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274 被引量:2,501H指数:20
- 相关作者:孙迪亮李安增顾训宝辛宝海刘宝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沂蒙精神研究综述
- 2020年
-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沂蒙精神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关于沂蒙精神的起源、内涵以及本质,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沂蒙精神与党的建设,以及沂蒙精神对于其他方面的启示,如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启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对于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对于大学生教育的启示等。
- 王晓含
- 关键词:沂蒙精神弘扬
- 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顺应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稳定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意义深远。
- 顾高亮
- 关键词: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执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社会治理实践创新
- 2021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变动加快,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然,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然。农村各地区围绕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农村组织体系、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主体结构、建立“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三个主要层面进行治理实践创新,形成了以党建引领给予农村社会治理政治保障、以协同共治增强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合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 朱金梅李增元
-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价值意蕴、目标导向和实践路径
- 2025年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对构建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高校育人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崇德正己、明德尚智、立德治学、修德育人,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此,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既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内化教育家精神来夯实自身的师德修养根基,也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行为。同时,在引领过程中还要加强“自律”和“他律”的良性互动,通过加强个体的自律能力和发挥机制的外塑作用,最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水平。
- 代平平顾训宝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
- 危险的繁盛:日伪对天津赛马事业的统制(1941—1945)
- 2024年
- 1941年12月,英商赛马会被日军强行接收,标志着日伪完全统制天津赛马事业的开始,天津亦渐次迎来了赛马事业发展的“繁盛”时期。在此期间,日伪当局在赛马的组织机构、运作过程、后勤保障以及赛马收入与资产分配等层面加以着力,并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统制网络;其主要目的并非是期达马匹之增值,普及马事,而是通过赛马获得更多的侵略资金,为日军华北方面军侵华购买军用物资以及培养优质的军马。与其桴鼓相应的是,日伪当局在统制天津赛马事业之中耦合出殖民色彩。譬如日伪当局注重在赛马事业推展之中楔入“伪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日”“军马祭”等殖民政治文化节点,以使天津民众逐次接受并形成隐性的被殖民文化心态。所以,天津沦陷时期的赛马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亦成为日伪当局奴化民众的新型文化工具。
- 汤锐
- 关键词:日伪统制
- 儒家思想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启示——以曲阜市廉洁文化创新发展为例
- 2025年
- 儒家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主要包括为政以德、廉洁亲民、节俭处世、勤学善思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儒家廉政思想元素,对构建科学的廉洁文化体系、加强新时代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曲阜市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积极发掘整合儒家廉洁文化资源,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诸要素有机统一于廉洁文化创新发展实践,深入挖掘儒家廉政思想,充分汲取传统政治智慧,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 王雪李新宇
- 关键词:儒家思想廉洁文化
- 当今时代的教育主题
- 2006年
- 现代工业文明、商业经济和大众文化既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当今时代的教育主题就是要对教育之本与教育使命的自觉,在教育活动中培养“人之根本”的理念。为此,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应当确立恰当的成功理念,树立健康的“成功人生”形象,重视青年学生的现实心理问题,培育良好的人生价值理念和坚毅宽厚的生活性格,并在整体上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文化气氛。
- 陈文殿
- 关键词:教育主题教育自觉教育实践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三性论”被引量:1
- 2018年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思政资源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契合性、教育方法上的相似性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提供了可能性。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新型媒介则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提供了现实性,能够切实提高高校思政的实效性。
- 杨茂义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性
- 实践理性之刚柔辩证:儒家勇毅的现代义理
- 2023年
- 勇毅之德的直观印象是勇敢、坚毅,而在深层本质上,儒家的勇毅乃是刚柔辩证的实践理性。根据“仁者必勇”和“刚毅近仁”,容易将勇毅之德判为依附于仁义的德性,勇毅之德的相对独立性由此受到削弱,但勇毅本身依然是“自成目的”的道德,这可以视为“依附性”与“独立性”之辩证关系。儒家将勇敢区分为匹夫之勇、贾盗之勇、士君子之勇等各种不同的类型,探讨了武力之勇、商贾之勇、治理之勇、成人之勇等诸种形态,进而呈现出“勇者不惧”的精神气魄和“君子之勇”的德性底蕴,这可以视为“小勇”与“大勇”之辩证关系。“刚毅”和“扰而毅”可以概括儒家弘毅的两个基本方面:一则勇猛坚强,二则忍耐持守。既要硬脊梁,又要守得住。刚毅之德充实有力,较易彰显;沉毅之德动心忍性,较难发现,这可以视为“刚毅”与“沉毅”之辩证关系。在刚柔辩证的维度探讨勇毅之德的现代义理,是推进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 张方玉
- 关键词:刚毅
- 毛泽东对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及其重要贡献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探索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提性、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规定性和外在特征做了初步阐述,强调开创新文明形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理念,为推动构建和平民主的人类新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创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
- 刘永凌赵代兴
- 关键词: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