甜茶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萎凋和杀青后的夏季或秋季采摘的茶鲜叶与经过萎凋和杀青后的悬钩子鲜叶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杀青叶;将混合杀青叶依次经过揉捻、初烘和干燥,得到甜茶复配...
- 廖贤军郭春雨邓慧群胡启明刘助生周如鹍郑子仪庞月兰秦燕芳于毓林周彦会梁靖严
- 河婆茶乌龙茶香气成分分析研究
- 2020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河婆茶冷冻乌龙茶成品茶进行香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河婆茶乌龙茶中共鉴定出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碳氢化合物和其他香气物质等40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碳氢化合物;河婆茶乌龙茶的主导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17.44%)、α-法尼烯(14.17%)、吲哚(10.76%)、顺-己酸-3-己烯酯(6.19%)、顺-β-罗勒烯(4.54%)和水杨酸甲酯(4.06%)。
- 陈佳韦柳花覃秀菊
- 关键词:香气成分
- 悬空采茶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空采茶机,涉及采茶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一侧装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装设有采集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上侧装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之间滑动配合有移动架,移...
- 覃榆茏韦静峰苏敏韦柳花吴永华张凌云赖兆荣于艺文卢桂芬李姝毅周如鹍吴潜华蒋福艳黎敏韦旭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