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作品数:1,769 被引量:8,119H指数:30
相关作者:李升孟高军陈凡徐懂理毕睿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30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82篇电气工程
  • 17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0篇文化科学
  • 53篇电子电信
  • 52篇动力工程及工...
  • 41篇经济管理
  • 3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5篇机械工程
  • 19篇理学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矿业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37篇电网
  • 188篇电力
  • 168篇电机
  • 148篇电压
  • 124篇配电
  • 111篇电力系统
  • 108篇配电网
  • 93篇发电
  • 93篇储能
  • 84篇光伏
  • 83篇直流
  • 82篇功率
  • 74篇风电
  • 72篇教学
  • 71篇输电
  • 63篇并网
  • 58篇无功
  • 56篇网络
  • 52篇神经网
  • 5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691篇南京工程学院
  • 73篇东南大学
  • 67篇江苏大学
  • 31篇国网江苏省电...
  • 28篇南京南瑞继保...
  • 26篇河海大学
  • 26篇国网江苏省电...
  • 2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3篇南京航空航天...
  • 19篇江苏方天电力...
  • 19篇中国电力科学...
  • 15篇国家电网公司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2篇国电南瑞科技...
  • 12篇南京供电公司
  • 12篇南通供电公司
  • 12篇国家电网江苏...
  • 12篇国网河南省电...
  • 11篇江苏省电力公...
  • 10篇国电南京自动...

作者

  • 128篇郝思鹏
  • 90篇吕干云
  • 85篇李先允
  • 77篇刘海涛
  • 71篇张仰飞
  • 67篇孙玉坤
  • 56篇葛乐
  • 55篇李升
  • 52篇黄宵宁
  • 46篇杨志超
  • 43篇杨成顺
  • 43篇陈凡
  • 42篇张强
  • 41篇韩笑
  • 38篇李军
  • 37篇张小莲
  • 35篇倪良华
  • 33篇王书征
  • 27篇朱志莹
  • 26篇章心因

传媒

  • 168篇南京工程学院...
  • 75篇电工技术
  • 64篇电力自动化设...
  • 62篇电气自动化
  • 54篇电工电气
  • 43篇南京工程学院...
  • 41篇电力工程技术
  • 39篇电测与仪表
  • 38篇电机与控制应...
  • 35篇电力系统保护...
  • 27篇电气传动
  • 25篇电网技术
  • 24篇微电机
  • 23篇电工技术学报
  • 22篇电力系统自动...
  • 22篇可再生能源
  • 19篇电气技术
  • 18篇太阳能学报
  • 18篇机电信息
  • 17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07篇2025
  • 171篇2024
  • 149篇2023
  • 115篇2022
  • 128篇2021
  • 117篇2020
  • 119篇2019
  • 91篇2018
  • 86篇2017
  • 81篇2016
  • 86篇2015
  • 87篇2014
  • 50篇2013
  • 29篇2012
  • 32篇2011
  • 42篇2010
  • 27篇2009
  • 19篇2008
  • 20篇2007
  • 24篇2006
1,7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响应博弈模型与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智能电网是电力用户和供应商之间双向通信的下一代电网.有效的需求响应管理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和用户用电费用.在供电方引入多个火力发电和多个可再生能源电力公司,提出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电力公司选择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可以改变用电的峰谷期.通过整合可调度负载与电力公司的选择制定联合方案,提出用电与供电之间的博弈模型.利用分布式算法,证明博弈均衡的存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方案可使用户成本最低,并且可以达到电网削峰填谷的效果.
李昕儒刘传清仲佳佳
关键词:需求响应博弈论可再生能源
基于STM32的无线FPV云台设计
2019年
为了简单经济的实现机器人平台第一人称主视角(简称FPV)功能,设计了基于STM32的无线FPV云台,给出了系统结构图、硬件设计图和主要算法,并制作了实物,实验表明系统可以实现预想的功能,随动实时性较好。
李思琦丁瑞
关键词:STM32单片机
基于超螺旋-全阶快速终端复合滑模的柔性多状态开关控制策略
2023年
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配电网,针对其电压波动及负载功率变化,为了提高系统鲁棒性且获得了更优的抖振抑制效果,提出了超螺旋滑模控制(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STSMC)与全阶快速终端滑模控制(full-orde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FTSMC)的复合控制。该控制策略同时解决了传统PI控制策略环节复杂、参数整定难度大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并且采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技术生成信号对MMC进行调制。最后通过Lyapunov雅普诺夫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了配电网中的背靠背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仿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及动态性能。
侯竣瀚王正齐周皓宇徐浩魏炜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鲁棒性
基于转子初始位置参变量的分数槽集中绕组感应电机电磁特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数槽集中绕组(FSCW)具备高转矩密度、低铜耗的优点,但其丰富的谐波磁场、占比较高的低次谐波会产生转矩脉动,影响电机稳定性。本文以FSCW感应电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基于转子初始位置,推导气隙各次谐波磁密表达式,定性分析各次谐波磁密对总转矩的影响,应用麦克斯韦变式计算电机电磁转矩。其次,通过数学解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转子初始位置对气隙各次谐波磁密和电机电磁转矩的影响。最后,进行样机堵转试验。【结果】根据理论、仿真和试验验证了FSCW感应电机气隙磁密和电磁转矩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论】研究发现,电机在不同转子初始位置下启动可以获得不同的电磁转矩。
骆皓陈艳肖一凡翟长春朱正鹏
关键词:分数槽集中绕组转子初始位置电磁转矩
基于动态相量的母线电压短时大扰动分析与源定位研究
2015年
短时电压扰动源定位对协调供用电双方纠纷、缓减扰动及排除事故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分析回顾已有扰动源定位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适合非平稳扰动信号分析的一种动态相量量测方法,完成母线电压短时大扰动分析检测,然后基于动态相量分析源定位的等效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最后通过上游系统参数、下游负荷电流变化与电压变化量的关系分析,定量给出母线电压短时扰动源定位结果.算例证明,该法能在复杂配电网中正确完成短时电压扰动源的定位,可应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严浩军詹萍萍夏巧群孙珑吕干云杨志超
关键词:动态相量
基于Hausdorff距离的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被引量:11
2022年
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combined electricity-gas-heat system,CEGHS)的优化调度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分析CEGHS各网间的互补特性及优化调度潜力,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首先以热电联产机组、燃气轮机、P2G装置等耦合元件为基础,建立以系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的CEGHS优化调度模型。其次,针对传统鲁棒优化在处理风电不确定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基于豪斯多夫(Hausdorff)距离在整体相似性度量上的特性,推导出基于数据驱动的不确定性概率分布集,构建基于Hausdorff距离的CEGHS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针对模型中非线性方程复杂且求解困难的问题,将CEGHS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通过不同的线性化手段进行转换,并采用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提高求解效率。算例采用改进的CEGHS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化调度方法的优势。
陈光宇张子祥李庆张仰飞郝思鹏吕干云
关键词:风电HAUSDORFF距离数据驱动
电压不平衡下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功率解耦控制
2025年
针对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前馈功率补偿的功率解耦策略。首先采用新定义的无功功率搭建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不需要进行不平衡电压的正负序提取,在代价函数中使用新定义无功功率,得到正弦的并网电流,并有效消除由不平衡电网电压产生的输出功率2倍基频振荡;然后根据功率误差和电流偏差的关系设计补偿功率,将补偿功率前馈到逆变器功率控制回路,实现良好的解耦性能。最后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舒涛董学育朱建忠
关键词:不平衡电网电压功率解耦
风光不确定条件下考虑双边交易的配微电网协同规划
2025年
在新兴电力市场中,配电网运营商和微电网运营商之间可以进行双边交易。风光发电设备大量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条件下,配电网与微电网处于在规划层面考虑多主体双边能源交易影响的合作博弈状态。为了解决传统配微电网协同规划问题的多重非凸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交替优化方法的配微电网协同规划策略。通过交替优化将非连续协同规划问题转变为双层迭代求解过程,上层利用纳什议价在下层生成的凸子集中解得交易电量和支付策略,下层利用从上层获得的交易变量局部确定个体规划问题,将上层双边市场交易出清问题分解为交易电量求解与交易电费求解2个子问题,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先后对2个子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交易双方的运营效益。
王书征吴守豪吴志孙玉柱
关键词:双边交易合作博弈
基于改进YOLOv10和Faster R-CNN级联的10 kV柱上设备缺陷检测方法
2025年
针对10 k V柱上不同部位的电力设备缺陷位置难定位、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和Faster R-CNN级联的10 kV柱上设备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YOLOv10识别提取柱上各设备,添加AKV(AKConv and vanilla net)模块减轻YOLOv10的参数量;使用Focal-EIoU损失函数提高对不同尺寸的柱上设备识别能力。第一阶段的设备识别为第二阶段的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部位输入,剔除冗余的背景信息。第二阶段,通过Faster R-CNN对已识别部位进行缺陷检测,特征金字塔FPN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50的融合对缺陷信息的捕捉提供帮助。添加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注意力机制提高缺陷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10和Faster R-CNN级联的10 kV柱上设备缺陷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度提升了4.9%,有效提高了柱上设备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李思源郝思鹏荆启文何嘉铭
关键词:损失函数
高校教学秘书职能优化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教学秘书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提高教学秘书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教学秘书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成为高校教学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教学秘书的职能,重点剖析了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确立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建立团结协作关系等对策以优化教学秘书的职能,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周颖王伟炳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
共1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