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
- 作品数:14,932 被引量:56,336H指数:55
- 相关作者:李增烈黄启福石一宁蔡振杰刘虹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术前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TPF(TXT+DDP+FT-207)方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意义。
方法: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Ⅱb、Ⅲ期,未行放化疗、无手术禁忌证的6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30例,术前行TXT 7...
- 赵翊曹伟侯东祥
- 关键词:食管癌术前化疗肿瘤分期
- 文献传递
- 人脐血CD_3AK细胞生物活性及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细胞免疫表型,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水平。结果 脐血CD3AK细胞在第2周增殖能力最强,增殖倍数为78.56;培养至第12天的脐血CD3A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并对多种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表型分析脐血CD3A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培养第7、14 天,群体中 CD3+、CD8+、CD25+、CD38+、CD16+及 CD56+ 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1); CD3 AK细胞培养至第 3 天的上清中 TNF -α、IFN -γ、IL -6 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脐血CD3AK细胞是一种具有广谱杀瘤活力且增殖活性强的免疫细胞。本研究为脐血 CD3 A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 魏绪仓邢佩霓赵文理翟欣辉李梅生郭亮
- 关键词:胎血CD3AK抗瘤作用
- 孕妇阑尾炎 前后不相同
- 2006年
- 急性阑尾炎因其常见,被称为“第一急腹病”;其高发年龄段为14~30岁,约占总数的57%。“准妈妈”也可患阑尾炎,但随着妊娠月份的变化,表现各有不同,这里怀孕的月份成了关键。
- 李增烈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孕妇年龄段准妈妈
- 2种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比较2种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平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给予国产注射用头孢吡肟,对照组给予进口注射用头孢吡肟。2药的剂量均为1.0~2.0 g,bid,疗程7~10 d。研究共纳入221例病人,试验组114例,男性55例,女性59例,年龄(43±s 14)a;对照组107例,男性54例,女性53例,年龄(43±14)a。结果:试验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4.4%和89.5%;对照组分别为54.2%和86.9%,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与90%,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与5.1%,主要表现以消化道反应为多见,一般勿需特殊处理。结论:2种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且疗效相当。
- 桂保松王婷杨岚韩雪芳李宗芳孙秀珍石志红何辉
-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单盲法头孢吡肟
- 不同镇痛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秦秦白宁张昕王晖石慧文
- 关键词:血浆胃动素术后患者镇痛方式结肠癌肠道手术后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教训被引量:7
- 1998年
-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12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教训。①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破裂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较多,而手术方法、术者技术的熟练程度为重要因素。②对于扩张方法的选择,应结合临床实际,根据病人的年龄、扩张部位、扩张区皮肤的弹性,病人的耐受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扩张法。③因扩张囊压迫发生颅骨坏死者较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瘢痕性秃发病人发生了颅骨外板坏死。其原因是此例病人瘢痕性秃发面积较大,扩张区头皮延展性差,虽按常规扩张法扩张,但因腔内压力过大,使颅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缺血性坏死。④小儿具有皮肤嫩薄,耐受性差,对治疗不予配合等特点。在扩张晚期,扩张区皮肤较薄,容易发生破裂及血液回流不畅。究竟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小儿并发症,需进一步探讨。
- 张振信康淑檀杨旅军孙要文
- 关键词: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扩张器
- 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80例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损害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15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肝素治疗组(80例),对照级(72例)。两组患儿均同时给予相同的基础综合治疗,包括脱敏改善血管脆性,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呱等对症治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肝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钠按80~120u/(kg.次)+10%葡萄糖(50~100m l)静脉输注,连续5d,治疗前及结束时肝素治疗组监测血凝4项,开始治疗后,随访期间每周(3个月内)及每2周(3个月以后)检测尿常规。结果:平均随诊6个月,肝素治疗组较对照组过敏性紫癜肾炎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肝素可有效预防或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 高晓敏严晓华刘虹刘晓梅
- 年轻人别以为胃癌不缠你
- 2014年
- 一提到胃癌,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中老年疾病”。的确,调查显示胃癌患者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35岁以下的年轻胃癌患者也不少见,占胃癌发病总数的6%~11%。
- 李增烈
- 关键词:胃癌患者中老年疾病中老年人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探讨出血时间与出血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256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采用Cox模型筛选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出血时间与出血部位的关系。结果256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中共有40例发生术后出血,出血率为1.56%,手术范围、手术者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其P值分别为0.0435、0.0071。出血时间46h,以甲状腺区、带状朋/胸锁乳突肌为主要出血部位(16/21);出血时间〉6—8h,甲状腺区为主要出血部位(4/7);出血时间〉8—24h,主要系创面渗血(8/10);甲状腺区、带状朋/胸锁乳突肌是术后24h内常见的出血部位。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是一种少见且有潜在致死性并发症,手术范围、手术者是其危险因素,甲状腺区、带状肌/胸锁乳突肌是术后24h内常见的出血部位。
- 邱小平李正江刘杰安常明殷玉林唐平章徐震纲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后出血出血时间
- Wnt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8
- 2016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参与蒯节成骨细胞的形成、增殖与分化。目前有关这些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仍有很大争议,甚至不同的研究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主要是由于TGF—β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近期一蝗研究关注了成骨细胞分化过程这两条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综述总结了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TGF—β和Wnt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一些关键调控分子,以更好的理解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
- 陈明董启榕
- 关键词:成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