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作品数:1,303 被引量:951H指数:10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钻探岩芯回弹量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探岩芯回弹量检测装置,包括:采集装置、编录仪和服务器;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回弹仪、控制模块和蓝牙模块,在被测岩芯内设置触发点,所述回弹仪设置于触发点处,将触发点处的岩芯回弹量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
- 王成军尤俊义徐毅苑永健刘虎范蕾张暮晨姚守峰朱琦
- 文献传递
- 高速公路光传送网演进方案研究
- 2024年
- 分析高速公路光传送网现状,总结业务流量和业务流向趋势,提出未来光传送网目标架构,从全光OXC、OTNASON保护和智能化管控等三个方面制定技术演进方案,并通过某省高速光传送网演进部署案例验证效果。
- 秦建浩陆源
- 关键词:ASON光传送网全光交换
-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路面层位标定的钻孔取芯装置
- 本发明涉及钻孔取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路面层位标定的钻孔取芯装置,其方便根据不同材料形成第一钻探刀、第二钻探刀和第三钻探刀的切换配套使用,优化了设备的使用,运行效果较好,实用性也较好,包括框架和钻取...
- 杨斌郑木莲 潘军凯 徐靖涵 王延民 曲广雷 杨美坤 王海阳 赵勤胜
- 高商黄河特大桥主桥设计方案比选分析
- 2025年
- 高商黄河特大桥是山东省高青至商河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桥设计需综合考虑结构性能、经济性、施工可行性及景观效果。因此,结合项目背景,从结构可靠性、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周期、工程造价、桥梁景观及后期管理养护等方面,对拱桥与桁辅梁桥两种桥型方案进行详细对比分析。通过综合评估,推荐采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方案。结构计算分析表明,采用钢混组合拱座,可缩小拱脚尺寸,提升桥梁整体景观效果,同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拱肋钢管难以精准定位的难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 管锡琨赵洪蛟张顺
-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刚架系杆拱
- 一种不中断交通施工小角度跨越运营道路的桥梁体系
- 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中断交通施工小角度跨越运营道路的桥梁体系,包括上部结构以及支撑所述上部结构的下部结构;其中,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多个顺应桥梁跨越方向且横跨既有运营道路的门式框架墩,通过多个所述门式框架墩...
- 徐召 李怀峰 徐常泽 赵洪蛟 管锡琨 白光耀 高雪磊 马雪媛 张顺 陈罡路
- 文献传递
- 基于Wi-Fi数据的高速服务区人群密度估计系统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数据的高速服务区人群密度估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其被配置为采集各个服务区的地理位置相关信息及Wi‑Fi数据;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出服务区人数;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为各个服务区各个小时区间内连接W...
- 李勇常健新刘伟吴伟令徐润金德鹏苏厉王奕彤
- 赤泥基胶凝材料
- 锚固参数对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敏感度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为研究锚固参数对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顺层岩质高边坡,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二次开挖后边坡不同锚杆长度、锚固倾角和注浆体黏结强度锚固下,顺层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和锚杆轴力分布规律,并对锚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合敏感性分析对二次开挖锚固工程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边坡稳定系数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锚杆锚固中存在最佳长度,锚杆长度12 m锚固效果最佳;边坡稳定系数随锚固倾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锚杆锚固中存在最佳倾角,锚固角度25°锚固效果最佳;边坡稳定系数随黏结力增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注浆体选用M30水泥砂浆能提供足够的黏结力;各锚杆参数对边坡稳定系数的敏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黏结强度f_(b)>锚杆长度L>锚固倾角α。
- 王伟冯忠居王诗超杨帅江冠文军强
- 关键词:岩土工程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敏感度
- 互通立交鼻端纵坡计算方法探讨
- 2025年
- 互通立交的设计越来越标准化和规范化,但部分细节尚有欠缺,其中匝道鼻端纵坡接坡就是其中之一。面的主线、匝道平纵线元这样简单的工况,平均纵坡法、纵坡推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是在主线平纵线元复杂时,其所依附的计算理论的假设已不存在,也就难以计算出精确接坡数值,尤其是设置附加路拱工况下。为指导互通立交的工程设计,采用“极限”对复杂工况下的接坡点纵坡进行推导,得到计算公式。借助当代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互通立交设计。
- 郑立志
- 关键词:互通立交
- 考虑低温温度场的LSAM-50全厚式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低温温度场的LSAM‑50全厚式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在服役路面不同深度内埋设温度传感器,建立智能气象采集站,实时采集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的温度。以各层位最低温度作为特征温度,建立路面温度~路面深度模型,...
- 穆明浩 毕玉峰蒋应军 钱成多 于得水 谭雅 刘新强 王峥 毕海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