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作品数:107 被引量:148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菲张召宁刘淑君李冰陈国兴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教师支持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普遍方式。移动学习投入受到教师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155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教师支持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平台易用性和有用性在教师支持和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投入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教师支持度越高,移动学习投入度越高,教师支持分别通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学习投入;教师支持通过影响感知易用性进而影响感知有用性,最终促进了学习投入。
- 张玮玮
- 关键词:教师支持
- 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费正清的中国世界秩序观被引量:2
- 2016年
- 费正清认为,朝贡制度作为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是儒家政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对外延伸,与欧洲基于民族—国家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相比,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后者的冲击下瓦解,并使中国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本文通过对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观的批判、分析,认为中国的朝贡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差序包容的互系性的外交关系制度,对于解决当今在西方霸权逻辑和强权政治下造成的国际关系紧张,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陈国兴
- 关键词:费正清朝贡制度世界秩序
- “国民英雄”:航天科技新闻中航天员形象的视觉修辞建构被引量:1
- 2025年
- 本文综合运用视觉修辞学、建构修辞学、符号学等理论,对主流媒体航天科技新闻建构航天员形象的图像事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航天科技新闻对航天员形象的建构宏观上聚焦爱国主义价值观,彰显航天员勇于奉献的英雄形象,同时,建构的英雄形象也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微观历时变化;航天科技新闻主要调用凝缩符号、激活原型与征用仪式等视觉修辞策略对航天员的英雄形象进行建构,实现了借助图像话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念的修辞功能,达到了修辞介入社会治理的修辞目标。
- 鞠玉梅
- 关键词:视觉修辞航天员
- 韩国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及其启示
- 2016年
- 韩国对研究生英语不作统一要求,但各高校均会开设一些公共英语的选修课或者专用英语的必修课。本研究以韩国两所不同层次的大学为例,对其英语教学策略展开探讨,教学策略包括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结果显示:1)与课堂教学策略不同,两所大学在课下学习策略层面存在某种主导性策略;2)两所大学实际使用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认为有益的策略之间均存在不一致现象;3)在某些策略上两所大学认知相反。最后,提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 李书仓王彦芳
- 关键词:英语教学策略
- 智能时代体能训练的创新融合——人工智能在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AI),近年来已经全面进入体育训练中,对体育训练工作来说实现了颠覆性变革,在此背景之下,传统体能训练模式即粗放的数据采集、匮乏的个性化方案和滞后风险防控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足球高强对抗的训练要求。人工智能以多维数据建模、智能算法分析以及动态预测为技术要义引领足球体能训练变革,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球员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体能维度所处的实际状况,并根据不同位置职责和个人特点,为其制定不同的个性化训练方案;还可以通过各项数据观察到球员目前疲劳程度,进而判断出现运动损伤风险的可能性。当前,人工智能在足球体能训练中的运用仍处于尝试阶段,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为提高训练效率、完善体能储存量、加长职业寿命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法对技术的应用路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便于能以“数据驱动、智能精准”的现代足球训练体系来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 曲立成王永康张茜
- 关键词:人工智能足球数据驱动
- 通用语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基于英语全球化和英语通用语背景,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手段对243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本质观念恰当,学习动机强烈,自我效能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但是对英语通用语的实质、标准的多元性及其文化多样性主张了解并不深刻,对其他英语变体缺乏容忍度,导致交际压力和身份困惑。本文认为,上述学习观念与英语全球化背景和专业学习环境有密切关联,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通用语的本质和内涵,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地位和作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卢萍王俊菊
- 关键词:国际通用语英语学习观念英语全球化
- 基于“选择”思想的语境理论框架及其应用:以称谓语选择为例
- 2024年
- 在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一个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语境系统的会话语境理论框架,并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场人物对话为例,分析了称谓语的选择。结果发现,三层语境系统以整体、协作的方式影响称谓语的选择。具体地看,随着“前言后语”的推进,交际意图交替调控参与者的权势关系和亲疏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瞬变,最终影响称谓语的选择。期间,中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分别助推人际关系瞬变和强化交际意图,进而影响称谓语的选择。研究验证了新语境框架在会话分析中的适用性,揭示了语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孙敬刘振前
- 关键词:宏观语境称谓语
- 文化导入与第二外语教学
- 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文化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项衡量外语学习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内容与...
- 王向阳
- 关键词:文化导入外语教学教学模式
- 文献传递
- 朝贡制度中建设性的自然秩序——对费正清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批判
- 2014年
- 与欧洲基于民族一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相比,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外交制度,必然会在代表主权平等的条约制度的冲击下瓦解,中国的外交因此得以进入近代国际关系网络之中。费正清的这种见解是其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分析朝贡制度和条约制度的实质,认为费正清将二者对立起来是欧美二元对立、线性社会发展的简约化思维逻辑。我们既要看到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背后彰显的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既要看到朝贡制度保守落后的一面,也要看到这种长久形成的制度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就其实质而言,中国的朝贡制度是一种差序包容的互系性的外交关系制度,主张社会、自然、道德、精神的和谐与稳定,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差序中主张主客包容、反对对立。因此,中国传统的外交制度,对于解决在欧美霸权逻辑和强权政治下产生的国际关系的紧张、对立、冲突,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 陈国兴
- 关键词:朝贡制度费正清自然秩序
- 第三者在场对称谓语选择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言语交际中的称谓语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为了揭示其动态规律,本文以扩展的情景语境框架为指导,从第三者在场的角度考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称谓语选择。研究发现,第三者在场改变或强化会话氛围,赋予交际意图“新义”或强化原来的交际意图,最终影响称谓语的选择。本研究建构了一个适合于会话话语分析的情景语境理论框架,既能够指导语言实践,也适用于日常话语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孙敬刘振前
- 关键词:交际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