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作品数:368 被引量:1,191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建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矿业工程
  • 95篇建筑科学
  • 71篇天文地球
  • 6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11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水利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边坡
  • 27篇数值模拟
  • 27篇值模拟
  • 22篇滑坡
  • 21篇稳定性分析
  • 21篇边坡稳定
  • 20篇石流
  • 20篇泥石
  • 20篇泥石流
  • 20篇边坡稳定性
  • 16篇爆破
  • 15篇INSAR
  • 14篇露天
  • 13篇地质
  • 13篇尾矿
  • 12篇云模型
  • 11篇正交
  • 11篇网络
  • 10篇露天矿
  • 9篇地质灾害

机构

  • 359篇昆明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昆明冶金高等...
  • 10篇云南农业大学
  • 9篇云南建投第六...
  • 8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云南财经大学
  • 6篇云南省教育厅
  • 5篇昆明有色冶金...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贵州理工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长江大学
  • 4篇昆明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西藏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8篇杨志全
  • 17篇李素敏
  • 13篇陈宁生
  • 13篇刘磊
  • 13篇张智宇
  • 12篇陶忠
  • 11篇侯克鹏
  • 11篇王孝东
  • 10篇朱颖彦
  • 10篇孙伟
  • 9篇胡桂胜
  • 9篇潘文
  • 9篇王光进
  • 7篇陈俊智
  • 7篇苏何先
  • 7篇李祥龙
  • 6篇钱闪光
  • 6篇陈樑
  • 6篇王建国
  • 5篇张成良

传媒

  • 24篇化工矿物与加...
  • 18篇有色金属(矿...
  • 15篇安全与环境学...
  • 14篇工业安全与环...
  • 12篇中国水运(下...
  • 11篇昆明理工大学...
  • 9篇中国地质灾害...
  • 9篇中国安全生产...
  • 8篇山地学报
  • 8篇有色金属工程
  • 7篇高压物理学报
  • 7篇材料导报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地下空间与工...
  • 6篇采矿技术
  • 5篇工程爆破
  • 5篇黄金科学技术
  • 4篇地质灾害与环...
  • 4篇建筑结构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47篇2025
  • 93篇2024
  • 64篇2023
  • 53篇2022
  • 53篇2021
  • 23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1篇2017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时序InSAR的沙湾大沟滑坡型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滑坡型泥石流由滑坡失稳解体为其提供物源,运动过程中在高重力势能作用下其所造成的冲击和破坏能力较普通泥石流更强,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传统研究方法多从土体物理力学入手,以局部试验为主,难以从时空角度对其发育机制进行大尺度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坡向数据,利用二维形变分解获取沙湾大沟糯勒滑坡体形变趋势,以探究滑坡型泥石流在复杂形变机制下的发育模式.首先,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获取研究区坡表2019—2021年的Sentinel-1A雷达视线(LOS)向形变速率;其次,引入坡向数据,并联合升降轨解算出滑坡体垂直向和沿坡向的形变值,从而获取滑坡体二维形变趋势.结果表明,坡体长期处于滑移状态,最大形变速率高达-347 mm/a.坡体后缘受雨水下渗作用,自重增加,孔隙水压力增大,抗剪强度降低,位移表现为沿坡向和垂直向的共同作用;坡体前缘受两侧泥石流沟切割和后缘坡体挤压作用,表现出强卸荷,位移以沿坡向为主.研究表明了降雨对滑坡形变的影响,坡体随降雨发生季节性运动,揭示了滑坡型泥石流在水动力驱使下的发育过程.本研究从二维形变的角度进行分析,直观反映出了滑坡型泥石流的演化过程,为此类泥石流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滑坡型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李凡李素敏杨渊李杰袁利伟成睿毛嘉骐
关键词:INSAR降雨
阿塔巴德滑坡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为探究巨型冰楔滑坡起动理论,以阿塔巴德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巨型冰楔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诱发机制。实地考察阿塔巴德村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等环境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阿塔巴德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阿塔巴德滑坡的形成原因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震与新构造运动;2010年1月4日发生的阿塔巴德滑坡是通过地下水裂纹与冰楔冻胀反复作用诱发而形成,此后发生的多次次生滑坡则由冻结与融化交替形式的冻融作用发育。
陈文涛杨志全朱颖彦张智伟朱颖彦罗志刚
关键词:冻融作用
基于时序InSAR的小龙潭矿区地表形变监测预警被引量:8
2021年
采用基于时序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卫星遥感技术,对小龙潭矿区进行"全覆盖"式的地表形变监测,通过长时段的周期性监测获取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时间序列曲线,结合生产进度、当地天气状况等因素进行边坡滑移的潜在风险分析,从而对可能的滑坡进行研判及预警。实践表明时序InSAR在矿山边坡监测及滑坡预警等方面效果明显,扩展了边坡全面监测与预警预报手段。
陶勇赵建康杨溢袁利伟
关键词:露天矿形变监测
圆砾地层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对临近既有道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为防止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引起临近既有道路坍塌等事故灾害的发生,确保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临近道路的安全运行,以昆明市临近城市主干道路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例,在现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岩土与隧道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监测,分析现有开挖支护方案下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及临近既有道路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支护结束后,支护桩、锚索的受力与变形均处于设计允许范围内。临近既有道路的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基坑开挖结束后位移趋于稳定。既有道路的变形最大值出现在距基坑边界2.5倍开挖深度的位置,且该变形量未达到基坑开挖引起的道路位移报警阈值,认为现有支护方案可保障基坑及既有道路的安全。
郭延辉马蕊毛石林钱勇丁明忠宋琴
关键词:深大基坑开挖支护
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红层高切坡崩塌破坏机制:以广元射箭镇场镇崩塌为例
2025年
崩塌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在易灾地层红层广泛分布的西南地区,高切坡在后端汇水和冻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若不及时治理,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以广元射箭镇场镇崩塌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影像分析和公式计算等方法,探究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红层高切坡的破坏机制,旨在为红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崩塌防治提供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崩塌后端的大面积汇水区与蓄水农田的下渗共同造就了强水环境,导致岩体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且多年冻融循环严重削弱了岩体强度,使砂岩与泥岩抗拉强度降低至166.12 kPa和72.77 kPa,均低于红层切坡裂隙中的裂隙水压174.87 kPa,进而导致崩塌的发生。鉴于不同岩体结构的红层高切坡在后端汇水及冻融影响下的破坏模式存在差异,建议在防治过程中增加对后端汇水和冻融的考虑,加强排水措施,结合崩塌的破坏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李安辉陈宁生田树峰吴铭洋李志黄娜
关键词:红层崩塌冻融
基于GIS的云龙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2025年
为探索适合云龙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方法,聚焦于云龙县,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土壤侵蚀量、河流距离、年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等10个关键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IM)、确定性系数法模型(CF)、层级分析法模型(AHP)、CF与逻辑回归法(LR)的耦合模型以及IM与LR的耦合模型,综合评估了云龙县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并通过成功率曲线(ROC)进一步对上述各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F与LR的耦合模型在评价区域划分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基于CF与LR的耦合模型,将云龙县的地质灾害易发等级细分为5个区间:低易发区、较低易发区、中等易发区、较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它们各自覆盖的区域比例分别为18.48%、21.03%、22.58%、25.86%和12.05%。
宁兴桃陶忠肖永平辛昌星彭国威杨攀
关键词:地质灾害GIS
砌体结构倒塌全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2023年
为研究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本文通过PFC2D(Particle Flow Code,PFC)颗粒流软件建立一个三层两跨砌体模型,输入地面震动波,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模型参数,使用PFC2D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砌体倒塌的全过程。通过对模型的裂纹分布、应力应变及位移等进行分析,较好地反映出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开裂、失效、局部倒塌到整体倒塌的全过程。可以定性了解砌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薄弱部位:边缘墙破坏更严重,底层墙体比上层严重,砌体房屋门窗洞口四角处更易发生破坏。PFC2D颗粒流软件有计算速度快和易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优点,应用范围广泛。使用该软件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动态灾变过程研究,能够找出结构的易损部位,方便设计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也能为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许以柔白羽
关键词:砌体结构数值模拟
改进博弈论协同云模型在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25年
为解决大跨度悬索桥定性定量评估安全指标因素与指标权重求取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了改进博弈论协同云模型的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模型。首先,从事故致因角度出发,结合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特点和难点,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的悬索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序关系和改进CRITIC方法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同时基于改进博弈论思想,获取各指标最优组合权重。最后,以永昌澜沧江特大桥为例,利用云模型计算表征参数,通过云图及计算云相似度确定该桥梁风险评估等级。结果表明,该桥梁指标权重排序依次为施工人员>建设规模>材料设备>施工管理>建设环境>施工技术,而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属于“高风险”,计算结果与所用参考规范的评估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本研究补充完善了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评估指标体系,为类似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悬索桥施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文瑶孙伟侯效伟文义明张盛友张攀科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大跨度悬索桥云模型
PKG预制底板的截面优化设计、生产与施工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PKG预制底板是直接在2.4~6.0 m跨PK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的混凝土肋上外包内卷边C型槽钢所得,其特点是工业化预制程度高,预制过程支模简单、有利于成品保护,预制底板及其叠合后的叠合楼板刚度大。由于PK预制底板受力性能均已满足规范要求,外包型钢后,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富余度。本文研究了PKG板的截面参数,并编制了仅输入板跨和板宽即可进行PKG板迭代设计计算的MATLAB程序,对2.4~6 m跨PKG预制底板考虑最小用钢量时的肋高、预应力钢筋数目等进行了截面优化和规整化设计,利用程序迭代设计计算了6.3~9 m跨的PKG预制底板,最终设计出了截面合理、力学性能优异的既满足规范要求又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PKG预制底板;并对PKG叠合楼板的工业化生产与施工进行了介绍,可为PKG预制底板的设计及叠合板的生产、施工提供参考。
杨丽陶忠罗荣罗荣陈进
关键词:叠合楼板受力性能优化设计程序设计
筑坝堆石料三轴剪切特性及变形破坏试验研究
2023年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筑坝堆石料强度及变形特性,利用室内大型三轴压缩试验机进行试验,分析不同围压下筑坝堆石料应力-应变特性、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及剪胀性的变化规律,探讨Rowe剪胀方程对筑坝堆石料剪胀变形特性的适用性,并揭示其变形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中低围压下,筑坝堆石料应力-应变曲线呈软化趋势,而高围压下则呈硬化特征。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随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筑坝堆石料在低围压下先发生剪缩后发生剪胀,中高围压下则发生剪缩,且围压越大,剪缩特征越明显。Rowe剪胀方程可适用于表征筑坝堆石料的剪胀变形特性。高围压下引起的颗粒破碎现象是影响筑坝堆石料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颗粒破碎率越大,剪胀率越小。
熊治茗杜俊杨志全沈兴刚
关键词:围压剪胀性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