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品数:98 被引量:253H指数:8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19篇文化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5篇文学
  • 4篇农业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语言文字
  • 3篇艺术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生态
  • 9篇生态文明
  • 8篇法律
  • 7篇乡村
  • 7篇教育
  • 5篇生态文明建设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文化
  • 5篇文明建设
  • 4篇法治
  • 3篇行政
  • 3篇养老
  • 3篇司法
  • 3篇乡村建设
  • 3篇美丽乡村
  • 3篇美丽乡村建设
  • 3篇民族
  • 3篇环境传播
  • 3篇公众
  • 3篇公众参与

机构

  • 93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云南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共湖南省委...
  • 1篇云南日报
  • 1篇普洱学院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作者

  • 2篇吴田
  • 2篇张强
  • 1篇谭桔华
  • 1篇孙建娥
  • 1篇邵琛霞
  • 1篇杨永发
  • 1篇董秀团
  • 1篇范睿
  • 1篇许云和
  • 1篇杨子生
  • 1篇王璇
  • 1篇廖超
  • 1篇王灿
  • 1篇邱寅莹

传媒

  • 36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国际新闻界
  • 3篇温带林业研究
  • 2篇社会主义论坛
  • 2篇农业考古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红河学院学报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当代文坛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2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15篇2022
  • 12篇2021
  • 13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交通运输合作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阐释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各国应当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从国家主权让渡、法律制度建设、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来改善次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法律环境的建议。
张强邵琛霞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交通运输
婚姻中“恶意第三者”侵权责任探析
2024年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爱情观及婚姻观发生了改变,“婚外情”“包二奶”等不正当男女关系层出不穷,甚至变本加厉,威胁社会的安定。通过对“恶意第三者”侵权进行法理分析,强调“恶意”对追究其侵权责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基于我国相关现状及存在的配偶权缺失,侵权责任主体有限,法律救济不明确和举证、取证不健全等问题,明晰该侵权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提出“实体法 + 程序法”双层面具体完善路径,维护无过错方配偶的合法权益,为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贡献法律力量。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and famil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times,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hips emerge one after another. Moreover, the harmony of society has been threatened. As a consequence,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of “malicious third parties”, it emphasizes “malicious” to pursue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ort liability. In the meantime, combined with the legislation status of homeland, analyzing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ort liability and proposing “substantive law + procedural law” specific improvement paths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non-fault spouses. For the sake of contributing legal power to family harmony and social stability.
周文
关键词:婚姻关系侵权责任
论西部环境习惯法的价值实现路径被引量:1
2020年
环境习惯法是乡土社会中长期发展实践的产物,是具有一定规范效力的民间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本土法治资源,环境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规制作用。西部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国家环境制定法的规范,也需要地方环境习惯法的参与。环境制定法与环境习惯法的价值追求都是一致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借鉴、融合。对西部地区的环境习惯法进行研究,发掘其内在制度价值,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也是推动构建"环境制定法——环境习惯法"二元保障机制,实现区域环境治理多元化的应有之意。
杨熹通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习惯法
西南情境下的礼俗多维互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以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22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各民族文化互动整合的过程,“礼俗互动”拓宽了审视文化互动整合关系的视野。西南情境下的“礼俗互动”具有特殊的边疆形态,呈现出族外与族内、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多维互动的结构模式。在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这一典型案例中,“礼俗”的多维互动,不但保证了该区域各历史阶段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而且在西南边疆由早期族群整合、区域整合、帝国边疆整合到现代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进程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由此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根基。
董秀团王丽清
关键词:社会整合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与启示被引量:4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提出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表明了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关键转型。回顾历史可知,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次暂时性的政治任务,而是中国国家经济社会运作与人民生产生活的转型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原则将逐渐融入日常生产与消费之中。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应当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将其纳入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框架中。
邱寅莹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
教育口述史视域下傈僳族乡村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以迪庆州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为例
2020年
教育口述史方法对于文献资料较为稀少的民族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口述史视域下,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的傈僳族群众的深入访谈,以此探究傈僳族乡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王丽清
关键词:教育口述史傈僳族现代教育
平台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困境及出路被引量:10
2022年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涉嫌垄断、泄露用户信息、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立法及监管的缺位。平台型企业具有企业与市场的二元属性,营利性加之经济权力的膨胀使其社会责任承担于传统理论框架下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平台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路径建构应分别考虑其二元属性,基于其市场属性确定积极的社会责任,通过设置内部特殊治理机构充分发挥平台型企业市场监管的社会责任,辅助行政机关执法并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基于其企业属性确定消极的社会责任,通过规制企业的私权力运用使其逐利行为合乎商业道德。
郑晨蓉
关键词:社会责任法律规制商业道德
个体伦理的扩张与嬗变——新时期以来伦理转型中的爱情小说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国家战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毫不动摇地向前推进,由此发生了国家伦理向社会伦理与个体伦理转型:爱情的欲望化、货币化、颓废化、消费化与对纯粹爱情本身的追求交互影响。这些现象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同样凸显。新时期以来的爱情小说正好反映了这一状态与趋势。"爱情的位置"是社会伦理转型的风向标,当讲究阶级成分的婚恋观遭遇到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交换理性婚恋观时,围绕和纠缠于爱情伦理价值取向的多种话语与选择就碰撞出了绚烂的伦理火花,为我们考察新时期以来的伦理转型及社会转型提供了最佳窗口与平台。
刘芳
关键词:爱情小说伦理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被引量:3
2020年
人类对植物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野生植物资源变得稀少,濒危甚至灭绝。随着人类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视也逐渐增强。基于现阶段我国对于野生植物的保护力度不足,归纳总结了野生植物保护中存在的法律缺位、保护的野生植物定义不精准、保护名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的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工作。
张沙银婷
关键词:野生植物法律
生态文明入宪的内涵与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现行宪法确立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国家发展目标,将生态文明纳入了国家最高法价值秩序之中,与相关宪法规范一起构成我国环境宪法的基本框架。生态文明入宪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从治理上重视生态保护、从规范上建构生态权利体系、从互动中推进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政府公权力机构和公民个体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规范意义,特别是对我国以环保法为基本法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现行宪法相关规范共同形成了“环境宪法”之规范体系,是“生态权利”相关立法和实践的有力支柱;三是提供了构建国家生态安全的最高法支点,为多主体参与生态安全之保障提供了正当化依据。
马平张逸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安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