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60 被引量:712H指数:13
- 相关作者:孟梦陈剑杨文忠杨斌付玉嫔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思茅松优良无性系的聚类分析及精英无性系特异标记被引量:1
- 2016年
- 以85个思茅松优良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85个无性系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构建UPGMA聚类树状图,探讨85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为杂交亲本的选配和育种群体的多样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针对85个无性系中的33个精英无性系进行分析,探寻其特异标记,旨在为精英无性系的分子鉴别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5个无性系可以划分为遗传差异较明显的3大类群,同时发现2个能够区分部分精英无性系的特异标记。
- 朱云凤陈少瑜郝佳波吴涛
- 关键词:思茅松
- 七彩红竹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MYB基因是最大的植物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植物次生代谢、生长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ACE方法,从七彩红竹中克隆得到1个与MYB同源的基因,命名为Ih MYB4,并利用RTPCR检测Ih MYB4在不同组织部分表达情况。序列分析表明:Ih MYB4序列全长1044 bp,编码347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2个MYB功能结构域,属于R2R3-MYB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Ih MYB4蛋白可能是一类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相关的蛋白。RT-PCR检测表明Ih MYB4只有在微红的幼嫩竹秆中才表达,说明Ih MYB4参与七彩红竹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王晨晨毕玮王娟王娟周旭杨宇明
- 关键词:MYB基因克隆花青素
- 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绿僵菌属真菌是一种具有很强致病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昆虫体内。以冬虫夏草、蛹虫草为代表的昆虫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绿僵菌能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本研究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技术,对4种绿僵菌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绿僵菌初提物。采用抑菌圈法评价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对13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对相应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经液体培养后的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4种绿僵菌提取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和缓慢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贵州绿僵菌提取物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6.45mg/m L,对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3mg/m L。棕色绿僵菌初提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藤黄微球菌产生抑制效果,对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13.9mg/m L。本研究为虫草绿僵菌抗菌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华梅王垚肖支叶原晓龙王娟王娟杨宇明
- 关键词:绿僵菌抗菌活性
- 思茅松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型变异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以思茅松主产区的思茅居群为参照 ,对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为 :(1)二者的间期核构形都为复杂染色中心型 ,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 ,核型公式均为K (2n) =2 4=2 4m ,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 1A型 ;(2 )二者在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思茅居群仅有 1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 ,位于第3对染色体长臂上 ,景洪大渡岗居群有 4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 ,分别位于第 1、 3、 6对染色体短臂和第 2对染色体长臂上。综合前期对思茅松 4个不同居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建议研究思茅松各居群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从等位酶位点和DNA水平上深入研究思茅松居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 吴丽圆赵文书顾志建
- 关键词:思茅松居群染色体
- 云南木本森林蔬菜资源调查
- 2025年
- 为了摸清云南木本森林蔬菜的资源状况,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全省16个州市集贸市场、地方特色餐馆、民间食用者进行访问调查,采集木本森林蔬菜进行植物学鉴定,结合区域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包括乔木状和灌木状的禾本科植物,云南木本森林蔬菜的物种数为277种,分属于71科175属,禾本科森林蔬菜种类最为丰富,蝶形花科、五加科、苏木科、蔷薇科、桑科、棕榈科为木本森林蔬菜的优势科,物种数均超过10种;有18个属的物种数达到3种以上,最优势的属依次为箭竹属、榕属、赪桐属、蔷薇属,物种数均超过6种;统计到的木本森林蔬菜植物以灌木型和乔木型物种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02种和100种,占物种总数的36.8%和36.1%;木本森林蔬菜资源的分布与云南物种多样性高低的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也同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分布趋势特征基本相符,呈现由南往北、由西往东逐渐减少的特点;不同木本森林蔬菜物种的资源量存在差异,开发时需结合资源量和培育技术进行物种选择。研究结果为云南省木本森林蔬菜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陈伟李云琴孟梦周云付玉嫔
- 关键词:资源调查资源特点
- 23个云南八角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1
- 2012年
- 运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从22条扩增效果好的RAPD引物中筛选出两条具有扩增效果好、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特征引物:G11(TGC CCG TCGT)和M18(CAC CAT CCGT)。这两条特征引物能够将23个云南八角品种完全区分开,从而建立了23个云南八角品种的指纹图谱,为云南八角的物种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科学参考。
- 陈海云陈少瑜宁德鲁吴涛耿树香李勇杰
- 关键词:指纹图谱
- 金雀花反季节开花成因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金雀花反季节开花的成因,以楚雄市武定县狮乡镇陡水(自然反季节开花)和昆明市西山区西山林场(移栽后反季节开花)的金雀花植株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花期已过的金雀花植株作为对照,通过测定金雀花的新枝、嫩叶、花蕾中氮(N)、磷(P)、钾(K)营养元素含量和内源性植物激素组成及含量,同时分析根系土壤的理化性质,剖析其反季节开花的内在及外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微酸性土壤(pH 6.58)及高含量的全钾(7.53~8.28 g·kg^(-1))、速效钾(226.16~444.57 mg·kg^(-1))养分为金雀花反季节开花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环境。(2)金雀花树体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所生长的土壤环境中,树体营养元素与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呈现正相关。(3)武定陡水自然反季节开花的金雀花植株内N(26.96~58.38 g·kg^(-1))、P(2.83~3.58 g·kg^(-1))营养元素含量较高。(4)相较于花期已过的昆明树木园的金雀花,反季节开花的武定陡水和西山林场其嫩叶及新枝中多了赤霉素GA1、GA7及茉莉酸甲酯等激素,这两个样地的金雀花植物内源性激素组成较为相似,且水杨酸、吲哚乙酸和氨基环丙烷羧酸等含量较多,这些激素有利于花芽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树体营养和植物内源性激素是金雀花反季节开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提升金雀花反季节花芽分化能力和经济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李云琴李翱翔周云付玉嫔付玉嫔
- 关键词:金雀花反季节开花土壤理化性质花芽分化
- 黄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6月份采摘的黄兰叶、花和果实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分别从黄兰叶、花和果实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7、35和38种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2.18%、99.23%和99.24%。3种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主要成分有β-芳樟醇、大牻牛儿烯B、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等。黄兰挥发油中富含大量在香料和医药行业有重要用途的高生物活性化合物。
- 马惠芬司马永康郝佳波陈少瑜韩明跃李丹徐亮周彬柴勇
- 关键词:挥发油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精
- 木兰科小果含笑的核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对小果含笑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形态结构。小果含笑的核型公式为2n=38=32m+6sm,小果含笑染色体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比为15.79%,染色体类型为2B,是含笑属植物中较为不对称的类型。初步探讨了小果含笑核型所揭示的系统学意义。
- 徐涛况兆南司马永康韩明跃徐亮郝佳波李丹
- 关键词:木兰科核型
- 巴拉圭实心竹繁育技术
- 2018年
- 在云南景洪市对从巴西引进的巴拉圭实心竹进行繁育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竹种的分篼、埋节、埋秆等繁育技术。研究认为:分篼和埋节是巴拉圭实心竹最适合的繁育手段;而埋秆育苗成活率较低,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试验。本研究为南美竹种引种和繁育提供了前期经验。
- 张快富杨宇明赵一鹤陈剑王娟谷中明
- 关键词:埋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