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作品数:1,192 被引量:4,383H指数:24
相关作者:孟静岩袁卫玲张国骏郝征王洪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64篇期刊文章
  • 19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9篇医药卫生
  • 151篇文化科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8篇中医
  • 85篇教学
  • 75篇中医药
  • 66篇针灸
  • 55篇细胞
  • 51篇中药
  • 41篇伤寒
  • 39篇教育
  • 35篇伤寒论
  • 35篇发病
  • 34篇鼻炎
  • 34篇辨证
  • 33篇针刺
  • 32篇黄帝
  • 32篇病机
  • 30篇过敏性鼻
  • 30篇过敏性鼻炎
  • 30篇辨治
  • 29篇未病
  • 28篇治未病

机构

  • 1,161篇天津中医药大...
  • 3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天津大学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市中医药...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天津医院
  • 5篇天津市红桥区...
  • 5篇天津市泰达医...
  • 5篇云南中医药大...
  • 4篇南开大学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天津市第一中...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清华大学玉泉...
  • 4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109篇郭义
  • 95篇袁卫玲
  • 87篇孟静岩
  • 63篇王泓午
  • 44篇郝征
  • 36篇王蕾
  • 35篇王洪武
  • 35篇田露
  • 34篇陈波
  • 32篇李德杏
  • 29篇赵铁牛
  • 28篇周鹏
  • 27篇步怀恩
  • 26篇陈泽林
  • 26篇史丽萍
  • 23篇周波
  • 22篇李戈
  • 21篇李晓康
  • 21篇徐芳
  • 20篇刘晓芳

传媒

  • 94篇中国中医药现...
  • 62篇第十三届中国...
  • 5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6篇天津中医药
  • 40篇中华中医药杂...
  • 36篇光明中医
  • 26篇中国中医基础...
  • 26篇环球中医药
  • 24篇辽宁中医杂志
  • 19篇世界中医药
  • 18篇河北中医
  • 17篇时珍国医国药
  • 16篇中医药导报
  • 16篇教育教学论坛
  • 14篇中医杂志
  • 14篇上海中医药杂...
  • 13篇中国中医药信...
  • 13篇中国针灸
  • 13篇国际中医中药...
  • 11篇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

  • 70篇2025
  • 129篇2024
  • 85篇2023
  • 82篇2022
  • 69篇2021
  • 71篇2020
  • 67篇2019
  • 77篇2018
  • 76篇2017
  • 61篇2016
  • 60篇2015
  • 54篇2014
  • 37篇2013
  • 37篇2012
  • 117篇2011
  • 42篇2010
  • 18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糖尿病发生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常伴有多种并发症,这里介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中医病名可称为“消渴病胸痹”,糖尿病心律失常可称“消渴病心悸”,糖尿...
蔡学萌
关键词:糖尿病性心脏病消渴病
文献传递
中国的延年益寿之方--薯蓣丸
市场上养生保健产品鱼龙混珠,以良莠不齐的姿势陈列在各大药房的专柜,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派头置身于各种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中,实在令人汗颜!在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6条中,言及薯蓣...
何明静
关键词:延年益寿薯蓣丸抗衰老
文献传递
抑郁症性别异质性的中西医机制解析及抗抑郁研究进展
2025年
抑郁症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基于2021年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性别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中医与西医视角下抑郁症性别差异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西医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雌激素/睾酮波动、单胺递质系统调控的性别特异性机制;中医体质学说虽提出体质禀赋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且气郁质、气虚质与抑郁症易感性相关,但现有证据多基于横断面调查,缺乏高质量RCT验证。中医药在抗抑郁性别差异领域的直接研究与西医相比较为薄弱,在未来或可以在性别维度从特定体质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切入,深化并完善中医药抗抑郁研究。本文提出需建立生物-心理-社会整合干预模式,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多组学技术深化机制探索,推动基于性别差异的精准诊疗体系构建,形成涵盖生物标志物、社会角色评估及中医体质辨识的三维诊疗及研究体系,为抑郁症精准医学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田浩全潘瑾许璐司薛晓燕毛前程黄刘玄朱莹莹马柯
关键词:抑郁症性别差异西医发病机制体质
《内经》饮食养生原则对中医美容学的指导作用
饮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酸苦甘辛咸五味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内经》中通过记载合理的节制饮食、因时因地因人区别性对待处理的饮食养生方法,从而达到了使人延年驻颜、延缓衰老、形体健美的目的,故《内经》饮食养生对中医美容...
杨帆孔婧妍
关键词:中医美容学《内经》饮食养生
文献传递
《黄帝内经》虚里诊辨析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整理历代注家及各版教材对《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中“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一句所描述关于虚里诊病情况的注释,发现对此经文的理解诸家注释观点不一,教材解读亦略有不同。遂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医理,并联系西医心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发展到心力衰竭的过程,认为“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之“中”病位在胸中,“结而横,有积矣”之“积”病变脏腑在心。联系现代医学认为,该句经文写实地论述了心系疾病进展中病情逐渐加重的三个阶段,对目前中西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并提示后学在研习《黄帝内经》理论时定需旁求博考,批判性地继承诸家注释,并将理论与临床相互佐证,使经典理论真正回归并指导临床。
林静怡田露
关键词:《黄帝内经》心系疾病
针灸数据挖掘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科学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收录的近15年(2008-01—2023-01)针灸数据挖掘的1061篇有效文献进行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绘制及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数据挖掘领域发文量逐年上升,近5年增长迅速;研究机构间的跨地域合作和研究人员间的跨机构合作较为缺乏;研究热点为通过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针对抑郁症、中风等病症,从古籍或现代文献记录的大量针灸处方中挖掘选穴规律和腧穴配伍规律.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的有效手段,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杨金龙郭文龙王皓楷
关键词:CITESPACE针灸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社区居民健康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制社区居民健康知信行问卷,为评估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专家判定以及965名社区居民的项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形成3个维度9个题项的初始问卷,在1172名基本样本、106名重测样本...
高健王弘午
关键词:信度
文献传递
中药肾毒性机制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5年
中药是传统医学宝库重要的组成,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定优势病种上取得的功效使其作为补充及替代医学在世界各地日益受到重视。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物应用的两大准则,针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仅仅强调其治疗作用是不够的,对其毒副反应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由于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认识存在不足,自行、盲目、长期、大量服用中药导致的中药药源性损伤事件近期逐年增多,尤其是服用中药后引起的肾脏损伤。通过检索近2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引起肾损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对中药肾毒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归纳并展望了较为前沿的中药肾毒性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和可行性,以期为中药肾毒性的早期发现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支持。
郭晓王萌朱彦刘洋郝彧
关键词:中药药源性肝损伤
中医肾病的特色及临床教学引入临床路径方法探究
2016年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逐渐自各个试点开展起来,中医肾病也被引入到了临床路径之中,而临床路径的综合性也能够通过中医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来展现,并且还能够涉及到治疗过程的各个部分,由此也就给中医肾病临床教学引入到临床路径打下了基础。本文针对中医肾病临床教学引入临床路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其相关概念、引入可行性及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肾病临床教学引入临床路径的方法,从而有效推动中医肾病临床路径的完善和推广。
田家名
关键词:中医肾病特色疗法临床教学
麻黄升麻汤条文方证浅析
2025年
目的:解读宋本《伤寒论》第357条条文,明确麻黄升麻汤的适应症状、组方原理和基本病机,加深对条文方证的认识。方法:从条文出发,通过对症状的解读,以及结合中医典籍中药物功效的论述,分析麻黄升麻汤的基本病机,并通过对医案的解读,扩展了条文中具体症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结果:将条文中的具体症状划分为上焦的郁热和下焦的寒湿,以及二者分别对人体阴阳造成的损害,推演出麻黄升麻汤的基本病机为郁热在上伤阴、寒湿在下伤阳;将整首方剂划分为五个部分,即麻黄石膏组合、黄芩汤、白虎汤、升麻鳖甲汤及以相对应的药物加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在临床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结论:人体内的阳气不足、寒湿积聚等病理因素,阻碍了郁热的进一步内传,使其停留在上焦及体表。Objective: Interpret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357 of the Song edition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clarify the adaptation symptoms, composition principles and basic pathogenesis of ephedra and cohosh decoction,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criptions of the articles.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provision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ptoms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s in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ephedra and cohosh decoc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specific symptoms in the articles were expande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dical cases. Results: The specific symptoms in the article were divided into the heat of the upper coke and the cold and dampness of the lower coke, as well as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two to the yin and yang of the human body, respectively, and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ephedra and cohosh decoction was that the heat of the ephedra decoction hurt the yin in the upper part and the cold and dampness hurt the yang in the lower part. The whole prescrip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
张文滨王作顺王子藤黎威燊
关键词:麻黄升麻汤《伤寒论》经方方证病机
共1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