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 作品数:324 被引量:836H指数:13
- 相关作者:曹志翔徐国涛张博轩罗红英罗红英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水热耦合的青藏高原分布式水文模型——Ⅱ.考虑冰川和冻土的尼洋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被引量:12
- 2021年
- 尼洋河流域是雅鲁藏布江第四大支流,受冰川、积雪和冻土影响,水循环关系极其复杂。为深入研究该区域内的水文循环过程,本文在寒区水循环模型(WEP-COR)的基础上,针对青藏高原气候和地质特点,构建了耦合“积雪-土壤-砂砾石层”连续体和“积雪-冰川”水热过程模拟的青藏高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WEP-QTP)。在尼洋河流域通过对2013—2016年的流量过程模拟发现,工布江达和泥曲站的逐月流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达到0.810和0.752,比改进前的0.430和0.095有明显提升;以2015年为例,对比WEP-COR和WEP-QTP模型发现,WEP-QTP模型在汛期特别是主汛前(冻土融化期)模拟的流量过程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模拟得到的逐日流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相比WEP-COR从-0.67提高到0.54。模型增强了地下水含水层的调节作用,使得流量过程更加平稳且接近实测,研究结果表明,WEP-QTP模型适用于青藏高原的水文模拟。
- 刘扬李周祖昊刘佳嘉王鹏翔李玉庆朱熠明姜欣彤王康王富强
-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研究现状
- 2024年
- 随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开发规模持续增加,电力系统“双高”特性将更加凸显,致使新型电力系统缺少转动惯量与阻尼,频率稳定受到威胁。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引入虚拟惯量与虚拟阻尼,对电网频率的稳定产生支撑作用。通过描述转子机械运动方程、无功-电压控制方程介绍VSG控制原理,从有功-频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无缝切换技术,归纳总结目前VSG研究热点,并针对VSG存在的功率耦合、限流保护、低电压穿越、多机并联协同控制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 蔡雷蒋晓艳宋朋骏刘天奇牟泓妃
- 关键词:虚拟同步发电机低电压穿越
- 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的壁面压力及脉动特性被引量:4
- 2023年
-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量虹吸式出水管在虹吸形成过程中典型断面的压力过程线,采用邻域平均法提取脉动压力数据,采用统计特征和短时傅里叶变换信号处理方法分析时均和脉动压力特征。结果表明:管壁时均压力沿水流方向先减小后增大,驼峰段的上壁面时均压力随着流量增大逐渐大于下壁面;虹吸形成过程中,压力脉动呈正偏态分布,均方差沿水流方向不断降低;压力脉动主要由水泵旋转和水气运动引起,频率在0~30 Hz之间,主频与水泵转频相近;相比虹吸稳定流阶段,水力驱气阶段存在的气囊压缩和释放过程使得压力脉动频率及幅值上升,接近泵站系统自振频率,容易产生结构振动,需要通过设计和运行的优化减少该阶段的持续时间。
- 李志祥徐辉冯建刚钱尚拓
- 关键词:脉动频率振幅
- 拉林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措施研究
- 2019年
- 本文以拉林铁路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拉林铁路的路基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冲击碾压法、强夯法、碎石桩法、灰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CFG桩法和预应力管桩法,以期为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 沈霞冯杰廖桄辰路文斌
- 关键词:铁路路基地基处理
- 基于Unity3D和3DSMax的水库虚拟仿真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数字孪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能源、制造、交通、医疗、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基于Unity3D和3DSMax的水库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旨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的漫游体验。设计过程包括场景建模、材质处理和交互功能的实现。以西藏某大坝为例,通过3DSMax软件对实际大坝建筑结构进行建模,创建了一个高度详细的三维模型并添加材质。通过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参考图纸,精细地重现了大坝的各个细节。通过使用WorldComposer地形建模插件重现了山脉、水体、道路和建筑物,通过Unity3D平台实现飞行、漫游等功能,使用户能够自由地在大坝周围移动和探索。通过细致的场景建模、材质处理和交互功能的实现,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探索大坝及周围库区的壮丽景观和建筑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赏和学习方式。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在旅游、教育和工程领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薛宇彤贺泽星郭永刚苏立彬
- 关键词:UNITY3D三维场景建模碰撞检测
- 浅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三维下限极限分析
- 2025年
- 针对砂土地层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利用编制的极限分析三维下限数值计算程序获取维持开挖面稳定的最小极限支护压力,并与极限分析上限法、极限平衡法及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得支护压力为极限分析理论框架内的较优解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极限分析三维下限数值分析方法可直接获取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和失稳形态,摆脱了破坏模式的限制,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内摩擦角显著影响开挖面前方地层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变化规律;内摩擦角较小时,开挖面前方地层整体失稳,极限支护压力随着埋深比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较大时,开挖面前方地层仅局部失稳,支护压力几乎不受埋深比影响;极限支护压力在不同埋深比时均会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丰富了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理论成果,可为开挖面支护压力设计提供借鉴。
- 张永娟张箭孙锐陈子昂丰土根
- 关键词:开挖面稳定性
- “三生空间”视角下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 2025年
-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2年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化态势,且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3种水平,没有出现低承载力水平和高承载力水平。②研究期内,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7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缓慢、波动的上升态势,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和一般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3~0.6;第二阶段(2018-2022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主要处于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4~0.7,相比第一阶段承载力整体上提升明显。③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盟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之间协调稳步改善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规划利用与管理,以及其“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参考。
- 何莉莉李成林张爱静
- 关键词:水土资源承载力熵权法TOPSIS耦合协调度
- 西藏的多能互补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探讨
- 2016年
- 如今,传统能源储量告急,环境问题日益显著,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保护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研究基于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的应用以及现有抽水蓄能电站理念的研究,结合西藏地区独特的新能源分布优势及发电潜力,提出了"多能互补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理念,并对该系统做出了各方面的评价。结合西藏地区特点进行探讨得出:这种多能互补的开发方式可以改善目前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缺点,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能够有效缓解西藏地区能源供应的压力。
- 李松旌赵素华
-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
-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尤以西藏地热为例被引量:7
- 2022年
- 文章通过了解国内外地热资源情况,进一步介绍了我国西藏地热资源发展和利用现状,并运用数据说明西藏地热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表明了发展西藏地热是提升西藏经济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实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西藏贫困地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 卫魏易辉
- 关键词:地热资源
- 林芝市畜禽养殖污染风险评价与防治措施被引量:5
- 2022年
- 以林芝市土壤、水体的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基于林芝市7县的畜禽养殖数据,采用畜禽单元和营养物输出系数法计算畜禽养殖密度(AD)、粪便TN和TP耕地负荷来评估西部大开发以来不同时期(2000、2010、2019年)的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林芝市整体的畜禽养殖污染风险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2000—2019年林芝市7县的畜禽养殖污染风险都属于Ⅳ级(高环境风险);西边的朗县、工布江达县畜禽养殖污染风险较大,南部的墨脱县畜禽养殖污染风险最小。林芝市由于河网密集,污染物极易通过降雨形成面源污染而对水环境形成威胁。
- 郝守宁张立麒李成林
- 关键词: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