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58 被引量:174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文阁郎眉宁白钰张军刘磊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文化科学
  • 29篇政治法律
  • 18篇经济管理
  • 16篇哲学宗教
  • 15篇社会学
  • 7篇历史地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2篇高校
  • 30篇教育
  • 26篇民族
  • 21篇政治
  • 19篇思想政治
  • 19篇共同体
  • 18篇大学生
  • 18篇思政
  • 17篇主义
  • 16篇思政课
  • 16篇共同体意识
  • 15篇文化
  • 14篇新疆高校
  • 14篇中华民族
  • 14篇教学
  • 11篇政治教育
  • 11篇治教
  • 11篇思想政治教育
  • 8篇政治理论
  • 8篇理论课

机构

  • 143篇昌吉学院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6篇新疆大学
  • 6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新疆财经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2篇喀什大学
  • 1篇海口经济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伊犁职业技术...
  • 1篇阿克苏职业技...

作者

  • 3篇罗志佳
  • 3篇刘昉
  • 3篇张军
  • 2篇江世银
  • 2篇欧阳山
  • 2篇白钰
  • 1篇张倩
  • 1篇邓昌豫
  • 1篇起联玉
  • 1篇夏丽萍
  • 1篇王恩春
  • 1篇郎眉宁
  • 1篇陈文阁
  • 1篇李晓娟
  • 1篇王胜
  • 1篇张倩
  • 1篇黄玲
  • 1篇白钰
  • 1篇许文艳
  • 1篇吴怀林

传媒

  • 61篇昌吉学院学报
  • 4篇新丝路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新疆社科论坛
  • 2篇西域研究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伊犁师范学院...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军转民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时代人物
  • 2篇科教导刊
  • 2篇西部蒙古论坛
  • 2篇大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世纪桥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年份

  • 15篇2025
  • 28篇2024
  • 19篇2023
  • 18篇2022
  • 23篇2021
  • 1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润疆初澜: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的出版发行事业
2024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发行工作成为推动百废待兴的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党和国家行之有效的政策部署下,包括新华书店、新疆人民出版社等在内的出版发行机构迅速成立,为新疆出版发行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考虑到国家建设的多重需要和新疆地区的现实条件,这一时期新疆出版发行的书刊以政治读物、经济文化实用书籍和教科书为主。为了提升出版发行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党政机关给予大力支持、重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推动送书下乡流动供应等特色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不仅有效推动了政治意识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文教事业进步,而且为“文化润疆”的更好开展提供了坚持党的领导、社会效益优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方向等时代启示。
江林泽王恩春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边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路径研究
2023年
边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教学方法守正创新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着眼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宏观性、系统性、抽象性等特征,立足于边疆高校实际学情,从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侧重点协调、教学频次增减等多维度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边疆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重视多频次、多渠道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优化路径。
戴建伟李瑞君
关键词:边疆高校启发性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联系
2021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新制度、掀开新篇章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二者的发展目标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想要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需要具体深入地进行分析。本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入手,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联系与区别,对今天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丽超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
2023年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的开设是铸牢新疆各族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举措和具体行动。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要发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阐明其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的双重指导意义,把握历史逻辑上理论历史与实践历史的一体两面,在现实逻辑上要以历史为鉴,关照当下,展望未来。
曹庆丰陈福麟
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理路、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被引量:8
2023年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必须牢牢植根人民。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王莉丽祁明明
关键词:人民至上人民立场
新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在新发展格局下,新疆高校作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对“变局、困局、危局”,既要抢抓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重大机遇,创新思路、主动变革;又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明确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引育力度、平台驱动、体制机制上创新管理,健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孔令雪樊晓霞
关键词:新疆高校
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对策被引量:1
2024年
边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对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提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边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条件有待改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人才队伍专业化欠缺、优秀文化产品供应不足等。为推进边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文化阵地管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这些努力,边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将不断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戴建伟田荣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
“一带一路”:治理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机遇、挑战及应对被引量:4
2016年
"一带一路"的实施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国际交往、塑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为治理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可能引发大国之间在西北民族地区周边新的政治博弈,加剧传统因素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冲击,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变量。在国际层面,为有效克服和应对当前挑战,需要以战略互信为基础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努力压缩和减少传统影响社会稳定势力的外部活动空间。在国内层面,内置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考量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需要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打造以公平、公正为契机的社会稳定的全新路径。
张军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025年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之需、现实之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沿历史脉络厘清了中华民族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与现实意义。
张军
关键词: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历史脉络
以生为本理念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路径探析
2023年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课育人质量的教学改革探索尤为重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功能的发挥。通过对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特点、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出通过充实教学资源、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育人方法、提升育人质量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具体路径。以此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正确的思维价值观念,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王恩春
关键词:以生为本大学生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