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院

作品数:101 被引量:668H指数:15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共同富裕
  • 7篇就业
  • 6篇逻辑
  • 6篇城市
  • 5篇韧性
  • 5篇企业
  • 5篇资本
  • 5篇金融
  • 5篇服务业
  • 4篇大学生
  • 4篇要素生产率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人力资本
  • 4篇生产率
  • 4篇收入份额
  • 4篇数字经济
  • 4篇全要素生产率
  • 4篇网络
  • 4篇理论逻辑
  • 4篇逻辑与

机构

  • 92篇湖南财政经济...
  • 24篇湘潭大学
  • 12篇湖南大学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刘长庚
  • 5篇李勇辉
  • 3篇卓越
  • 3篇李松龄
  • 3篇祝树金
  • 3篇周游
  • 3篇张磊
  • 2篇黄妍
  • 2篇韩雷
  • 2篇侯俊军
  • 1篇张亚斌
  • 1篇方福前
  • 1篇欧阳峣
  • 1篇文茜
  • 1篇夏杰长
  • 1篇谭光荣
  • 1篇贺小荣
  • 1篇杨芸
  • 1篇张松彪
  • 1篇邓明君

传媒

  • 10篇经济地理
  • 8篇消费经济
  • 6篇湘潭大学学报...
  • 5篇湖南财政经济...
  • 3篇数量经济技术...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财经科学
  • 2篇Journa...
  • 1篇中国市场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科学决策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新经济
  • 1篇开放导报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财经论丛(浙...
  • 1篇经济管理

年份

  • 8篇2025
  • 26篇2024
  • 21篇2023
  • 6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收入不平等可能性边界及不平等提取率:1978~2017年被引量:15
2019年
研究目标:在生产发展变迁的大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不平等演变。研究方法:立足于生产与分配相联系的理论观点,以基尼系数的群组分解公式为基础,推导并测算中国收入不平等可能性边界(IPF)和不平等提取率(IER)。研究发现:(1)1978~2017年间,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收入不平等可能性边界持续扩张,最大可行基尼系数从0.2281提升至0.8446。(2)同期中国收入不平等提取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23%下降到55%。其中197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快速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2年前后比较稳定;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呈进一步下降现象。目前中国仍有55%的最大可行不平等转化为实际不平等。研究创新:将分配与生产相联系的观点直接嵌入不平等经验测度中,弥补传统的不平等测度指标忽视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变迁的缺陷。研究价值:初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对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一定承受力”之谜,并为新时期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张磊韩雷韩雷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安全网何以提升家庭消费?被引量:3
2024年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27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相匹配,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三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总消费,尤其对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个体收入以及不同工作性质中存在显著异质性。(3)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显著减少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4)从地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医疗价格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彭千芮黄序阳
关键词:社会保障安全网家庭消费结构人力资本积累预防性储蓄消费环境
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被引量:5
2021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在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推动中华民族经济复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等方面的功能定位,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规律性认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发展、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要防止“过度城镇化”“弱质城镇化”问题,尊重国情谋划城镇空间体系布局,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注重突出城镇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政策路径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四大基本原则,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城镇化。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自成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刘长庚吴迪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基于收入群体视角,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将总消费率分解为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等七个效应,并对2010-2016年CFPS城镇居民家庭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都大于0;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效应是抑制总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第二,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变动效应为负。第三,不管从平均来看,还是从不同年份来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群体组内消费率变动效应大多数为正,而高收入群体大多数为负。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以促进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尹向飞周翔
关键词:消费率
乌克兰危机对欧盟能源低碳转型的影响——基于安全与低碳目标耦合的视角被引量:2
2023年
乌克兰危机为欧盟及全球的能源低碳转型带来巨大冲击,但最终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抑制性影响尚具有争议。本研究从能源安全和能源低碳目标耦合的视角,分析了乌克兰危机对欧盟能源低碳转型的影响逻辑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波及作用。乌克兰危机使全球现实主义思潮强势回归,国家安全及能源安全成为欧盟首要关注的目标。而能源低碳转型是欧盟实现能源自主的根本路径,也有利于发挥欧盟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优势。从理论和现实行动来看,乌克兰危机导致能源安全与低碳目标的耦合性加强,更加坚定了欧盟以大规模低碳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的决心。因此,在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安全焦虑下,欧盟的能源系统将加速向更加低碳的方向转型。同时,乌克兰危机的警示效应和欧盟能源行动的传递效应,将会给全球其他地区的能源低碳转型带来一定的外在驱动力。
罗开艳
关键词:能源安全低碳能源转型
退出失灵、效率分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引量:1
2025年
非正常经营企业的存续,在导致企业间要素生产率分化的同时,会改变市场退出与进入条件,并抑制市场结构调整,引致集约边际与广延边际的资源错配,使行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损。以2012—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正常经营企业发生率越高,广延边际与集约边际资源错配越明显,净进入效应与企业间效应的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损越严重,且这种关系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存在。异质性分析发现,管制性行业与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与对外开放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受非正常经营企业影响更大。因此,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王玉喜卓越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4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日益凸显,这对于促进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挑战。城乡商贸一体化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城乡商贸一体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逻辑,城乡商贸一体化能够加强城乡间产业互补与资源共享,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壁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同时,城乡商贸一体化也为农村地区居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多种途径,激发了农村市场潜力,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据此,本文提出城乡商贸一体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郑理王墨涵游佳
关键词:商贸流通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发展资源优化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协同推进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4年
协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就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正稳步推进,通过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有效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服务化转型促进了就业提质、扩容及稳定,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服务化转型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还进一步巩固了两者之间的联结性,推动了服务业态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涵盖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旨在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协同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杨芸
扩大国内需求与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被引量:15
2024年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的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高、消费结构总体较为合理等特征,有效释放农村家庭消费潜力,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农村消费环境。
方福前夏杰长杨汝岱毛中根刘长庚
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4年
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绿色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面板T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具有“中部>东部>东北>西部”的特点;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出三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综合水平超过门槛值0.2419时,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强度最大。
张筱娟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门槛效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