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587 被引量:629H指数:9
相关作者:王长海沈强李广艳刘利王影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7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6篇文化科学
  • 96篇政治法律
  • 67篇哲学宗教
  • 59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军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1篇教育
  • 118篇高校
  • 92篇大学生
  • 91篇政治
  • 83篇思想政治
  • 75篇主义
  • 61篇政治教育
  • 61篇治教
  • 61篇思想政治教育
  • 45篇文化
  • 42篇思政
  • 41篇马克思主义
  • 33篇教学
  • 31篇农村
  • 28篇乡村
  • 27篇社会主义
  • 27篇高校思想
  • 25篇社会
  • 20篇大学生思想
  • 18篇大学生思想政...

机构

  • 48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0篇东北师范大学
  • 8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建筑大学
  • 3篇保定理工学院
  • 2篇辽宁大学
  • 2篇秦皇岛职业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长春汽车工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省社会科...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吉林省社会主...
  • 1篇吉林司法警官...
  • 1篇吉林建筑科技...

作者

  • 28篇李英林
  • 26篇王云霞
  • 24篇李广艳
  • 22篇刘利
  • 21篇汪沅
  • 21篇王长海
  • 17篇尹立颖
  • 17篇刘晓霞
  • 16篇于微
  • 16篇潘月游
  • 14篇于天红
  • 14篇徐永健
  • 13篇张劲松
  • 12篇李亚非
  • 11篇高乐
  • 10篇陈茉
  • 9篇王影
  • 9篇沈强
  • 8篇席岫峰
  • 8篇于永坤

传媒

  • 4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7篇青年与社会
  • 28篇才智
  • 2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8篇中国科技经济...
  • 14篇教育与职业
  • 10篇白城师范学院...
  • 8篇长春理工大学...
  • 8篇吉林省教育学...
  • 8篇青年与社会(...
  • 8篇中文科技期刊...
  • 7篇长春市委党校...
  • 7篇开封文化艺术...
  • 6篇太原城市职业...
  • 5篇社会科学战线
  • 5篇中国科技期刊...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4篇新长征
  • 4篇戏剧文学
  • 4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6篇2025
  • 32篇2024
  • 37篇2023
  • 33篇2022
  • 28篇2021
  • 36篇2020
  • 44篇2019
  • 21篇2018
  • 21篇2017
  • 29篇2016
  • 34篇2015
  • 61篇2014
  • 32篇2013
  • 25篇2012
  • 2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5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教材解读与思考
2019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教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此,在本文中就将对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这份教材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并且会将其中修订的部分进行一定的介绍,这对于充分发挥新版教材的作用,尽快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深刻了解国史国情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许小石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教材教材解读修订教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课上的教学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生互讲互评、典型案例点评和讨论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在考核方式与方法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过程性考核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之间互动更强,最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获得感更强,总体上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又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广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2022年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乡村在社会风气、农民主体意识以及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对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出了现实挑战。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树新风、铸新貌、重传承,即以优良家风民风树乡村新风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农民新面貌以及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王若实汪沅
关键词: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时代新高度做出的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对农村开始的一次综合变革。农村青年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当代农村青年因其自身具有的特征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使其在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必须加强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关注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高和改善对青年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于洋沈强
关键词: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分析
2012年
当前农村地区党组织建设存在着诸多的困难,致使党的先锋表率作用很难体现出来。要从思想观念、党性修养、组织结构发展、机制体制建设等多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宋怡达王兴业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性修养农村党员
建国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环境保护思想的述评
2014年
为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更体现出新阶段党和国家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信心和决心。翻阅各历史时期党的文献不难看出,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回顾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思想,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梁政王长海
关键词:环境保护思想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
女大学生健全人格构建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2013年
女大学生健全人格构建主要指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品质的培养。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人格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所以,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女大学生健全人格,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李雪茹
关键词:女大学生健全人格
基于三个课堂联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
2021年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需以网络新技术作为支撑,三全育人作为导向,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协调联动起三个课堂。其中,第一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挖掘各科背后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第二课堂是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形式,需整合二级单位的教育资源,形成具体的育人责任清单,构建部门之间的协同育人体系;第三课堂是以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为主的新载体,要铸造一支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政队伍,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打造一体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尹立颖邝文聪
关键词:三个课堂思政课程育人体系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3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以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传承、研究阐发、创新发展”,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侯依琳李英林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唯物史观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
2019年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本文旨在全面探索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况、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困境及对策研究,对提高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教育效果、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现实意义。
王长海唐少勋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