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作品数:1,172 被引量:14,833H指数:68
相关作者:李培基曾群柱冯起张寅生杨大庆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3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30篇科技成果
  • 24篇学位论文
  • 24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824篇天文地球
  • 81篇建筑科学
  • 66篇水利工程
  • 6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农业科学
  • 34篇生物学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经济管理
  • 18篇文化科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理学
  • 8篇矿业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4篇社会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50篇冰川
  • 228篇冻土
  • 161篇气候
  • 119篇青藏
  • 117篇青藏高原
  • 84篇气候变化
  • 66篇冰芯
  • 49篇多年冻土
  • 49篇积雪
  • 49篇降水
  • 45篇径流
  • 41篇流域
  • 38篇公路
  • 36篇古气候
  • 35篇石流
  • 35篇泥石
  • 35篇泥石流
  • 33篇水资源
  • 33篇温度
  • 32篇同位素

机构

  • 1,171篇中国科学院
  • 69篇兰州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地...
  • 1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8篇名古屋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兰...
  • 6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北海道大学
  • 4篇西安矿业学院
  • 4篇同济大学
  • 4篇南京地理与湖...
  • 4篇国立莫斯科罗...
  • 4篇苏联科学院
  • 3篇俄亥俄州立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19篇姚檀栋
  • 64篇秦大河
  • 49篇程国栋
  • 44篇施雅风
  • 41篇吴紫汪
  • 40篇王绍令
  • 36篇朱元林
  • 32篇谢自楚
  • 32篇任贾文
  • 28篇李培基
  • 28篇陈肖柏
  • 27篇康尔泗
  • 24篇曾群柱
  • 24篇马巍
  • 24篇郑本兴
  • 23篇黄茂桓
  • 21篇蒲健辰
  • 21篇王家澄
  • 20篇丁永建
  • 19篇冯学智

传媒

  • 440篇冰川冻土
  • 54篇科学通报
  • 35篇地理学报
  • 29篇干旱区地理
  • 28篇地球科学进展
  • 19篇中国科学(B...
  • 17篇南极研究
  • 16篇中国沙漠
  • 16篇遥感技术与应...
  • 16篇地理科学
  • 15篇水土保持通报
  • 13篇干旱区资源与...
  • 13篇自然科学进展...
  • 13篇中国科学:地...
  • 1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0篇海洋地质与第...
  • 10篇第四纪研究
  • 10篇中国科学(D...
  • 10篇第三届全国冻...
  • 9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1
  • 51篇2000
  • 165篇1999
  • 119篇1998
  • 95篇1997
  • 120篇1996
  • 105篇1995
  • 96篇1994
  • 86篇1993
  • 60篇1992
  • 67篇1991
  • 54篇1990
  • 57篇1989
  • 10篇1988
  • 5篇1987
1,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显示在风沙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刘贤万顾佩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检测冰芯的多种物理参数
1995年
新研制出一种能自动、高分辨率检测冰芯多种物理参数的测试系统,简称IPM系统。该系统采用激光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在同一个冰片试样上自动地检测出气泡尺寸及浓度、冰密度、微细层(微粒层/气泡层)、微粒和冰晶尺寸等5个物理特征参数随深度变化的高分辨率剖面。冰片试样的切取即不会破坏冰芯的连续性,又最大可能地节约了冰芯。此外,IPM系统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孙波姚檀栋郭兴民郭兴民
关键词:冰芯高分辨率物理参数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及潜力被引量:26
1995年
根据中国西北干旱区山前平原地区水资源转化和开发利用历史、现状与未来的趋势,可以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3个阶段:地表水开发利用阶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和可用水资源的经济利用阶段。3个阶段前后衔接,相互交叉,较客观地反映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层次随社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的规律和过程。其中节水实际上在整个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都要贯彻,但第三阶段的经济用水内涵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特别是在灌溉农业上,包含摆脱传统观念和进行变革,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根据调查和计算,干旱地区现净用的水量仅160×108m3,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8%,还处在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阶段;如完成第一阶段,可用水量能增加91%,完成第二阶段,则可增加216%,潜力很大。
曲耀光马世敏刘景时
关键词:水资源干旱区
冻土CT实验的数学方程被引量:17
1995年
通过数学分析和实验回归推导出冻土CT实验的数学方程,建立了CT数值图像每点数据与冻土参数的准确联系,解决了CT定量分析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被测物体CT数据的吸收量偏差、射线硬化偏差、外围物体与样品边缘卷积影响等项偏差。通过对不同尺寸、密度、扫描环境的样品CT图像数据测量验证,该方程能较精确应用,为CT定量分析打下必要基础。
蒲毅彬吴紫汪马巍常小晓廖全荣
关键词:CT扫描数学方程
冰力学实验变形测量与试验机系统刚度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通过现场和室内对海冰及人造多晶冰的单轴压缩实验,分别对冰变形测量方法和试验机加载控制系统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试验机系统刚度影响的修正方法。指出了在严格的冰力学实验中直接测量试样表面变形并在试验机上对加载进行闭环反馈控制的必要性。
岳前进毕祥军常成彭万巍
西藏古乡地区的雪崩及其在高山自然地理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80年
大量的积雪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从山坡上滑落与崩塌的现象叫做雪崩。它是高山地区,尤其是气候潮湿多雪的山区一种分布普遍而活动特殊的自然现象,也是上述地区最活跃与最快速的剥蚀营力之一。雪崩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现象,还严重地影响着某些山区的交通运输、工矿建设、农林牧生产以及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邓养鑫
关键词:自然现象积雪雪崩
调温式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式集装箱,含有集装箱和保温内衬,其结构特点是在保温内衬表面覆盖有金属导热板,在其侧壁固定有热管,并在热管两端的金属导热板和集装箱外壁之间固定有致冷块和散热块;另在集装箱内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在控...
张津生傅蓉
文献传递
冰川冰及其融水饮用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川冰及其融水饮用品,是将冰川开采后,将冰川冰融化后经过滤、灌装而制成;也可用冰川融水作为基料,添加果蔬浓缩汁而制果蔬饮料;也可将冰川融水用于制药行业,提高药品质量。该饮用品的水质纯净,含氘量低于正常水质,...
程国栋
文献传递
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主要离子沉积方式及nssSO_4^(2-)气候效应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50m 雪芯样品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通量和积累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以下规律:1)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大气中各主要离子浓度足够大,足以使本地区冰雪中主要离子浓度不随积累率的变化而变化,即离子浓度不受积累率的影响。2)各主要离子干、湿沉积所占比重的计算结果表明,本地区离子沉积方式以湿沉积为主。另外,nssSO2-4 的研究结果表明火山爆发的中、短期气候效应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反应不明显。
张明军李忠勤秦大河效存德康建成李军
关键词:离子干沉积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中痕量元素镉记录的大气污染:1900—1991被引量:12
2000年
对取自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帽的冰芯上部20m的样品中有毒金属镉反映的大气污染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镉的浓度进行了检测,镉的浓度在2.28—301pg·ml^-1,平均为51pg·ml^-1,镉的浓度高于极地雪冰相应时间内的浓度.冰芯对应的时间跨度从1900年到1901年,在这一时间段内镉的浓度呈增加趋势.在八十年代至1900年的这一时间段内增加趋势更明显,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地区大气的污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分析表明镉主要来自西亚及南亚有关国家的污染物.镉的浓度在1900年达到最大,与这一年发生的海湾战争期间大量的石油燃烧有关.
李月芳姚檀栋王宁练段克勤谢树成
关键词:冰芯青藏高原大气污染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