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9,777 被引量:39,579H指数:47
相关作者:王继辉熊传溪陈文沈卫国朱教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246篇期刊文章
  • 1,426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12篇化学工程
  • 1,8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30篇建筑科学
  • 1,337篇金属学及工艺
  • 974篇理学
  • 624篇电气工程
  • 56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92篇电子电信
  • 29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3篇机械工程
  • 1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3篇冶金工程
  • 122篇文化科学
  • 116篇医药卫生
  • 106篇动力工程及工...
  • 45篇天文地球
  • 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41篇生物学

主题

  • 708篇混凝土
  • 596篇陶瓷
  • 589篇水泥
  • 582篇复合材料
  • 582篇复合材
  • 514篇纳米
  • 404篇电池
  • 378篇树脂
  • 372篇合金
  • 361篇改性
  • 356篇性能研究
  • 328篇力学性能
  • 328篇力学性
  • 292篇光纤
  • 275篇沥青
  • 258篇燃料电池
  • 237篇传感
  • 235篇催化
  • 224篇质子交换
  • 224篇质子交换膜

机构

  • 9,677篇武汉理工大学
  • 166篇华中科技大学
  • 98篇武汉大学
  • 57篇湖北工业大学
  • 57篇湖北大学
  • 55篇济南大学
  • 54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武汉工程大学
  • 43篇现代汽车零部...
  • 42篇佛山仙湖实验...
  • 39篇武汉纺织大学
  • 38篇北京工业大学
  • 34篇中国工程物理...
  • 33篇武汉钢铁(集...
  • 32篇中国建筑材料...
  • 30篇苏州大学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8篇清华大学
  • 27篇重庆工学院
  • 21篇广东省长大公...

作者

  • 361篇马保国
  • 330篇丁庆军
  • 301篇陈文
  • 254篇张联盟
  • 251篇王继辉
  • 229篇潘牧
  • 203篇胡曙光
  • 192篇沈强
  • 187篇徐晓虹
  • 181篇周明凯
  • 178篇赵修建
  • 172篇黄志雄
  • 168篇袁润章
  • 167篇吴建锋
  • 153篇沈卫国
  • 151篇傅正义
  • 151篇官建国
  • 150篇吴少鹏
  • 144篇熊传溪
  • 142篇周静

传媒

  • 1,136篇武汉理工大学...
  • 293篇硅酸盐通报
  • 230篇硅酸盐学报
  • 228篇热加工工艺
  • 209篇材料导报
  • 176篇混凝土
  • 144篇功能材料
  • 124篇建材世界
  • 118篇复合材料学报
  • 106篇玻璃钢/复合...
  • 96篇锻压技术
  • 96篇无机材料学报
  • 83篇武汉理工大学...
  • 82篇物理学报
  • 82篇新型建筑材料
  • 74篇建筑材料学报
  • 68篇人工晶体学报
  • 65篇特种铸造及有...
  • 64篇陶瓷学报
  • 63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159篇2025
  • 261篇2024
  • 254篇2023
  • 206篇2022
  • 208篇2021
  • 253篇2020
  • 262篇2019
  • 331篇2018
  • 345篇2017
  • 312篇2016
  • 320篇2015
  • 284篇2014
  • 258篇2013
  • 339篇2012
  • 482篇2011
  • 593篇2010
  • 719篇2009
  • 693篇2008
  • 835篇2007
  • 672篇2006
9,7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g-43Ga和Mg-19Al-24Ga合金的储热性能和相容性研究
2022年
基于熔点低、热稳定性好的金属Ga,设计制备了Mg-43Ga和Mg-19Al-24Ga储热合金,采用排水法测定了合金的密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分别研究了其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并选择Mg-19Al-24Ga合金进行了与碳钢(Q235)、不锈钢(316)容器材料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Mg-43Ga和Mg-19Al-24Ga合金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储热密度分别为422.70℃、171.90 J/g、434.36 J/cm^(3)和373.67℃、172.70 J/g、397.86 J/cm^(3),二者均有成为良好相变储热材料的潜力。316不锈钢与Mg-19Al-24Ga合金的相容性明显优于Q235碳钢。
文红艳范晓明卢晓斌杨成勇徐连友马琳霞罗世旭
关键词:相变材料相容性
五元系压电陶瓷的结构与电学性能
采用常规的电子陶瓷固相烧结方法。制备xPb(Ni1.3Nb2.3)O3-yPb(Mn1.3Nb1.3Sb1.3)O3-(1-x-y)Pb- (Zr0.48Ti0.52)O3(x=0.03-0.12,y=0.03-0.12...
孙华君刘晓芳陈文周静吴业坤
关键词:压电陶瓷大功率超声波电机
文献传递
PVDF基夹层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利用高聚物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成膜性和陶瓷材料良好的电性能进行复合是获得智能材料的一条新途径,而磁电材料作为一种新的智能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磁电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ME常数才会磁电性能,单相材料由于ME常数较小和使用温度...
权红英董丽杰熊传溪
关键词:层状复合材料磁电效应压电常数
文献传递
细胞外磷离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引言)磷酸钙生物材料,如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陶瓷及磷酸钙水泥等,是一种广泛用于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先前的研究表明,磷酸钙生物材料的成骨诱导作用归因于材料降解释放的钙离子,磷离子及其对成骨蛋白的吸附作用.细...
伍小沛戴红莲李世普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分化骨形态发生蛋白
面向相变材料温度场模拟的ANSYS二次开发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高温相变储热系统模拟功能模块,设计了友好直观的窗口化界面,并对ANSYS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通过直接调用后台ANSYS命令流,实现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全过程。介绍了采用VB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和调用ANSYS的关键技术,对相变储热材料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为储热装置的设计及相变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程晓敏蒋立靖
关键词:储热系统ANSYS二次开发温度场
利用微米尺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水泥石三维微观结构
2012年
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性能存在着密切关系。利用微米尺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这种基于X射线技术及数学方法的测试手段,研究了水泥石的微观结构。通过对选定的水泥基材料局部区域进行X射线逐层扫描之后得到系列二维灰度图像,再通过数学方法和软件将其依次叠加重构成三维图像;然后基于孔、水化产物和未水化水泥熟料颗粒灰度阈值之不同,将其分别标识并分割出来进行单独研究,并可进一步计算其各自体积分数、在空间的分布状态等。
何永佳胡曙光LANGE David A.
关键词:微观结构水泥浆体
PEO/V_2O_5复合薄膜中Li^+的位置与电子结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自洽场离散变分Xα(SCC -DV -Xα)方法对纯V2 O5 及夹层V2 O5 的能带结构、态密度、键强度、电子集居数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Li+引入V2 O5 层间的最佳位置是在双键氧之下 (或之上 ) ,且靠近层的中心位置 ,此时它与周围原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微弱 ,并且材料的导电性增强 ,使夹层复合材料Li+注入
周静陈文徐庆顾少轩姚欢闵新民
关键词:PEO夹层复合材料电子结构五氧化二钒锂离子
焊接电流对9%Ni钢焊条工艺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焊接电流对焊条工艺性影响很大,但是人们往往凭借经验来选择焊接电流,不能科学地评价不同电流下焊条工艺性的差别。本文采用汉诺威弧焊质量分析仪,对自制9%Ni钢焊条在不同的焊接电流下进行测试,得到了焊条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短路时间等相关图形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汉诺威弧焊分析仪能够精确的描述焊接过程中电参数的变化,实现焊条工艺性的定量分析,为焊条最佳焊接电流的选择和后续焊条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赵祖良汪选国杜学铭吕奎清蔡俊刘硕夫
关键词: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熔滴过渡
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CeO_2薄膜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二氧化铈具有高折射率、介电常数和紫外吸收率,因此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学和电子器件。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CeO2薄膜。溅射过程中,首先制备纯二氧化铈靶材,然后在不同的功率上调节不同的基片温度进行溅射。采用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表征薄膜的特性。
梁飞倪佳苗赵青南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
热压合成Ti_2AlC材料及热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以Ti、Al元素粉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热压工艺合成了Ti2AlC块体材料。通过不同温度下合成试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确定了热压合成试样的物相组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合成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完全以元素粉为原料按2.0Ti/1.0Al/1.0C(摩尔比,下同)配比在1 500℃热压60 min能合成纯度高的Ti2AlC块体材料,产物中仅含有非常少的杂相TiC和Ti3AlC2。根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在Ti、Al和C三元系统中,TiC是最稳定的中间产物。另外,解释了在合成Ti2AlC过程中Ti3AlC2的产生。
王苹梅炳初洪小林朱教群周卫兵严明
关键词:热压TI2ALC热力学分析
共9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