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作品数:1,099 被引量:11,525H指数:60
- 相关作者:陈渭南黄子琛赵文智申建友陈惠忠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流动显示在风沙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 刘贤万顾佩
- 文献传递
- 巴丹吉林沙漠北部风沙地貌形态类型的分区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在研究区内选取具有典型形态类型沙丘的8个样区N1~N8,通过统计和研究样区内各种形态的沙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由西北向东南沙丘的排列顺序出现沙丘由简单形态的沙垄和新月形沙丘到复杂形态的复合型沙山最后达到成熟的星状沙丘。由此着重探讨了研究区内由西北—东南方向沙丘的形成演化特征,以沙丘的空间分布序列来反映沙丘形成的时间序列这样一种时空替代的序列,因而能直观地分析和研究沙丘形成发育的整个发展过程,表明西北部沙漠年轻。
- 杨萍邹学勇哈斯哈斯
-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序列风沙地貌
- 应用PSB处理乳品厂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0
- 1997年
- 采用炭渣填料固定PSB混合菌膜技术,对乳品厂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阐述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CODCr,BOD5,SS,S2-,油类去除率分别为97%,98%,96%,86%,88%。
- 李景生黄韵珠
- 关键词:光合细菌废水处理
-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沙地高山松林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在有种源的情况下,该区高山松不仅可以在粉粒(0.01~0.05mm)含量40%以上的阶地上生长更新,而且可以在细砂为主的阶地覆沙地和山坡覆沙地上生长,并可在沙丘移动较慢的地段天然更新。繁茂枝叶可阻挡沙丘前移,形成高7m以下的沙丘。因此高山松不仅可作为先锋固沙树种,且具有强的阻沙固沙能力。阶地高山松幼林高生长主要受自身生物节律所控制,山坡覆沙地高山松高生长已受环境因子(4月份平均气温)制约。
- 赵文智荔克让
- 关键词:沙地高山松
- 中国沙漠植物学术语注释被引量:1
- 1995年
- 注释并举例说明我国沙区植物常用术语,如短生植物、类短生植物、替代种、特有种、属的起源中心、发展中心、演替、顶极、偏途顶极等。
- 刘心
- 关键词:植物沙漠植物
- 陕北沙漠黄土带典型区风蚀流失量模型
- 董治宝
- 沙质农田玉米生产力的形成与土壤环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结果表明:(1)在科尔沁沙地,五种主要类型农田生长季平均土壤含水量是粘壤土水浇地(ICL,12.4%)>沙壤土水浇地(ISL,9.5%)>粘壤土旱坡地(CLDSL,8.87%)>粘壤土旱平地(CLDL,6.55%)>沙壤土旱平地(SLDL,5.70%),地温是SLDL(22.04℃)>CLDL(21.73℃)>CLDSL(21.40℃)>ISL(21.08℃)>ICL(21.05℃),土壤养分综合指数高低的顺序是ICL(90.8)>ISL(83.8)>CLDL(75.8)>CLDSL(55.0)>SLDL(36.8);(2)五种类型农田玉米植株高(cm)和生物量(kg·m-2)都是ISL(270,2.96)>ICL(245,2.70)>CLDSL(225,2.12)>CLDL(220,1.86)>SLDL(181,1.32);(3)玉米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速效N、P、K的相关系数为0.860,与土壤水分的相关系数为0.837,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53,而与地温的相关系数为-0.976。
- 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李玉霖周瑞莲
- 关键词:玉米生产力土壤环境
-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中部草地沙漠化与防治被引量:5
- 1994年
- 据1:3.5×104假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室内判读与野外调查,本区沙漠化草地可分为中度及轻度两种,面积12.823万hm2,导致草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樵柴、放牧制度不合理等,草地沙漠化防治可采取生物、管理及工程等措施。
- 刘金祥屈建军张伟民
- 关键词:草地沙漠化
- 新垦沙地农作物引种试验
- 1995年
- 1991-1993年,在山东省夏津新垦沙地上引种了小麦、花生、大豆、棉花共20个品种。经筛选,小麦以小偃6号产量最高,产量达300kg/亩;花生以鲁花9号产量最高,达222kg/亩,大豆以502产量最高,达183kg/亩;棉花以豫棉4号产量最高,籽棉产量达282kg/亩。以上各作物单产分别比原来提高55.14%、9。13%、52.50%、20.17%。
- 施来成杨喜林
- 关键词:作物引种试验花生大豆
- 塔里木河流域农垦后水质的变化及其控制途径被引量:12
- 1980年
-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指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河汇流口以下)幅员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优良,为古、今农业开发的重要基地并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中下游的轮台、尉犁、罗布泊早在汉代已是著名的屯垦地区,后来因气候极端干旱,水系自然迁变以及封建制度束缚等自然及社会经济原因而逐步废弃。
- 韩清
-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水质变化农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