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作品数:729 被引量:1,887H指数:18
相关作者:张阳蔡峰管增伦祁和刚王云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9篇期刊文章
  • 172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29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8篇矿业工程
  • 188篇经济管理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1篇化学工程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建筑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电子电信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天文地球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2篇煤矿
  • 84篇煤炭
  • 61篇企业
  • 41篇矿井
  • 32篇风能
  • 26篇煤炭企业
  • 26篇化工
  • 25篇能源
  • 25篇巷道
  • 25篇煤化工
  • 24篇发电
  • 23篇煤化
  • 23篇工作面
  • 22篇地压
  • 22篇煤层
  • 21篇顶板
  • 20篇中煤
  • 19篇瓦斯
  • 18篇支护
  • 14篇螺旋体

机构

  • 690篇中国中煤能源...
  • 71篇中煤陕西榆林...
  • 5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1篇煤炭科学研究...
  • 20篇中煤电气有限...
  • 18篇中煤(天津)...
  • 16篇山东能源集团...
  • 16篇中煤科工开采...
  • 16篇煤炭科学技术...
  • 15篇山西焦煤集团...
  • 15篇中煤能源研究...
  • 14篇天地科技股份...
  • 12篇安标国家矿用...
  • 11篇神东煤炭集团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中煤天津设计...
  • 7篇北京大学
  • 7篇上海煤科检测...

作者

  • 40篇张阳
  • 32篇管增伦
  • 23篇蔡峰
  • 22篇祁和刚
  • 16篇王云泉
  • 10篇徐振刚
  • 9篇丁光彬
  • 7篇孙继平
  • 7篇刘健
  • 6篇陈继东
  • 6篇吴凤东
  • 6篇郭欣旺
  • 6篇卢骏
  • 6篇胡乃联
  • 6篇张飞
  • 6篇苏炼
  • 5篇王安
  • 5篇陈佳鹏
  • 5篇李海涛
  • 4篇付玉凯

传媒

  • 32篇煤炭经济研究
  • 27篇煤炭科学技术
  • 25篇中国煤炭
  • 19篇煤炭加工与综...
  • 14篇煤炭工程
  • 13篇内蒙古煤炭经...
  • 13篇能源技术与管...
  • 10篇中国煤炭工业
  • 8篇工矿自动化
  • 7篇煤炭学报
  • 7篇山东煤炭科技
  • 6篇当代矿工
  • 6篇煤田地质与勘...
  • 6篇建井技术
  • 6篇煤矿安全
  • 5篇中国计算机用...
  • 5篇财务与会计
  • 4篇煤炭技术
  • 4篇煤矿机械
  • 4篇煤炭科技

年份

  • 41篇2025
  • 51篇2024
  • 93篇2023
  • 62篇2022
  • 28篇2021
  • 42篇2020
  • 35篇2019
  • 36篇2018
  • 30篇2017
  • 26篇2016
  • 32篇2015
  • 55篇2014
  • 50篇2013
  • 38篇2012
  • 40篇2011
  • 19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7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促进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据此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内部审计,确保内部审计预期目标的良好实现。论文主要概述了在大数据视野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浅析了在大数据视野下内...
郭新海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
低渗透疏水性煤层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根据王家岭煤矿综掘工作面煤层干燥、煤尘湿润性差、生产进度快的特点,基于原防尘措施,结合工作面产尘规律及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分布,开展了低压大流量喷雾工艺改进、通风除尘系统配套工艺优化等研究,研制了一套高效适用的综合防尘技术及装备,得到了适合于该煤层的高效环保型降尘剂配方及其最适宜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满足了工作面快速掘进需要。采用该降尘技术可将综掘工作面总粉尘控制到42mg/m^3,大幅降低了矿井粉尘灾害,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同时,整个工作面视野清晰,保障了作业人员作业安全;将呼吸性总粉尘浓度控制在12.7 mg/m^3以内,极大地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小了粉尘对人员的健康伤害。
王利京
关键词: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尘效率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转型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经济的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和自然结果,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来看,我国经济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逐渐向更高级的经济形态、更复杂的分工、更合理的结构的过渡,而煤炭行业想要扭转当前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充分的认知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积极的转型和改革以适应全新的经济形态。本文结合煤矿发展的困境,探索煤炭行业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实现转型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
张乃荣
关键词:煤炭行业经济转型
煤化工智能工厂装置回路控制优化方案浅析
2019年
以煤化工智能工厂为例,以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为目标,简要阐述如何通过PID回路控制优化的方式提升装置自控率和平稳率,实现产品质量提高、单耗成本和操作工劳动强度降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王乐
关键词:回路控制
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票据集中管理的模式选择
2019年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分析了煤炭企业面临的票据市场新形势,论证煤炭企业开展票据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总结了票据信息、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价值几种票据管理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煤炭企业设计票据管理模式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各类平衡,在票据信息集中的基础上,加强对票据行为的预算管控,择机适时开展贴现—转贴现以降低融资成本,条件具备时最终实现票据池化管理和价值集中。
谢弛
关键词:煤炭企业
煤层注水破碎顶煤技术的实践
2010年
针对煤矿开采中厚煤层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分析了顶煤水力致裂裂缝扩展规律、渗透压力对裂隙结构的改造作用,提出适合本矿井的煤层注水工艺参数,经实际应用,得出煤层预注水弱化顶煤,是提高厚煤层顶煤冒放性,增强开采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吴凤东胡乃联毕玉成
关键词:煤层注水放顶煤水力致裂
不同风速下胶带巷火灾温度场及灾变风流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以中煤集团王家岭煤矿胶带巷为模型,运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研究其上行通风方式下,胶带巷火灾的温度场及灾变风流流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测点温度先快速升高,随后保持平稳,且距离火源位置较近的温度测点升温时间较早。此外,各烟气测点位置烟气浓度在短时间内均急剧升高,且随后保持平稳。随着风速的增大,巷道中的CO浓度及烟气蔓延范围逐渐减小,当风速超过1.5 m/s时,烟气逆流现象被抑制,风速高于2.5 m/s时,巷道中未出现烟气逆转现象,研究结果可为井下人员的逃生避灾提供理论指导。
王云泉
关键词:温度场风流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2025年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工开采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工作面智能化程度。分析指出目前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仍存在工况感知数据治理不到位、数据交互及多机协同控制缺乏顶层管控、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到位、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标准与协议等优势,开发了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中刮板输送机工况感知和自适应控制这2项关键技术:以哑铃状态监测和断链故障监测为例,介绍了刮板输送机工况感知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分析刮板输送机驱动电动机电流数据,结合采煤机采高、截深、行走速度、位置等采集数据,得出刮板输送机运煤量计算公式,由此设计了基于负载状态的刮板输送机智能调速控制策略;分析了刮板输送机链条与张力的关系,通过计算链条伸长量并与设定值作比较,控制油缸伸出(缩回)动作,实现链条张紧自动控制。在煤矿现场对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刮板输送机运行状态、故障信息、负载等关键参数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精度高,稳定性好,故障诊断准确性高,且实现了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互联互通、相互协作,数据传输延时仅为5~10 ms。
范宝冬马开德崔卫秀李致远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废弃矿井煤层气运移通道空间分布及抽采靶区优选
2025年
【目的和方法】有效运移通道的空间分布及其长期演变特征不仅决定了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的运移路径,同时也是煤层气抽采钻孔靶区优选和抽采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依据。以重庆松藻煤矿一水平一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相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倾斜多煤层条件下废弃矿井煤层气有效运移通道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抽采靶区优选方案。【结果和结论】(1)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试验获得的K2b、K1、K3b煤层重复开采裂隙带最大高度分别为72.89、76.4和77.3 m,结果高度一致。(2)覆岩应力场演化呈现“拱形卸压–非对称转移–动态平衡”三阶段特征,最终形成“顶板卸压穹窿–侧向应力壳”三维非对称结构。(3)覆岩裂隙发育遵循“采动主导–空间分异–时序累积”的协同演化规律,初始阶段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快速运移形成基础裂隙网络,中期在重复开采影响下,裂隙叠加扩展,后期受长达10余年的固结恢复,最终形成三维“O”形裂隙圈闭体,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为煤层气提供了有效运移通道,并在上方厚硬石灰岩阻隔下形成富集区;(4)长期压实后裂隙高度降至67.97 m,呈现走向对称梯形与倾向斜梯形的分异格局,结合煤层气运移规律,建议抽采靶区优选在K3b采空区底板上方6.41~36.70 m的上隅角区域。
刘钦节杨友兴吴犇牛段敏克邓卓越郭臣业孙强
关键词:废弃矿井运移通道
煤制尿素产业发展思考与实践
介绍中煤集团煤制尿素产业发展的背景情况,结合国内尿素产业发展现状,论述了中煤集团在煤制尿素产业发展方面的思考,并介绍了中煤集团在煤制尿素产业方面的初步实践情况,分析了中煤集团煤制尿素产品生产成本及其市场竞争力.
徐振刚张飞
文献传递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