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矿业工程系
- 作品数:87 被引量:273H指数:7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煤单轴压缩介电常数与电磁辐射同步响应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研究单轴加载条件下,煤在不同变形和破坏阶段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电磁辐射的响应规律,建立了针对单轴压缩煤的裂纹、电性参数和电磁辐射的同步监测系统,分别测试了不同煤种在垂直层理方向上单轴载荷过程中相对介电常数和电磁辐射脉冲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裂隙压密阶段,随着煤孔隙和裂隙的闭合,电磁辐射脉冲数增加,相对介电常数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弹性变形阶段,电磁辐射脉冲数和相对介电常数变化减小,相对介电常数变化曲线接近线性;在裂隙发生和扩展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电磁辐射脉冲数有所增加,相对介电常数有一定的波动,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裂隙不稳定发展直至破裂阶段,电磁辐射脉冲数出现峰值,相对介电常数变化波动明显,在应力峰值之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通过对相对介电常数和电磁辐射脉冲数的同步对比分析得出,电磁辐射脉冲数增长一般出现在相对介电常数变化较大的区域。
- 范鹏宏聂百胜
- 关键词:煤岩动力灾害单轴压缩相对介电常数电磁辐射
- 煤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煤化学是应用性较强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针对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定位,提出煤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点与实践的关系,用实践中的应用来理解、掌握知识点;在考核方式上,加强平时成绩权重,利用期末考试结果反馈评价平时成绩的有效度。
- 石德志武立俊秦冬冬王金生郭建斌
- 关键词:煤化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课程考核改革矿物加工工程
- 基于渗流力学的高瓦斯综放面窄煤柱宽度确定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高瓦斯综放面沿空窄煤柱阻隔邻空区瓦斯有效性的问题,采用渗流力学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煤柱内稳定区厚高比与瓦斯渗流量关系,以及不同宽度煤柱受动压影响时两侧破碎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前支承压力强烈影响范围内,窄煤柱稳定区厚高比达到0.5,即可有效阻隔邻空区瓦斯。煤柱较小时,超前支承压力强烈影响范围内煤柱全部进入破碎状态;随煤柱宽度增大,超前支承压力强烈影响范围内煤柱出现稳定区,其两侧破碎区厚度之和为定值。研究成果在阳煤五矿8407综放面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 王凯郝兵元张鹏鹏乔永凤
- 关键词:高瓦斯综放面渗流力学数值模拟窄煤柱
- 面向行业职业需求的双环增长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学课程被引量:4
- 2024年
- 针对应用型课程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衔接的教学痛点,基于“项目驱动,成果导向,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课程建设理念,探索形成了面向行业职业需求的双环增长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即基于职业需求问题的课程体系建设改进环和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改进环。通过建立基于职业需求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以能力本位重构课程内容,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基于“5W1H”项目分析逻辑构建项目驱动三阶段混合式十步教学,开展沉浸式、交互式仿真实场景教学和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课程考核评价,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 张军亮金侃
- 关键词:双环应用型课程
- 基于AEM-TOPSIS的煤炭自燃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为更好地预测煤炭自燃风险,分析了影响煤炭自燃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煤炭自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最小信息鉴别原理,利用反熵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煤炭自燃风险评价模型,并选取15个典型煤矿采煤工作面样本应用于模型。研究表明:测得不同采煤工作面煤炭自燃风险程度与实际相符,各项指标差异可以科学确定不同采煤工作面的自燃特征,有助于煤矿管理者优化自燃防治方案。
- 邢媛媛张飞飞
- 关键词:煤炭自燃指标体系
- 应用型本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而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定位不清、实践教学平台匮乏、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和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等制约该专业发展的问题。对此,文章从剖析区域特色与专业定位、创建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平台、增加实践内容和实践机会、加强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建议高校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推进实践教学的优化升级。
- 魏辉李晓星李建国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 煤层气水平井排采设备适应性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案例较少的现状,开展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适配性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以六盘水煤田水平井为例,分析该井井斜、压裂规模对排采设备排水采气的影响,并进行设备适应性分析,优选射流泵作为该井的排采设备。结果表明:煤层气水平井的复杂工况会影响排采设备的适应性,需根据水平井的工况复杂性优选匹配的排采设备;采用射流泵进行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能够满足水平井连续稳定排采的要求;对射流泵井下管柱及下泵深度进行优化,增大沉砂沉粉井段,采取“S”型产出流道分离气水流体,能够有效避免泵筒卡泵及气锁现象。该水平井的开发实践及应用效果,为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的排水采气设备优选及管柱优化提供了工程借鉴。
- 胡海洋冯云飞陈捷高为李全中杜志刚
-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压裂规模
- 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浅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是一项煤矿瓦斯治理的新技术,具有减少煤矿瓦斯灾害和节约利用资源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地面、煤矿井下以及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技术,对各种抽采瓦斯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地面压裂和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克服了低渗煤层地面压裂效果差的缺陷,降低了抽采成本和瓦斯治理费用,为中小煤矿瓦斯抽采和区域治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释放了突出矿井产能。因此,具有一定的综合效益,是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的发展趋势。
- 李全中
- 关键词:瓦斯
- 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检测新型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方法]本研究以7⁃氯⁃5⁃(氯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为原料,通过对其5位和7位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并合成了17个新型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ESI)表征,采用牛津杯法检测了17个化合物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所得17个化合物结构正确;通过对比化合物1~5,7a和7b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发现,化合物7a和7b的抑菌效果较好,在12 mmol·L^(-1)的浓度下抑菌圈大小分别为32、21 mm;在此基础上对化合物7a和7b的结构进行修饰得到11个化合物8a~8k,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8a~8k中,多数化合物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良好,并且随着化合物浓度增大,抑菌效果明显增强,呈现出了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12 mmol·L^(-1)时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中,化合物8f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了42.7 mm。[结论]说明所合成的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7位和5位取代基有关,当7位氨基连有3⁃氰基⁃4⁃氟苯基或3⁃乙炔基苯基,5位连有(哌啶基)哌啶时,化合物对发根农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这为进一步研究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高的新型吡唑并[1,5⁃a]嘧啶⁃3⁃碳腈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思辉赵明霞陶佳丽杨禹龙刘倩姜俊兵
- 关键词:发根农杆菌抑菌效果
- 黔阳煤矿坡地露头煤柱留设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分析在水体下开采煤层后上覆岩层及地表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讨论地表煤层露头留设防水煤(岩)柱尺寸合理性的问题,以黔阳矿区某煤矿为工程背景,计算具有代表性的2号地质勘探线剖面的各煤层的垮落带及导水裂缝带高度,并根据计算结果采用UDEC对可采煤层进行开采模拟,得到地表下沉和水平位移及地表破坏情况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留设合理高度的安全防(隔)水露头煤柱至关重要,尺寸过大,则压煤量多,资源浪费严重;尺寸过小,则可能导致灾害性的溃水等事故;断层加大裂缝带的扩展,开采过程中还应留足断层煤柱。
- 陈月
- 关键词:煤层露头安全煤柱断层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