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数:1,123 被引量:2,645H指数:15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9篇期刊文章
  • 125篇专利
  • 56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990篇医药卫生
  • 28篇文化科学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8篇护理
  • 68篇疗效
  • 63篇细胞
  • 55篇术后
  • 50篇手术
  • 47篇气管
  • 44篇肺癌
  • 41篇肿瘤
  • 41篇超声
  • 40篇支气管
  • 40篇糖尿
  • 40篇糖尿病
  • 40篇干预
  • 33篇用药
  • 30篇血液
  • 29篇静脉
  • 29篇老年
  • 29篇腹腔
  • 28篇蛋白
  • 26篇睡眠

机构

  • 1,111篇厦门医学院
  • 56篇厦门大学
  • 3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厦门市海沧医...
  • 9篇集美大学
  • 7篇厦门市第三医...
  • 6篇广西卫生职业...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5篇复旦大学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5篇厦门市第五医...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厦门市中医院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厦门市儿童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福建(泉州)...

作者

  • 6篇吴潇芸
  • 6篇张丽娣
  • 5篇鄢庆枇
  • 5篇徐晓津
  • 4篇吴林秀
  • 3篇赵本华
  • 3篇纪超
  • 3篇柯文志
  • 2篇张南文
  • 2篇方芳
  • 2篇邵红缨
  • 2篇胡敏
  • 2篇段少银
  • 2篇苏国强
  • 2篇喻靓
  • 2篇李文媛
  • 2篇傅锦波
  • 2篇楼烨
  • 2篇郑丽维
  • 2篇李浩

传媒

  • 63篇中国医药指南
  • 51篇中外医疗
  • 43篇临床合理用药
  • 35篇中外医学研究
  • 33篇中国卫生标准...
  • 29篇北方药学
  • 22篇糖尿病新世界
  • 21篇现代医用影像...
  • 20篇中国医疗器械...
  • 19篇吉林医学
  • 19篇福建医药杂志
  • 19篇中国现代医生
  • 16篇世界睡眠医学...
  • 15篇医疗装备
  • 15篇医学理论与实...
  • 14篇海峡药学
  • 14篇深圳中西医结...
  • 14篇心血管病防治...
  • 1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99篇2025
  • 182篇2024
  • 173篇2023
  • 171篇2022
  • 155篇2021
  • 111篇2020
  • 125篇2019
  • 95篇2018
1,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两种药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成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将之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此外,两种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提高(相较于二甲双胍单一药物治疗),故用药安全性有所保证。
张先玉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
外周静脉导管输注腐蚀性药物闭环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输注腐蚀性药物闭环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主导,联合药学部、医务部、信息科及质控科等多部门合作,从医生开具医嘱到输液结束,系统设置关键节点预警提醒,借助HIS系统、移动护理PDA端及护理管理系统,构建外周静脉导管输注腐蚀性药物闭环管理信息化流程。包含建立腐蚀性药物知识库、规范开具医嘱、输液评估、执行用药、用药观察、发生药物外渗不良事件的上报、后续观察记录、数据采集模块。结果:外周静脉导管输注腐蚀性药物持续时间>6h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率由8.973%上升至20.937%。药物外渗发生率由1.111%下降至0.220%(P<0.05)。结论:外周静脉导管输注腐蚀性药物闭环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能提高医护使用腐蚀性药物的安全意识,促进腐蚀性药物静脉通路选择正确率,降低腐蚀性药物外渗发生率。
林海蓉康宁陈兰珍张桂兰
关键词:药物外渗外周静脉导管闭环管理信息化
不同验光方法在儿童低中度近视筛查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比不同验光方法在儿童低中度近视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德国Plusoptix屈光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对728名3~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比较两种验光方法的近视筛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散瞳验光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验光方法诊断近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结果:散瞳验光共检出近视270例,近视率为37.09%,电脑验光仪共检出近视255例,检出率为35.03%,Plusoptix屈光筛查仪共检出近视233例,检出率为32.01%,电脑验光近视检出率略高于Plusoptix屈光筛查仪,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验光方法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近视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柱镜、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球镜、柱镜、SE的95%一致性界限(95%limits of agreement, 95%LoA)分别为-1.00D~1.10D、-0.56D~0.60D、-1.00D~1.10D,两种检测方法球镜、柱镜、SE的内部一致性(ICC)分别为0.94、0.86、0.93;电脑验光诊断近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07%、99.78%、97.66%,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95,Plusoptix屈光筛查仪诊断近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93%、99.78%、94.64%,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88,二者与散瞳验光结果一致性均较高。结论:Plusoptix屈光筛查仪近视检出率略低于电脑验光,两种验光方法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且与散瞳验光结果均有良好的一致性,Plusoptix屈光筛查仪具有操作简单、便捷、配合度佳等优势,是低龄儿童近视筛查的理想手段。
黄建波
关键词:儿童电脑验光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究观察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400例实施血常规检验患者,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比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血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不同检查方式对患者血液标本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异型淋巴、有核红细胞阳性率情况。结果:同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式对比,显示出联合诊断检验的检出率更高,淋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单一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方式对比,联合诊断后患者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异型淋巴、有核红细胞阳性率更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施血常规检验患者,发现同单一检测方式进行对比,通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有助于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检验得到的阳性率更高,弥补不同检测方式存在的不足,成功提高了血常规检验准确率,有助于检测质量的提高,利于疾病早期治疗,为患者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陈玉娜黄鑫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年的临床资料,为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血透中心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20年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20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2例,男154例,女108例,二者比例为1.43∶1。年龄以40~59岁居多,占47.71%。排名前3位的原发病病因分别是糖尿病肾病84例,占32.06%、慢性肾小球肾炎67例,占25.57%、高血压肾病59例,占22.52%。自体内瘘212例,占80.92%,隧道式带涤纶套透析导管49例,占18.70%,移植物内瘘1例,占0.38%。每周透析3次者仅249例,占95.04%。乙型肝炎抗原标志物阳性率14.51%,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率0。2020年血透机数量78台,较2015年增涨1.36倍。近6年血透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较2015年增加40.1%。2020年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达标率分别为62.64%、40.83%及44.35%,血红蛋白及铁蛋白达标率较2015年提高,转铁蛋白饱和度达标率较2015年下降,2020年本中心血白蛋白达标率62.64%,较2015年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0年本中心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29.22%、52.24%、37.89%,同2015年相比,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达标率较2015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6年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透中心2020年贫血指标达标率及营养指标达标率较2015年明显上升,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指标达标率较2015年无明显改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管理水平,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丽娜王玉新张以勤叶婧方林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数据分析
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作用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共493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82例)使用常规治疗(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等),观察组(211例)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类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指标方面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的患者共计208例,构成比为98.5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以及咳痰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指标方面有头晕、嗜睡、腹泻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6例,构成比为2.84%,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肺部啰音、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迅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蒋冰冰曾梅娟王建强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
TLR4受体在妊娠期缺氧子代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在妊娠期缺氧子代SD大鼠应用脂多糖,以研究TLR4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鼠龄8月妊娠期缺氧雄性子代大鼠分为两组(G2)和(G4),每组10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等容积)或脂多糖(2.5 mg/kg),将20只妊娠期缺氧空白对照雄性子代大鼠(G1)和(G3)作相应处理,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于12月龄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FN-γ、TNF-α、IL-1β的水平,Real time-PCR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与TLR4m RNA表达。结果:G3和G4组炎症相关因子IFN-γ、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TLR4、NF-κBp65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G4最高(P<0.05)。结论脂多糖可以引起主动脉炎症反应。通过TLR4/NF-κB信号途径的激活,TLR4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蒋海彬
关键词:TOLL样受体4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
链式一站式急救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链式一站式急救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收治的140例创伤急救患者。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70),2023年4月—2024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70)。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进行链式一站式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救治效率(特殊检查时间、检查完成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及入院至手术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CRAMS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后24 h的ISS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后30 min的各项CRAM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一站式急救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救治效率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陈文福白秋萍孙颖
关键词:创伤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给氧及湿化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给氧及湿化固定装置,包括气管切开套管,所述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上穿设有固定套组,所述固定套组的外周上设置有两组卡扣,每组所述卡扣均纵向设置,分别用于氧气管的固定和湿化管的固定。通过固定...
林燕华苏美珠吴惠芳
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术用于正常犬肺组织实验探讨
柯明耀林艳丽黄锐张睿
共1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