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99 被引量:525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科尹碧波张翠阁李崇行袁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艾滋病
  • 23篇病毒
  • 16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HIV/AI...
  • 8篇吸毒
  • 8篇结核
  • 7篇HIV感染
  • 7篇病毒治疗
  • 7篇虫病
  • 6篇彝族
  • 6篇结核病
  • 6篇抗病毒
  • 6篇抗病毒治疗
  • 6篇健康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吸毒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血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机构

  • 93篇凉山州疾病预...
  • 33篇四川省疾病预...
  • 18篇中国疾病预防...
  • 13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西昌市皮肤病...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普格县疾病预...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成都市疾病预...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冕宁县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德宏州...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作者

  • 17篇王启兴
  • 12篇廖强
  • 11篇王菊
  • 11篇龚煜汉
  • 11篇余刚
  • 9篇卫大英
  • 8篇王科
  • 8篇秦光明
  • 8篇肖林
  • 7篇尹碧波
  • 7篇边仕超
  • 7篇梁姝
  • 7篇马名驹
  • 6篇南磊
  • 6篇刘中夫
  • 5篇罗大蓉
  • 5篇戢友祥
  • 5篇刘红露
  • 5篇曾亚莉
  • 5篇阮玉华

传媒

  • 17篇现代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艾滋病性...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凉山州HIV感染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凉山地区HIV感染单阳家庭配偶间安全套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相关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对系统中2017-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布拖、昭觉、越西、美姑等4个县新报告的HIV感染单阳家庭的感染者及其配偶进行抽样调查,并结合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资料,描述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情况,以及配偶间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20个HIV感染单阳家庭,123个(55.9%)HIV感染单阳家庭在确证后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感染者初中以上文化水平(OR=1.479,95%CI:1.250~2.918)、感染者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51,95%CI:1.072~2.860)、配偶知晓艾滋病知识(OR=1.435,95%CI:1.232~1.814)是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而感染者男性(OR=0.312,95%CI:0.203~0.379)、彝族(OR=0.191,95%CI:0.086~0.306)、再婚及多次婚姻(OR=0.713,95%CI:0.544~0.935,)、已养育子女(OR=0.041,95%CI:0.033~0.925)是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四川凉山HIV感染单阳家庭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相对较低,需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和居民文化程度开展针对性宣传,提高HIV感染单阳家庭配偶双方的艾滋病知晓率,提升男性对于预防HIV夫妻间传播的意识与责任,对有生育需求的家庭加大预防母婴传播工作,从而提高HIV感染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比例。
朱言蹊马英鹏杨一挥余刚张广王菊单多刘中夫
关键词:安全套影响因素
四川凉山彝族农民和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分析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农民和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2007-2008年以四川凉山彝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样生化检测,共调查彝族人群2878名,其中农民1549名,移民1329名.所有调查对象年龄在16~76岁之间,分为16~、25~、35~、45~、55~76岁5个年龄组.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计算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对调查的2型糖尿病可能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彝族农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4.33%(67/1549),男性为6.15%(42/683),女性为2.89%(25/866);彝族移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03%(120/1329),男性为11.31%(88/778),女性为5.81%(32/551).经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标化,得到彝族农民男性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97%,农民女性为2.40%;彝族移民男性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25%,移民女性为6.2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相比女性OR=1.69,95%CI:1.02~2.81)、年龄(相比16~、25~岁组,35~54岁组OR=5.04,95%CI:2.93~8.69;55~76岁组OR=6.19,95%CI:3.23~11.86)、血压(较血压正常组,正常高值OR=1.61,95%CI:1.08~2.38;高血压OR=2.40,95%CI:1.37~4.22)、吸烟(OR=1.55,95%CI:1.01~2.37)、甘油三酯(TG)(OR=1.65,95%CI:1.10~2.46)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1.64,95%CI:1.13~2.37)水平异常与彝族人群2型糖尿病存在正相关,饮酒量为22.67~52.50 g/d时与2型糖尿病存在负相关(OR=0.53,95%CI:0.30~0.95).结论 彝族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彝族农民;性别、年龄、血压、吸烟、TG、HDL-C、饮酒是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王斌卫大英王淳秀张建华潘利马名驹薛芳单广良
关键词:糖尿病彝族移民患病率
凉山州2008-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描述方法,对凉山州十七个县(市)的卫生法定报告单位在2008-2012年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进行系统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凉山州五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30种110 476例,年均发病率477.01/10万;报告死亡340例,年均死亡率1.47/10万,病死率0.31%;报告的主要传染病是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人群是低龄人群和住址在农村的人群。结论凉山州总体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传染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宜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措施,力争把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控制在较低水平。
潘映春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HIV/AIDS病人随访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病人)的随访检测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2021年凉山州存活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SPSS 23.0软件对其随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1年凉山州HIV/AIDS病人的随访检测比为89.24%(40 496/45 380)。男性随访检测比为88.91%,女性随访检测比为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6,P=0.003),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感染途径、疾病名称、地区、样本来源的HIV/AIDS病人的随访检测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汉族、其他民族、疾病名称为艾滋病、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的病例随访检测比较高;婚姻状况为未婚及离异或丧偶、地区类别为本州其他县区、四川省其他地市及外省、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的病例随访检测比较低。结论 对于不同特征的HIV/AIDS人群应采用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获取病例可靠信息,强化依从性教育,保证后续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杨薇袁业伟喻航李菊梅王玉兵沙马补都高鑫马瑞杨一挥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西昌市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被引量:2
2007年
张正纯毛玉华马名驹陈先美邓勇
关键词:消毒效果监测消毒管理工作
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2003年
尹明礼王志翔戢友祥唐友琼谌立和邓丽晖
关键词: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急性中毒
凉山州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2年成效分析
2005年
耿富孝吴兵袁林王江黄新涛
关键词:结核病控制项目
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配偶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了解以吸毒感染为主的艾滋病高流行地区感染者配偶的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建议。方法 2008年1-3月通过入户调查,对凉山州布拖县和昭觉县226名HIV感染者的配偶开展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学调查,同时进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感染者配偶HIV阳性检出率达到25.7%,调查对象按国家督导评估方案计算的知识知晓率为50.9%,71.7%的调查对象最近1个月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9.1%(11/121)。结论凉山地区HIV感染者的配偶感染状况严重,配偶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比例高,针对配偶间危险性行为的干预工作不足,应扩大检测,加强随访干预,提供适宜的预防技术。
曾刚陈虹李崇行张建华阿力拉曲苦约哈张勇吕繁
关键词:艾滋病性传播配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张素华罗敏杨淑娟廖强王启兴余刚肖琳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未婚青年
凉山州彝族中小学生1985-2010年身高体重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为掌握彝族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变化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特点,探索彝族聚居地区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2010年凉山州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开展了凉山州7~18岁彝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并结合1985年凉山州彝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廖强马阿依王启兴贾刚邓明菊游璐
关键词:身高体重人体质量指数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