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生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5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生理
  • 5篇生理学
  • 5篇理学
  • 4篇教学
  • 3篇细胞
  • 2篇电刺激
  • 2篇杏仁核
  • 2篇血管
  • 2篇脂肪
  • 2篇摄食
  • 2篇生理学教学
  • 2篇催产
  • 2篇催产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渗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衰

机构

  • 17篇西安医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朱娟霞
  • 4篇于玮
  • 4篇孙娜
  • 4篇朱永香
  • 3篇曹健
  • 3篇常晋瑞
  • 3篇牛利刚
  • 3篇南瑛
  • 2篇孔令恒
  • 2篇王倩
  • 2篇徐燕
  • 2篇杜剑青
  • 1篇齐永芬
  • 1篇杨小立
  • 1篇邓秀玲
  • 1篇张薇
  • 1篇李婧
  • 1篇润琳
  • 1篇王燕
  • 1篇肖丹秦

传媒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培育精神信仰、塑造完善人格、养成道德化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涵盖并渗透在教育和实践的各个层面,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关系到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探索了在生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
朱娟霞徐燕王倩朱永香曹健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实验课教学德育渗透
文献传递
催产素对体重的调控及其对肥胖的治疗作用
2017年
肥胖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流行,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脑卒中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各种防治肥胖的医疗策略并不理想。近些年来,关于催产素对体重的调控作用日益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催产素对摄食调控的作用、对能量消耗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机制,并阐述了催产素对不同肥胖动物模型及肥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朱永香王倩于玮南瑛曹健
关键词:催产素肥胖摄食能量消耗脂肪分解
青年教师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承担生理教学的青年教师,注意深入理解生理学教材内容、拓宽知识面,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重视实验教学,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定期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朱娟霞孙娜孔令恒
关键词: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GPR120激动剂TUG891对诱导分化的3T3-F442A细胞的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受体4/G蛋白偶联受体120(FFAR4/GPR120)激动剂TUG891对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3T3-F442A细胞在含100 m L/L胎牛血清(FBS)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至接触抑制2 d后,换至诱导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2 d;随后,用含100 m L/L FBS、0. 24 IU/m L胰岛素的DMEM维持培养基培养2 d;最后,在含100 m L/L FBS的完全DMEM培养基培养6~8 d。当80%以上细胞出现脂滴沉积后,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0μmol/L FFAR4激动剂TUG891处理组。处理12 h后,应用反转录PCR检测3T3-F442A脂肪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2、IL-8、IL-10、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抵抗素(resistin)的mRNA水平。结果 3T3-F442A细胞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TUG891处理组3T3-F442A脂肪细胞的IL-1、IL-6、IL-12、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IL-8、IL-10、IL-15和resistin的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激活FFAR4/GPR120抑制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IL-1、IL-6、IL-12、TNF-α和MCP-1转录。
赵妍妍梁向艳魏兰兰李晓谢荣曹健朱娟霞赵玉峰
关键词:脂肪细胞细胞因子
雌马酚对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英文)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雌马酚对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体外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雌马酚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氧/复氧损伤的PC12细胞内NADPH氧化酶2(gp91phox)和磷酸化Src(p-Src)激酶的表达。结果雌马酚可有效减轻缺氧/复氧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降低缺氧/复氧损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明显抑制ROS的生成及gp91^(phox)和p-Src的表达。结论雌马酚通过抑制p-Src激酶和gp91^(phox)表达,减少ROS生成,从而对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于玮邓秀玲马真王燕
关键词:雌马酚SRC激酶
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结合初步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实际,指出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遵守循序渐进、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逐步开展双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朱娟霞肖丹秦王倩徐燕于玮朱永香南瑛曹健
关键词:生理学双语教学师资建设
专升本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4年
我们医学院院校的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或医学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功能活动,服务于临床,目的性很强。全日制'专升本'教育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它激发了专科院校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专科教育注入了活力,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1]。
于玮朱永香王倩曹健南瑛
关键词:专升本护理专业医学生理学专科教育医学基础课专科院校
Klotho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5年
Klotho是新发现的一种抗衰老基因,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活性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等可以上调Klotho表达,而肾素-血管紧张素、尿毒素、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则可下调Klotho表达。Klotho蛋白有膜结合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现有研究表明,Klotho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肾病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及肿瘤等。本文就Klotho的表达调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简要作一综述。
常晋瑞孙娜南瑛于玮齐永芬
关键词:KLOTHO疾病
催产素在杏仁核内对摄食的调节作用
2018年
目的观察催产素(OT)在杏仁核内对摄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6只随机分为自由摄食组与禁食72 h组,每组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杏仁核内OT受体的表达。剩余32只大鼠行杏仁核内套管植入术,术后将其中1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杏仁核内注射OT组及杏仁核内注射生理盐水1组,每组各8只,分别检测大鼠0.5、1、2、3 h内的摄食量;另外16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杏仁核内注射催产素受体阻断剂(Atosiban)组及杏仁核内注射生理盐水2组,每组各8只,分别检测大鼠0.5、1、2、3 h内的摄食量。结果禁食72 h组大鼠的杏仁核内OT受体表达高于正常摄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杏仁核内注射OT组大鼠0.5、1、2、3 h内的摄食量低于杏仁核内注射生理盐水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杏仁核内注射Atosiban大鼠0.5、1、2、3 h内的摄食量高于杏仁核内注射生理盐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在杏仁核内通过作用于其受体参与了摄食的调节作用。
朱永香王倩徐燕于玮南瑛曹健
关键词:催产素杏仁核摄食
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VSMCs进行培养传代,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收缩表型,即标记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取收缩表型的VSMCs进行AGEs孵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T-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法观察不同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的AGEs对VSMCs表型变化的影响。以AGEs干预的VSMCs作为对照,分别设AGEs+TRAM34组、AGEs+3-MA组、AGEs+PD98059组、AGEs+SB203580组、AGEs+LY294002组。采用RT-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法测定KCa3.1 mRNA及蛋白表达、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选取第5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s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其中,α-SMA mRNA及蛋白均随着AGEs孵育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任意浓度AGEs孵育后α-SMA随时间进展而下降。AGEs干预组12 h时的KCa3.1 mRNA、LC3 mRNA、KCa3.1蛋白、LC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6组;24 h时,AGEs干预组KCa3.1 mRNA、LC3 mRNA、KCa3.1蛋白、LC3蛋白显著上升,其他6组KCa3.1 mRNA、LC3 mRN、KCa3.1蛋白、LC3蛋白则显著下降,且AGEs干预组24 h时的KCa3.1 mRNA、LC3 mRNA、KCa3.1蛋白、LC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6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Es可促进VSMCs表型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换,但这一机制可被TRAM-34、自噬抑制剂3-MA、ERK1/2阻断剂PD98059、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和PI3K阻断剂LY294002所抑制。
于玮余蕾魏兰兰刘英光润琳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