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作品数:1,225 被引量:8,698H指数:35
- 相关作者:李遇伯张毅窦志英邓雁如肖学凤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非洲猪瘟—艾滋病毒—中药治病毒
- 非洲猪瘟来势凶猛,死亡率100%,属新型病毒,持点:是一种急性,烈性、呕吐、腹泻便血、内脏器官出血、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有的疫苗和药物均无效。另一特点是生仔能力强,可以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在冷冻的猪肉里可...
- 褚治德金泽华
- 关键词:非洲猪瘟CKI人乳腺癌细胞复方苦参注射液
- 文献传递
- 单池药物溶出仿生系统考察卡马西平组合微丸的溶出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动态考察卡马西平组合微丸溶出特征。方法:采用Single cell-DDASS法,连续、动态地模拟组合微丸从胃移行至肠道崩解、释放,以模拟药物在人体中的溶出过程。联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动力学方程拟合药物在体外的释放行为,根据拟合优度判定拟合情况。结果:卡马西平组合微丸累积释放最优拟合方程为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ln(1-0.01Q)=-0.022 9t+0.552 1(r=0.989 6)。释放机制为溶蚀机制。其释放度曲线拥有两个峰。峰谷波动小,释放时间延长。结论:卡马西平组合微丸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 罗配孙精通王爱潮秦璐庞晓晨郭丽丽何新刘志东
- 关键词:卡马西平高效液相色谱溶出度药物评价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信号挖掘
- 2025年
- 目的对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潜在风险药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3年9月AKI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探究药物与AKI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口学信息、发生时间和患者结局。结果从1253种药物中筛选出AKI信号药物159个,其中,抗微生物药物49种(30.82%),包括抗菌药物35种,抗病毒药物14种,抗肿瘤药物33种(20.75%),降血压药25种(15.72%)。药物相关AKI发生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男女比为124:100。抗菌药物相关AKI发生时间中位数均≤8 d,第三四分位数均≤21 d。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的死亡报告占比较高,分别为33.03%和31.44%。结论AKI风险药物较多,临床应用时应保持谨慎,注意监测肾功能。老年人是药物相关AKI的高危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对于抗菌药物,前21 d是重点监测时期;对于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应规律监测。
- 谢昊周洁如戴睿许治清孙雯娟陈罡赵彬杜小莉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药物警戒
- 当归拈痛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当归拈痛汤源自《医学发明》,由羌活、当归、白术、苦参、升麻、葛根、苍术、炙甘草、黄芩、茵陈蒿、防风、知母、泽泻、猪苓组成,主治湿热所致的周身肢节肿痛,肩背沉重,胸胁不利。临床用于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关节风湿病、痛风、下肢皮...
- 张仲一高岚胡觉民张莉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抗炎镇痛作用实验药理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药效学
- 文献传递
- 大鼠口服二苯乙烯苷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排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灌胃后经胆汁、粪和尿的排泄特征。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24h内收集胆汁,72h内收集尿液和粪便,采用HPLC-UV测定生物样品中THSG含量。结果:HPLC-UV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灌胃给药后,粪便以原型形式排泄分别占总药量的3.27%,0.61%,胆汁排泄分别为0.20%,0.18%,尿液中仅检出少量THSG。结论:β-环糊精包合物减少了THSG原型经粪便的排泄,但不改变THSG原型的胆汁和尿液排泄特征。
- 任晓亮欧阳慧子王贵芳赵敏戚爱棣
- 关键词:二苯乙烯苷何首乌Β-环糊精排泄
- 利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紫芝GsSTS50基因的筛选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紫芝Ganoderma sinense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较低,筛选一种可以显著提高紫芝次生代谢物产量的方法。方法基于紫芝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出编码芳樟醇合酶的基因GsSTS50,通过改善融合酶、共表达基因和引入异源甲羟戊酸(mevalonate pathway,MVA)代谢途径等方法使GsSTS5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大肠杆菌培养物中芳樟醇的含量。结果 优化融合酶的策略,使大肠杆菌中芳樟醇产量提高了约4.9倍;通过引入异源MVA途径,改造后菌株芳樟醇产量比初始培养提高了约49倍;将多个基因共表达的同时引入异源途径,优化菌株芳樟醇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2倍。结论 经过改造的重组菌株生产产物的量均有显著提高,为后续灵芝等担子菌中萜类化合物以及其他萜类物质产量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 孙琳琳齐朋燕白荣露赵春生王丽芝韩晓燕
- 关键词:芳樟醇
- 7种中药材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3%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0285μg~0.513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0.7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快速测定中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
- 刘晓芳刘养清赵平焦建华马春红陈元元仝永斌
- 关键词: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材
- 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药学文献检索课是药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得文献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药学相关文献的实际检索能力,在大量文献中搜索筛选出符合检索要求的文献,有利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及将来在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 赵启铎舒乐新邓雁如牟佳佳何永志
- 关键词:教学
- 中药活性成分抑制抗凋亡蛋白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肿瘤的发生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结果。肿瘤抗凋亡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是肿瘤细胞通过表达抗凋亡蛋白从而对凋亡产生耐受,近年来以抗凋亡蛋白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在临床抗癌药物研发中备受关注。目前已发现的具有抗凋亡作用的蛋白主要有参与内源凋亡途径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以及参与外源凋亡途径的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蛋白样白介素-1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抑制抗凋亡蛋白的中药天然活性成分逐渐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新趋势。文章主要对抑制抗凋亡蛋白的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从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总结及综述,为抗肿瘤中药的新药发现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 张红阳曹世杰邱峰康宁
-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作用抗凋亡蛋白
- 基于16S rRNA测序研究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振口服液(JZOL)高、中、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通过脂多糖(LPS)和辣椒素诱导制备气管炎模型。给药后观察豚鼠一般状态和咳嗽典型症状,处死豚鼠后剪开盲肠收集肠内容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JZOL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改善豚鼠的一般状态,减少咳嗽次数;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JZOL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其中JZOL高剂量组病理变化最低;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Chao1,ACE和Shannon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给药组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阿莫西林组与各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分离;在门水平上,不同剂量的JZOL均降低了造模后升高的拟杆菌门丰度,其中JZOL高剂量组还增加了造模后降低的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在属、种水平上,造模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降低,而JZOL恢复了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丰度。LEfSe分析显示,JZOL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瘤胃球菌、类阿氏动丝菌、帕拉普氏菌等丰度也明显增加。结论:金振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进而改善支气管炎症。
- 樊钦华杨娅楠吴崇明杜雅薇谢雁鸣吴圣贤
- 关键词:金振口服液支气管炎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