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 作品数:159 被引量:163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平陈刚张仁里姜若瑜罗宇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我遇到偷拍狂,我很开心
- 2017年
- 每当夏日初晨的点点晨曦洒在戏剧学院的河面上,河中的红黑锦鲤都探出头来,慵懒地吸吮着阳光,我们的一天也在这温柔的早晨拉开序幕。我是一个喜欢夏季的人,不用再裹着秋冬臃肿的棉袄,不用再考虑一天中会不会起晚,更多的是,我喜欢夏季里轻松洒脱的中戏学子的模样。作为表演系的学生,出晨功是我们的家常便饭。
- 单钶炜
- 关键词:偷拍夏季
- 表演艺术创作中的角色形象构思被引量:1
- 2014年
- 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认识—构思—表现"的过程,其中角色的形象构思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戏剧演员首先要对角色的文学形象进行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联想,再以生活中所积累的各种素材作为补充材料,经过对生活素材的筛选,通过想象的加工而构思出角色形象的蓝图,从而为完美地体现角色打下基础。
- 杜江
- 关键词:表演艺术演员
- 演员的创作素质与角色的情感创造被引量:8
- 2008年
- 演员自身的创作素质是创作角色情感的重要条件。演员作为创作主体,他自身创作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角色情感的创造。因此,演员的总体素质,以及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判断力、信念与真实感和表现的能力等,是演员在创造角色情感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 方立
- 关键词:规定情境
- 时代特性下的表演专业教育思考——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情绪
- 2019年
- 似乎这个时代的诸多特性都与艺术创作的本质、演员培养的规律相违背。当面对时代的种种困境,教育者应当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盲区,重新建立对表演的敬畏,激发他们的热爱与专注。文章从演员训练方法与表演创作方法的拓展、回归生活与戏剧的仪式感、加强感知、坚守“心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对时代特性下的表演专业教育的坚守与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 罗宇
- 关键词:仪式感
- 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语境”内涵的嬗变
- 2020年
- "语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语言运用时的重要依据,也是语言运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约和激发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语言学中的语境研究对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台词的创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文章围绕"演员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语境内涵的嬗变"主题,就剧本台词分析阶段中的"语境"、演员排练中的"共同语境"以及舞台体现过程中的"语境创造与营造"展开探讨,希望通过在戏剧表演创作中对语境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能够把语境和角色台词的创作结合起来,搭建起演员"思想——情感——言语"三者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为演员的台词创作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
- 刘澄宇
- 关键词:语境表演艺术
- 戏剧独白的特征与体现被引量:11
- 2011年
- "独白"作为戏剧动作的一种形式,具有自身特有的美质。正是这种美质决定了它可以在心理分析层面达到对话所达不到的目的;正是这种美质使得戏剧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得到充分加强;也正是这种美质让观众在经历精神陶冶的同时享受着言语表现过程中美的愉悦。这是"独白"的美,也是戏剧的美。如何准确、鲜明地体现经典独白,是演员在表演创作中所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李智伟
- 关键词:独白内心冲突美质性格特征
- 培养新疆少数民族戏剧演员声音魅力课堂教学传承与创新研究
- <正>一.课题提出背景:培养新疆少数民族戏剧演员的声乐表演课,也可以说是培养新疆少数民族戏剧演员声音的魅力课。作者在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声乐表演教学中大胆吸收美国戏剧声乐教学,将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歌剧、中外民...
- 王平
- 文献传递
- 悲剧性英雄的当代塑造——评话剧《张居正》
- 2025年
- 《张居正》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3年上演的历史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张居正》。该剧通过个人奋斗与时代悲剧对比塑造了张居正这一角色的英雄性;通过价值理想的幻灭呈现了张居正这一角色的悲剧性;通过创作历史寓言的方式凸显了张居正这一角色的当代性,并通过舞美艺术给观众提供了在场观看独特的气氛审美体验,辅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张居正》既提供了一个当代创作、改编历史剧的成熟范式,也回答了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剧的问题。
- 尉恒维
- 关键词:悲剧英雄小说改编历史寓言
- 失落记忆·历史伦理·人道主义:《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
- 2025年
- 《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可被概括为对失落记忆的挖掘、对历史伦理的辨明和对人道主义的赞颂。通过这三个维度探究《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框架,分别表现为影片直面历史,指出遗忘是一项不被允许的举动,以情感的感知和共振,让观众走入那个被掩埋、被遮蔽的历史事件现场;影片秉持着历史伦理观念,反思与评定罪行与战争,并达成一种永恒的纪念;影片站在超越国家和民族的视角,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颂了以林阿根为代表的渔民的质朴与善良。
- 赵矜斯
- 关键词:纪录片
- 土地、文化、小戏──2006华人歌仔戏创作艺术节的小戏创作
- 2007年
- 李季纹
- 关键词:歌仔戏艺术节华人文化演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