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932 被引量:1,775H指数:17
相关作者:田辉玉覃凤英吴秋凤杨克平司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9篇文化科学
  • 193篇经济管理
  • 187篇政治法律
  • 90篇哲学宗教
  • 47篇社会学
  • 32篇历史地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166篇教育
  • 128篇乡村
  • 123篇政治
  • 109篇思想政治
  • 97篇主义
  • 91篇政治教育
  • 91篇治教
  • 90篇思想政治教育
  • 90篇高校
  • 78篇文化
  • 76篇大学生
  • 43篇思政
  • 42篇视域
  • 35篇社会主义
  • 35篇教学
  • 34篇思政课
  • 33篇社会
  • 26篇农业
  • 25篇大学生思想
  • 25篇农村

机构

  • 846篇武汉工程大学
  • 26篇华中师范大学
  • 2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3篇武汉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黄冈师范学院
  • 7篇湖北第二师范...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湖北大学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汉口学院
  • 3篇武汉城市职业...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湖北警官学院
  • 2篇江汉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45篇张三元
  • 21篇操菊华
  • 15篇管锦绣
  • 12篇康存辉
  • 11篇李齐
  • 10篇张宝梅
  • 9篇舒先林
  • 9篇田辉玉
  • 8篇杨克平
  • 7篇常城
  • 7篇吴秋凤
  • 6篇刘秋阳
  • 6篇张文学
  • 6篇张义杰
  • 5篇金诗灿
  • 5篇李慧
  • 5篇何景春
  • 5篇周平
  • 4篇司岩
  • 4篇安磊磊

传媒

  • 40篇学校党建与思...
  • 40篇教育进展
  • 26篇社会科学前沿
  • 21篇现代化农业
  • 18篇现代商贸工业
  • 17篇湖北经济学院...
  • 14篇学习月刊
  • 11篇决策与信息
  • 1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1篇教育教学研究...
  • 10篇湖北社会科学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 9篇中国证券期货
  • 9篇思想政治教育...
  • 8篇山西农经
  • 8篇湖北科技学院...
  • 8篇新丝路(下旬...
  • 8篇新丝路
  • 7篇中国农村科技
  • 7篇理论月刊

年份

  • 55篇2025
  • 175篇2024
  • 120篇2023
  • 65篇2022
  • 50篇2021
  • 42篇2020
  • 30篇2019
  • 26篇2018
  • 24篇2017
  • 43篇2016
  • 39篇2015
  • 50篇2014
  • 53篇2013
  • 53篇2012
  • 21篇2011
9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
2024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农村产业结构失衡、农村人才匮乏和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困境,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优化人才培养、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乡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等路径选择,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李盈萱张雅婷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三重困境和提升路径
2025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中,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更是文化自信与生态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经济多元化增长的同时,深度融合乡土文化精髓与生态保护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当前,尽管乡村文化产业已初显成效,提升了乡村社会的经济活力与文化自信,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制约了创新能力的释放;文化资源挖掘的浅尝辄止难以彰显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则阻碍了产业振兴的长远步伐。因此,要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需培养多元人才体系,挖掘文化资源并创新传承,同时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为产业持续发展护航,共绘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韩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理论解析
2025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散发出独特的理论魅力。为了揭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马克思批判超越了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提出了对象性活动,为不久之后的哲学变革铺垫了道路。他进一步分析了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初步洞察到资本—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核心地位。马克思还将共产主义明确定义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并深刻阐明这种积极扬弃是消除人的异化状态的现实行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历史阶段的动力。通过抓住私有财产这一中心概念,我们可以更好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全貌,进而理解其在马克思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曹胜亮张文强
关键词: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对象性活动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的参与历程、特点及走向被引量:10
2022年
民营企业是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企业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经历了从探索到深入,从小规模介入到全面综合参与的发展阶段。脱贫攻坚时期,民营企业扶贫呈现出扶贫理念的精准性、扶贫策略的整合性、扶贫方式的多样性、扶贫手段的创新性、扶贫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面向乡村振兴时代,民营企业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利益协调、整合社会资源、重视能力建设、承担社会责任。
杨铭向德平
关键词:贫困治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维阐释
2023年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以“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愿与世界各国政党一起,推进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直面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的政治勇气与责任担当,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陈沚欣佘君玗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责任担当政治勇气
从异化劳动到人的解放——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考察
2025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现有的国民经济事实出发,洞察到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状态,阐释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他借助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他将对象性活动看作是人的本质,并由此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同时,马克思反对将扬弃仅视为思维范围内的活动,他将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关键,将人的感觉的全面解放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表现。基于对私有财产主体本质的科学认识,马克思批判了当时各种虚假的共产主义思想,开启了真正的人类解放之路。把握从异化劳动到人的解放的总体线索,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题思想与理论价值。
曹胜亮张文强
关键词:异化劳动对象性活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
论人的尊严的实现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被引量:4
2011年
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人为本,既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实现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前提,自我实现是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方式,保障民生是人的尊严实现的现实条件。
张三元
关键词:公平正义自我实现保障民生
“必备品格”的内涵、生成过程及发展路径被引量:5
2023年
必备品格作为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心理倾向,具有统整性、学科性、超越性、指向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特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理性之真、价值之善、艺术之美,从而实现自我全面、完整的发展。必备品格生成于情境中主体知与行在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融合,这种融合源自超越的冲动本性,基于知识的深度理解,最终表现为面对复杂问题而展现出的稳定特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超越意识,重塑知识的价值观念,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最终增进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个人发展。
余澄孙妍王后雄
关键词:品格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继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民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人民性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注重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创作,坚持文化自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朱青林耿巧歌
关键词:人民性文化建设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近几年,数字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农业农村发展相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已然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经济助推、乡村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多重价值。由于在赋能过程中,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不足和绿色发展转型滞后等问题成为制约数字乡村发展的主要困境。为突破这些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绘就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以期有效实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王茜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共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