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淮北市博物馆

作品数:47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解华顶胡均杨建华李金凤赵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文字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画像
  • 10篇画像石
  • 6篇考古
  • 5篇汉画
  • 5篇汉画像
  • 5篇博物
  • 5篇博物馆
  • 5篇出土
  • 4篇大运河
  • 4篇遗址
  • 4篇艺术
  • 4篇文化
  • 4篇汉画像石
  • 3篇文物
  • 2篇遗址出土
  • 2篇渊源
  • 2篇赏析
  • 2篇社会
  • 2篇外来文化
  • 2篇西周

机构

  • 42篇淮北市博物馆
  • 5篇中国文字博物...
  • 3篇安徽省文物考...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15篇解华顶
  • 6篇胡均
  • 4篇李金凤
  • 4篇杨建华
  • 2篇闫红
  • 2篇欧雪梅
  • 2篇赵童
  • 1篇任唤麟
  • 1篇宫希成
  • 1篇朔知
  • 1篇杨建华
  • 1篇张拥军
  • 1篇陈超
  • 1篇丁新
  • 1篇胡均
  • 1篇王小凤
  • 1篇胡锐
  • 1篇刘锋
  • 1篇闫红
  • 1篇杜鹏

传媒

  • 7篇文物鉴定与鉴...
  • 4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中原文物
  • 3篇华夏考古
  • 2篇东方收藏
  • 2篇艺术品鉴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物
  • 1篇考古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江汉考古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中国名城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纳税
  • 1篇市场周刊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日月同辉与龙戏图画像石
淮北市2006年出土了的一块日月同辉与龙戏图画像石。在汉代,人们建墓是为了安葬死者灵魂升天以后的生活。他们将日月视为人升仙得道的归宿。这幅画像的内容表达了墓主人希望借助龙的神力,指引自己灵魂进入"天界"。同时建墓也是庇佑...
王玲玲
关键词:画像石
文献传递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采集与渔猎经济的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淮河流域的原始经济是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采集与渔猎经济是淮河流域史前重要经济形态,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资料,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采集与渔猎经济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以求有助于我们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整个淮河流域史前采集和渔猎经济。
解华顶张海滨
关键词: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渔猎
安徽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定窑系瓷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定窑系瓷器,其中以金代定瓷居多。通过对出土的这批瓷器标本进行分类、分期、年代探讨以及工艺研究,认为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大部分为金代大定年间,且以印花器为主,说明在这一时期印花工艺获得较大发展。
解华顶张海滨
关键词:瓷器
水文化遗产生存状态及解决办法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在总结我国水文化遗产特点和状态基础上,结合水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保护情况,梳理总结了水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国内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经验,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磊解华顶张裕童
淮北市三区文物古迹的调查与分析
2015年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淮北市市辖三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2处。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需要文物工作者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淮北文物古迹的分布特点、保存现状及损害变化原因,从而为准确判断淮北市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闫红解华顶
关键词:文物古迹
西周淮夷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2024年
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黄淮、江淮一带的古部族,淮夷文化上起夏商之际,下迄春秋、战国,西周时期发展至鼎盛阶段,部族实力曾十分强大。淮夷文化的分布地区广泛,西周时期淮夷文化分布范围大致包括安徽江淮地区、淮北地区及苏北地区,安徽江淮地区是淮夷的腹地和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在江淮地区古遗址中到处可见周代淮夷文化遗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文章将从命名、内涵与特征、分布范围、文化的源流及衰落的原因等方面,结合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简要论述,厘清淮夷文化的一般性概念,呈现其基本的考古学文化面貌。
陈玉
关键词:西周淮夷考古
先秦时期淮北“相城”得名渊源探析
2019年
今天的淮北市积淀着丰厚的先秦文明。在淮北市区,不仅考古发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相城城址,还发现了史前古文化遗址。多年来,“相城”之得名源流一直是地方志研究的课题之一,有“颛顼建城”“相土建城”两种说法。在此结合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多角度探讨先秦时期淮北“相城”得名的渊源,“相城”之得名应与睢水、相水水系的命名有关;从更深层次上寻找答案,更与天文观测有关。
解华顶张海滨
关键词:先秦时期
安徽淮北相城战国至汉代大型排水设施发掘简报被引量:4
2010年
相城战国至汉代时期大型排水设施位于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09年3~6月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淮北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面积较大,相关遗迹极具规模,发现的大型排水设施与临淄齐国故城大型排水设施的建筑材料、构筑方法、设计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又具有自身特点,在我国古代城市建筑遗迹中较为罕见,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战国至汉代相城的历史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杨忠文解华顶杨建华王磊王玲玲胡均张辉姜海洲尹明义
关于石祠画像石的认识
2006年12月,在淮北市原上海餐厅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汉画像石墓,共出土9块画像石:门楣"双龙穿壁"1块,门扉"铺首衔环"2块,门柱"持戟门吏"2块,"日月、苍龙图","羽人、楼阙、拜谒图","猫头鹰、拜谒图","建鼓、奏...
杨建华
关键词:画像石
文献传递
《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之补遗被引量:1
2014年
宋代中国与高丽的陶瓷贸易代表了世界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交流。日本学者小林仁先生所著《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一文对此作了探究与介绍,但其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误。本文从高丽与北宋陶瓷贸易交往中断的原因、海运路线的形成、高丽瓷器入贡中原的路线等方面对高丽青瓷的历史背景予以补遗,以期使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古陶瓷与高丽青瓷成长的关系,更多地了解宋代的历史。
杜鹏
关键词: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高丽青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