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作品数:13,769 被引量:59,303H指数:59
- 相关作者:张英泽李英申勇丁文元赵彩彦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骨硬化蛋白和Dkk1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关系
-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lerostin与Dkk1水平,分析其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为Sclerostin与Dkk1抗体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骨质疏松提...
- 王娜鲍晓雪薛鹏马剑侠王燕李玉坤
-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与并发症
- 目的:近年来,由于 CT、MRI 在脊柱、脊髓疾病检查中广泛应用,使脊髓栓系综合征容易诊断,被确诊和治疗的病例也越来赵多。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治疗效果,现将我科1990 年以来治疗有关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在诊断、治疗与...
- 王汉林于振武马文校郭敏刘玉昌
- 关键词:椎管内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骨巨细胞瘤治疗的五年回顾
-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经验和教训和结果。方法共治疗骨巨细胞瘤98例,其中采取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29例,病灶清除植骨术16例,病灶清除术23例,病灶段切人工关节置换术18例,病灶切除植骨关节融合术3例,截肢术3...
- 刘思源张彦伟张伟华扈文海韩永台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 文献传递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应用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8例,其中60岁以...
- 张为张鑫
- 关键词:老年性
- X线检查股骨颈蛙式侧位体位设计改良体会
- 张祖卓孟辉郭哲
- 反向查对兼护患双签字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反向查对兼护患双签字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我科收治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57例(输液瓶次581次)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2016年1~6月患者161例(...
- 李赛
- 关键词:静脉输液
- 36例面肌痉挛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Hosoya评分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冰田悦平崔宁宁
-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磁共振波谱学
- 苏拉明对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苏拉明对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苏拉明组3组,每组16只(32只眼)。对照组与治疗组制备角膜碱烧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氯霉素、8g/L苏拉明滴眼液点眼。分别于术后第1、4、7、14d观察新生血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IGF-Ⅰ的表达。结果术后第1d各组无新生血管生长。第4、7、14d,空白组未出现新生血管,对照组与治疗组可见CNV,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新生血管面积小(P<0.01)。第1、4、7d,对照组与治疗组VEGF、IGF-Ⅰ的表达均比空白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4d,3个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IGF-Ⅰ参与CNV形成,苏拉明通过降低角膜上皮中二者的表达,抑制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
- 马艳梅刘晓坤白瑜翁夷平赵平
-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苏拉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Toll样受体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Toll样受体家族在病毒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概况予以介绍。
- 周丽红赵彩彦
- 关键词:TOLL样受体先天性免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碱化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与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对比观察碱化布比卡因和非碱化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及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肩部或上肢手术患者16例,随机分为两组:碱化组与对照组各8例,均用0.75%布比卡因2mg/kg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结果:与对照组比,碱化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短,镇痛时间长(P<0.05或0.01)。碱化组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0.9978±0.3130μg/ml,血浆药物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Tpeak)为29.4363±5.8223min;对照组Cmax为0.8898±0.2572μg/ml,Tpeak为29.3156±11.1991min(P>0.05)。结论:碱化布比卡因阻滞效果优于非碱化布比卡因;2mg/kg碱化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其血药浓度和峰值浓度均比用市售药高。
- 刘志双高振强高鹏志柳顺锁张彦普张彦普朱红霞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