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

作品数:282 被引量:969H指数:13
相关作者:徐一新梁蓓蓓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109篇文化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0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1篇教学
  • 43篇课程
  • 40篇药物
  • 32篇药学
  • 23篇肿瘤
  • 20篇思政
  • 18篇教育
  • 15篇药理
  • 15篇教学改革
  • 14篇教学模式
  • 13篇药理学
  • 12篇中药
  • 12篇抗肿瘤
  • 11篇混合式
  • 10篇药剂学
  • 10篇细胞
  • 10篇课堂
  • 9篇蛋白
  • 9篇药品
  • 8篇制剂

机构

  • 277篇上海健康医学...
  • 3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9篇复旦大学
  • 26篇上海理工大学
  • 9篇大阪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纽约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3篇上海市浦东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0篇缪伟伟
  • 6篇王志雄
  • 4篇徐一新
  • 4篇黄鹏
  • 3篇刘力
  • 3篇卞晓岚
  • 3篇邵明立
  • 3篇李文姝
  • 3篇杨智昉
  • 3篇余龙
  • 3篇范国荣
  • 2篇管骁
  • 2篇谢君
  • 2篇陈玉文
  • 2篇吴飞
  • 2篇马诗瑜
  • 2篇郭澄
  • 2篇毛士龙
  • 2篇徐峰
  • 2篇刘伟

传媒

  • 2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7篇继续医学教育
  • 16篇药学教育
  • 7篇生命科学
  • 6篇中国继续医学...
  • 5篇上海医药
  • 5篇药学实践杂志
  • 5篇中国药业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分析试验室
  • 3篇现代商贸工业
  • 3篇中南药学

年份

  • 28篇2025
  • 37篇2024
  • 39篇2023
  • 37篇2022
  • 48篇2021
  • 33篇2020
  • 25篇2019
  • 12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g2型溶菌酶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睾丸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以真核表达的人g2型溶菌酶(human goose-type lysozyme 2,LysG2)为免疫原制备抗LysG2的兔多克隆抗体,检测LysG2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为阐明其生理功能提供线索。方法对LysG2毕赤酵母GS115转化菌株进行高密度培养,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通过甲壳素亲和色谱纯化,以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LysG2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检测抗体效价后,对人体各组织、精子及精液标本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并对人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毕赤酵母表达LysG2为免疫原制备的抗体具有高效价,表达谱分析表明LysG2在睾丸中有表达,在精子蛋白提取物中没有检测到其存在,在精浆中检测到了LysG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LysG2在睾丸中主要定位于间质组织的Sertoli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以真核表达的LysG2制备了该蛋白多克隆抗体,LysG2在睾丸Sertoli细胞有表达,并分泌到精浆中,提示LysG2可能在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黄鹏杨智昉谢君徐一新鲍建瑛曹晓娥张宁余龙
关键词:毕赤酵母多克隆抗体睾丸先天性免疫
LCTP多元药理学教学模式新解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LBL、PBL、TBL、CBL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提出LCTP多元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当前大课堂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模式。
辛晓明陈培清韩秋琴解伟黄燕娟惠斌胡霞敏徐一新
关键词:多元教学模式药理学大课堂
融入思政元素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6
2019年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药物化学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思政元素,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出基于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融通理念,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到七大类专业教学案例中,形成“思政元素教学地图”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通过案例教学、PBL教学等方法的实践,在授业、解惑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层面的“传道”,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周淑琴孟祥国姜智腾
关键词:药物化学
敲除CDC20可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
2025年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及其对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TCGA数据库分析CDC2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IHC)检测宫颈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DC20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设计CDC20基因双靶点的sgRNA2&7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并测序验证。将宫颈癌细胞C33A按转染的质粒不同分为sgRNA-NC组和sgRNA-CDC20组,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DC2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平板克隆检测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将2组C33A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5只/组)双侧腋下左、右两侧,定期监测肿瘤体积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称取裸鼠体质量并脱臼处死。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和瘤体组织中的CDC20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CoIP)和免疫荧光共定位验证CDC20与β-Catenin的相互作用。结果 CDC20和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sgRNA-NC组细胞比较,sgRNA-CDC20敲除株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01)且细胞凋亡显著升高(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sgRNA-NC组比较,sgRNACDC20组的瘤体体积生长曲线明显减小(P<0.05),但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sgRNA-CDC20组中的细胞和组织中的CDC20和β-Catenin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共沉淀(CoIP)和免疫荧光验证CDC20和β-Catenin存在相关性。结论CDC20在宫颈癌组织、细胞以及瘤体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敲除CDC20可明显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莫艳秀舒洋莫钰兰刘峻彤徐欧欧邓华菲王岐本
关键词:宫颈癌WNT/Β-CATENIN
思政教育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有机融入被引量:1
2023年
医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医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为将来工作中面对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打下基石。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所以,医学生物化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设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升生物化学老师育人意识,学校和老师还要共同构建一套课程评价体系,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结合的质量。
顾雪锋刘爽梁蓓蓓张霞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立德树人
基于问题驱动的PCR技术理论教学设计与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我国面临着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形势下需要转变以往重讲授、轻探究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文章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以PCR技术理论教学为例,结合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设计了完整的PCR理论教学驱动性问题链,旨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转变课堂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逐步深入,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为实验教学中的理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吴锴杨文超徐一新梁蓓蓓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教学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
不同方法建立固定比率为10的大鼠吗啡药物辨别模型
2021年
使用不同方法建立固定比率(fixed ratio,FR)为10(FR10)的大鼠吗啡药物辨别模型以探究何种方法可缩短建模时长并进行剂量反应关系测试和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值测定。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40只大鼠进行食物训练,将食物训练成功的动物分为2组[组1(单杆+双杆训练)、组2(双杆训练)],每组均腹腔注射5.6 mg·kg^(-1)的吗啡或生理盐水进行辨别训练,辨别训练成功的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吗啡进行替代,探究辨别效应和剂量之间的关系,并计算ED50值。结果显示:食物训练阶段:有34只大鼠食物训练成功进入到辨别训练;辨别训练阶段:组1中首次满足辨别训练标准的动物共14只,约需(40.71±2.93)天,组2中首次满足辨别训练标准的动物共13只,约需(51.15±2.55)天,由此可见使用单杆+双杆训练的方法优于仅使用双杆训练,且与组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代测试阶段:共17只大鼠完成吗啡所有剂量的替代,不同剂量吗啡(0、0.1、0.5、1、3、5.6和10 mg·kg^(-1))替代所产生的伴吗啡杆反应百分数分别为(9.56±3.13)%、(9.01±5.83)%、(13.82±7.95)%、(29.04±10.13)%、(41.70±10.65)%、(85.36±7.16)%、(94.56±2.76)%,表明吗啡剂量在0~10 mg·kg^(-1)之间诱导的辨别刺激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产生很好的剂量反应曲线,通过线性拟合求得吗啡ED50值为4.74 mg·kg^(-1)。上述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方法成功建立了FR10吗啡药物辨别模型,使用单杆+双杆训练的方法优于仅使用单杆训练且可相对缩短辨别训练周期。
张欢王舒哲李贝贝王翊名刘小珍陈华英邱云良
关键词:吗啡安全评价药物滥用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中药创新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中药创新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1999年到2023年期间国内期刊论文的发文趋势和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时间线图谱绘制以及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中药创新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药创新相关发文量呈逐年波动性上升趋势。研究仍然以各自团队为主,缺乏相关团队合作。中药研究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由方剂研究、中药研发产业等传统研究方向,发展到中药数据平台建设、产业智能化生产。结论我国中药创新领域的研究稳步发展,正在向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樊玉录吴紫昆徐一新方中坚姚虹俞嫣雯
关键词:中医药学文献计量学聚类分析
倍半萜内酯ACT001对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索倍半萜内酯化合物ACT001对鱼藤酮(ROT)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神经病理和运动障碍的作用。方法SPF级C57BL/6小鼠分为6组:完全对照组、溶剂对照组、ROT模型组、ACT0015 mg/kg组(ROT+ACT001-5)、ACT00120 mg/kg组(ROT+ACT001-20)、左旋多巴(L-dopa)阳性对照组(ROT+L-dopa),每组9只小鼠。完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的ROT助溶剂但不含ROT;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ROT的方法建立PD小鼠模型,然后,不同ACT001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ACT001,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连续15 d。采用旷场、转棒、爬杆、平衡木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IF)检测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纹状体TH阳性纤维的含量,小鼠中脑黑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Real-time PCR检测小鼠中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中脑TH、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OT诱导的PD小鼠模型行为学方面出现运动障碍,中脑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数量降低(P<0.0001),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含量降低,中脑黑质中小胶质细胞被激活,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的水平及p-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ACT001能显著改善ROT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及中脑黑质损伤,升高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的含量,抑制中脑中黑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TH、IκBα蛋白表达,降低中脑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及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ACT001能明显改善ROT诱导的PD小鼠行为障碍,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现象,抑制中脑黑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何金晶曾婷韩秋琴王谨诚孙安阳陆秀宏
关键词:帕金森病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免疫印迹法小鼠
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生物医药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生物医学的健康发展,生物医药类专业化人才是其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创新生物医药...
王志雄张俊利
关键词:生物医药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