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 作品数:182 被引量:414H指数:9
- 相关作者:邱平明阚文宏王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交通事故法医现场勘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引量:2
- 2022年
- 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往往需要法医参与现场勘验,但交通事故法医现场的实验教学场景难以模拟,导致法医学本科生难以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的技能,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介绍了交通事故法医现场勘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该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以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为基础,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实验内容涉及法医现场、法医物证、法医临床等多个法医学主干学科,充分展现了法医学破案的全过程,弘扬"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法医精神。
- 缪启锋谭晓辉兰江维陈玲赵卫东陈招会邱平明李冬日
- 关键词:交通事故法医学实验教学
- DNA实验室人源性DNA污染TaqMan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5年
- 目的基于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人源性DNA检测方法,以实现对DNA实验室中潜在DNA污染源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人18S rRNA基因的参考序列为模板,用Primer ExpressTM设计引物和探针,用矩阵法筛选最优引物-探针组合。用人18S rRNA基因靶标序列的PCR扩增产物构建质粒,并用质粒标准品绘制qPCR体系的标准曲线。参照《实时定量PCR实验发表的最少信息要求指南》(the MIQE guidelines)要求,评估q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应用效果。结果建立的qPCR体系的分析灵敏度为5.3×10^(-5) ng/μL,对人源性DNA样本具有较好的特异性。qPCR体系的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0%,批次内和批次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人源性DNA q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DNA实验室污染的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环境中累积的人源性DNA的日常监控。
- 沈高芳周咏松张健球嵇世有吴应锋尚昊朱波峰
- 关键词:法医遗传学实验室TAQMAN探针
- 47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在中国5个民族中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调查AGCU InDel 50试剂盒中纳入的47个常染色体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多态性遗传标记在中国广东汉族、广西壮族、广西瑶族、广西京族和广西仫佬族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并评估其在法医学DNA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AGCU InDel 50试剂盒对上述5个民族共768名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复合扩增,通过3500xL基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统计群体遗传学参数,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这5个民族中,47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相互间均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在广东汉族和广西壮族中,47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而在广西瑶族、广西京族、广西仫佬族中,除rs139934789位点外其余46个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间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12%的遗传变异是由民族差异造成。47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在这5个民族中的累积个体识别率均高于0.99999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均小于0.9999。2个Y-InDel位点在所有男性个体中均被检出,在女性个体中均未被检出。结论除rs139934789位点外,其余46个InDel位点在这5个中国民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或作为亲权鉴定的有效补充。
- 潘习勇刘长晖杜蔚安陈玲韩晓龙杨幸怡李越刘超
- 关键词:法医遗传学
- 忆中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王慧君教授
- 2025年
- 中国共产党党员、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创始人、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司法鉴定协会名誉会长、二级教授、主任法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法医病理学家王慧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3日03:45在广州逝世,享年69岁。王慧君教授1956年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祖籍河北景县;1973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1978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入选“全国病理学高师班”深造并留校任教;1996年获德国埃森大学(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法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病理学家武忠弼教授与法医学家黄光照教授;1999年特招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教授;2005年5月创建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和法医学研究所,并于同年9月成立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8年成立法医学系,2011年组建广东省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研究所及广东省交通事故鉴定技术工程中心,2016年成立法医学院;自2005年起历任法医学教研室主任、法医学系主任、法医学院院长、法医学院首席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广东省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广东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广州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教育部法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公安部法医病理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处理委员会特聘专家等多项社会职务;荣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三等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育才奖银奖、司法部“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
- 陈传香陈玲岳霞乔东访邱平明刘超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悼念
- 基于学生视角的法医学PBL教学的反馈与应用探讨被引量:9
- 2019年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14级法医学本科生展开调研,进行法医学PBL教学的反馈与应用探讨。结果显示,在学生对tutor的期望、学生参与法医学PBL的情况、法医学PBL教学效果评价情况以及学生对法医学PBL教学的建议四个方面中,学生都有不同的偏好和要求。本文从法医学专业学生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法医学PBL教学的应用策略,为更好地进行法医学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 黄庆万李嘉豪郑明超张旭辉付丽锟岳霞王起
- 关键词:法医学PBL教学反馈
- 基于真实交通事故的轿车正面碰撞安全分析
- 2022年
- 利用自主研发的“法数通”交通事故智能化数据库,筛选出28辆轿车正面碰撞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轿车在25%偏置碰撞、50%偏置碰撞、75%偏置碰撞、100%碰撞四种碰撞形态下,偏置率、碰撞速度、乘员死亡率及A柱变形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轿车正面碰撞的事故中,碰撞速度在108~203km/h之间,乘员死亡率为50%,A柱变形率为67.86%;其中50%偏置碰撞为最安全的碰撞形态,100%碰撞为最危险的碰撞形态;偏置率与A柱变形率呈反比趋势;乘员死亡率与A柱变形率无关。因此,研究结果对汽车碰撞试验标准的制定、汽车的碰撞安全设计以及事故的防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陈丽雯伦妙锖李冬日李冬日
- 关键词:交通事故偏置碰撞死亡率变形率
- DNA家系搜索的现状及展望
- 2023年
- DNA家系搜索是一种基于DNA信息的遗传学分析方法,为明确家族关系、识别未知遗骸、解决冷案及辨认失踪人员等民事和刑事侦查提供有力线索。近年来,随着DNA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DNA家系搜索在法医学、人类遗传学等领域中备受关注。与此同时,DNA家系搜索也面临着伦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归纳了多种类型遗传标记在DNA家系搜索中的应用,梳理了进行DNA家系搜索时依据的相关DNA数据库建立现状及制度规范,讨论了DNA样本的获取、数据分析与隐私保护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未来DNA家系搜索的发展方向与挑战。在技术方法上,需要针对DNA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和解读;在伦理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隐私保护制度与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 郭瑜鑫张星茹王禹毛坤云杭美洋季观庆朱波峰
- 关键词:DNA数据库
- 法医学多学科整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砷中毒模拟案件为案例被引量:2
- 2024年
- 法医学本科教育在法医学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是法医领域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效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法医学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对该领域投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演变的社会需求。法医学科教育有其特殊性质,其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纯理论或纯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法医学本科生日后从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因此,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即“法医现场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多学科整合实验教学模式,并以砷中毒模拟案为案例在法医学本科生中进行了初步尝试,从教学设计、实施、效果、反思与展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和实践成效。这一教育改革模式是一种多学科整合的教学形式,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训练和法医实际工作相结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案件模拟是这一模式的关键特点,通过真实案例的模拟,学生可以在受控环境中应用他们所学,增强问题解决和实际操作技能。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使法医学本科生获得更广泛、更全面、更融合的培训,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改革模式在此次教学实施中取得良好成效,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基于此模式拓展思路,或将在法医学教育及其他实践性学科中发挥更广泛用途。
- 张莉雯罗雨轩罗奇志陈训财
- 关键词: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整合教学高等医学教育
- 乳果糖对甲基苯丙胺致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 目的:建立大鼠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中毒模型,观察乳果糖对动物肝毒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甲基苯丙胺处理组(每天用药剂量为15mg/kg,分别在每天早8:00和晚...
- 薛冶曲东杜思昊黄恩平谢卫兵王起王慧君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肝毒性乳果糖炎症因子
- 文献传递
- 大鼠血液外泌体中外源性γ-羟基丁酸的检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建立基于外泌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定量检测大鼠血液中的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寻找区分内源性GHB和外源性GHB的方法。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给药1 h、5 h、10 h组与对照组,给药组单次腹腔注射GHB前体物质γ-丁内酯(gamma-butyrolactone,GBL)后,分别于注射后1 h、5 h、10 h腹主动脉采血5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1 h采血5 mL。其中0.5 mL血液经前处理后直接进行UPLC-MS检测,剩余血液经差速超速离心提取外泌体后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大鼠血液中GHB质量浓度为(87.36±33.48)ng/mL,给药1 h、5 h和10 h组大鼠血液中GHB质量浓度分别为(110400.00±1766.35)、(1479.00±687.01)和(133.60±12.17)ng/mL。外泌体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给药10 h组均未检测到GHB峰值信号,给药1 h和5 h组GHB质量浓度分别为(91.47±33.44)和(49.43±7.05)ng/mL。结论通过提取大鼠血液外泌体后经UPLC-MS法检测GHB,证实外源性GHB可在血液外泌体中检出,而内源性GHB则不能检出,提示该方法可能作为判断是否有外源性药物摄入的依据。
- 郜峥翔罗奇志张亮裴茂清王慧君岳霞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外泌体Γ-羟基丁酸Γ-丁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