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品数:19,642 被引量:97,008H指数:88
相关作者:秦前红江国华莫洪宪秦天宝蔡守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新疆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26篇期刊文章
  • 1,40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4,995篇政治法律
  • 1,951篇经济管理
  • 568篇文化科学
  • 5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7篇社会学
  • 126篇哲学宗教
  • 78篇历史地理
  • 6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篇医药卫生
  • 39篇水利工程
  • 37篇农业科学
  • 24篇建筑科学
  • 19篇天文地球
  • 18篇生物学
  • 17篇文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艺术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108篇法律
  • 1,281篇司法
  • 1,225篇行政
  • 1,192篇诉讼
  • 1,144篇犯罪
  • 910篇法治
  • 781篇刑法
  • 726篇刑事
  • 623篇民事
  • 621篇法学
  • 609篇权利
  • 566篇宪法
  • 462篇民法
  • 439篇规制
  • 388篇合同
  • 384篇人权
  • 382篇金融
  • 381篇环境法
  • 372篇主义
  • 349篇赔偿

机构

  • 17,731篇武汉大学
  • 132篇中南财经政法...
  • 79篇中国法学会
  • 61篇新疆大学
  • 51篇北京大学
  • 47篇东南大学
  • 47篇中国政法大学
  • 4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3篇中国人民大学
  • 42篇华中师范大学
  • 37篇湖北省人民检...
  • 34篇中南民族大学
  • 32篇西南政法大学
  • 30篇中国社会科学...
  • 29篇湘潭大学
  • 29篇中南大学
  • 29篇西北政法大学
  • 25篇湖北经济学院
  • 2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35篇秦前红
  • 253篇江国华
  • 231篇秦天宝
  • 218篇莫洪宪
  • 196篇冯果
  • 183篇周叶中
  • 179篇孙晋
  • 169篇蔡守秋
  • 151篇汪习根
  • 134篇康均心
  • 129篇占善刚
  • 119篇李龙
  • 101篇肖永平
  • 94篇孟勤国
  • 94篇徐亚文
  • 93篇何荣功
  • 89篇陈海嵩
  • 88篇宁立志
  • 87篇熊伟
  • 81篇郭玉军

传媒

  • 687篇法学评论
  • 40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9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87篇理论月刊
  • 183篇时代法学
  • 181篇河南省政法管...
  • 160篇太原理工大学...
  • 155篇法学
  • 150篇求索
  • 149篇中国法学
  • 146篇法学杂志
  • 143篇现代法学
  • 142篇政治与法律
  • 136篇法商研究
  • 129篇人民检察
  • 122篇环境保护
  • 115篇法学论坛
  • 113篇甘肃政法学院...
  • 110篇江汉论坛
  • 103篇学习与实践

年份

  • 305篇2025
  • 509篇2024
  • 544篇2023
  • 582篇2022
  • 578篇2021
  • 568篇2020
  • 566篇2019
  • 622篇2018
  • 638篇2017
  • 609篇2016
  • 567篇2015
  • 632篇2014
  • 529篇2013
  • 591篇2012
  • 607篇2011
  • 682篇2010
  • 774篇2009
  • 922篇2008
  • 852篇2007
  • 880篇2006
19,6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社会道德的普泛化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9
2023年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陌生人在智能算法工具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被“熟人化”,需要道德来维护网络社会人际沟通的相互尊重与和谐稳定。这导致道德的普泛化:道德在功能分化社会作为特殊的沟通模式,借助互联网的普及,扩展到其他功能领域,从而盲目地以道德经验与道德标准来评判一切现象。道德的普泛化在网络社会超过了合理的限度,要求人们进行无底线的尊重与藐视,严重限制与威胁了个人自由与人格尊严。网络暴力现象正源于道德的普泛化。法律可以通过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来限制道德的“去分化”,引导网络平台设计合理的选择框架“助推”多元化的道德选择,设立基本的隐私信息屏障来保留最低限度的物理生活空间,以及合理设置被遗忘权为改过自新提供机会。
伍德志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网络暴力
论注释法学派与冲突法的起源
本文基于冲突法形成的理论根源,试从历史的视域重新审视冲突法与注释法学派之间的理论渊源,以求客观地展现注释法学者们对冲突法理论的卓越贡献。
李建忠
关键词:冲突法法律适用
论环境法修改的要旨——环境正义的实现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已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修改的具体内容在学者们看来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更好实现环境法修改的目标,笔者在此从环境正义的角度进行论述。从环境正义的概念及历史渊源出发,阐明为何环境正义成为环境法修改...
李敏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环境正义法律修改
文献传递
小议物权法定原则
2011年
物权法定原则是罗马法以来大陆法系各国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法定原则最初的法理初衷是通过对物权的法定确认给予一个法源依据,该法源依据对于物权种类和内容的限制与规定,目的是减少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但是正是这样的物权法定主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原则已经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端和不足之处,有些部分已经不能符合现今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物权问题,因此,研究物权法定所产生的僵化问题,进而思考解决方法,成了法学界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
王修银
关键词:物权法物权法定原则
漂绿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公众自身采取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迫使企业采用漂绿行为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以迎合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期望,而政府立法、监管和治理的缺位导致漂绿产生。从绿色营销、政府责任和企业、NGO的环境社会责任等方面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漂绿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解铭
关键词:漂绿虚假宣传法律规制
我国群体性证券诉讼制度的法律迷思与改进路径被引量:1
2012年
我国群体性证券诉讼制度存在着零乱与滞后问题,尤其在诉讼安排与前置程序设定上难以适应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需要,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和理性务实的态度进行改革。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对完善我国的群体性证券诉讼制度有诸多借鉴价值,可以在"明示退出、默示加入"规则、风险代理的胜诉酬金规则等方面吸收其合理因素,推动我国相关制度的渐进变革,但务必要克制法律移植中的盲目与冲动,谨防法律移植中的"一刀切"做法。
秦梅玉李安安
关键词:证券集团诉讼
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及其法律问题被引量:6
2013年
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是跨境融资市场上兼具离岸融资业务与资产证券化创新双重特点的新产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离岸人民币市场迅速发展与成熟,在离岸市场开展跨境人民币资产证券化意义重大且具体可行。但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面临实体法、冲突法、程序法等一系列法律障碍,需要在不同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将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设想转化为现实。
潘江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离岸人民币市场
公民权利保障与规范视阈下的网络反腐制度化路径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产物,网络反腐不仅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等的方式,也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要遏制公民权利行使过程中产生的负向效应,就必须对公民权利予以规范,而要弘扬公民权利行使过程中产生的正向效应,则要求国家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因此,在规范网络公民参与行为的同时,还需使公权力机关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而将网络反腐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刘怡达
关键词:网络反腐制度化基本权利
《海牙管辖权公约》草案所涉电子商务问题之建议
2001年
我国对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在制定《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关于电子商务问题时 ,应采取以下立场 :1 .“网上履行的合同”具有特殊性 ,应主张由信息收到地法院管理 ;2 .对涉及电子商务的“浪费者签订的合同”和“个人雇佣合同”的管辖权规则 ,应坚持传统的“保护消费者”和“保护弱者”的原则 ;3 .网址不构成分支机构 ,不宜作为管辖权基础 ;4.对网上侵权暂不规定新的管辖权基础。
肖永平何其生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私法管辖权电子合同消费者合同侵权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及构建被引量:8
2018年
鉴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堪忧,本文通过揭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运行困境,分析建立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食品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具体而言,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推动,采取税收、补贴、宣传等方式,解决投保率低的问题;将强制投保的对象限定为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潜在消费者易遭受风险的食品种类,完善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流程中的承保、监督、赔偿环节;强制投保的保险责任范围应该限制为人身伤害和医疗费用,排除纯粹经济损失的适用,同时允许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限额上,由政府划定底线,投保人自由加价的折中方式确定强制投保的责任限额;保险人的检查权应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减少第三人请求保险金的限制;适当扩大被保险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承保范围。
李西泠李健男
关键词:损害赔偿强制保险
共1,7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