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 作品数:6,368 被引量:40,092H指数:56
- 相关作者:张立实兰亚佳黄承钰栾荣生吴德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西南地区石油钻井工人健康状况和膳食营养情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石油钻井工人健康状况及膳食营养情况,探究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改善钻井工人健康状况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取西南某石油钻井公司4个钻井队进行调查,抽取171名钻井工人为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一...
- 张震吕晓华
- 关键词:膳食调查健康教育
- 不同活动类型体力负荷指标评价研究
- 目的:评价运动状态下不同活动类型的体力负荷.方法:随机抽取10名20~30岁年龄组健康男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自统一早餐后1小时起,研究对象分别完成7种类型活动:静坐、行走(80步/分、100步/分、130步/分)、爬楼...
- 张磊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
- 关键词:氧耗量心率代谢当量
- 文献传递
- 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子女外出务工等因素对四川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和卫生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与借鉴。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资料,对四川省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人一般人口学特征、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数据实际,采用双反应变量模型分析子女外出务工、人口学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农村老人两周患病和半年内患慢性病情况的影响。结果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44.0%和44.5%,高于西部农村老人平均水平;留守老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与非留守老人基本相同,仅顺位有所差别;性别、是否有子女外出务工、居住方式(是否有子女共居)是农村老人两周患病和患慢性病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子女外出务工对不与任何子女共居(独居、与配偶/孙辈共居)和有子女共居的家庭中的留守老人健康状况影响不同。结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留守老人疾病别患病率顺位较为特殊,椎间盘疾病更为严重,这可能与留守老人日常劳动负荷较大有关;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不与任何子女共居家庭的留守老人。社会各界都应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
- 罗敏姜倩张菊英谭玲应桂英甘华平
- 关键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
- 我国家庭病床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 2004年
- 杨柳吴涛张菊英
- 关键词:家庭病床社区卫生
- 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建立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的方法,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中VP的污染状况调查。[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体系,应用于食品中VP检测。[结果]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体系灵敏度为1.3×104cfu/ml(33 cfu/PCR反应体系),特异性好,无交叉反应。[结论]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提高VP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应用于VP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 叶盛樊学军裴晓方李永儒邱晋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 综合评价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提供借鉴。[方法]以自贡市的91个乡镇卫生院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评分法、Topsis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均值组合评价法对结果进行组合。[结果]4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组合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结论]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真实反映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结果最好能加以适当的组合,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
- 刘萍袁萍张正东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综合评价
- 交链孢霉毒素的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交链孢霉毒素是由交链孢霉产生的一类有毒代谢产物,常污染谷物、果蔬等食物。目前关于实验动物和/或人类中交链孢霉毒素遗传毒性的数据较缺乏,现有研究证据多来自于体外实验。本文就交链孢霉毒素在动物体内、细菌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遗传毒性及其毒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交链孢霉毒素的遗传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程树品曾珠(综述)梁江陈锦瑶
- 关键词:遗传毒性食品检测
- 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医院效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评估各投入要素对医院产出的边际效应,并识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医院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各医院前沿生产面与医院效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医共体政策对于医院效率的净效应,分析该效应在不同类型医院间的异质性。结果相较于对固定资产、万元以上设备的投入,医院产出对床位、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投入弹性更大;2016年至2022年四川省内医院效率有所增加,且在医共体政策试点后增幅更为明显;观察期内,医共体政策对医院效率约有1.17个百分点的净提升效应(P<0.001),且营利性医院对于该效应更为敏感(P<0.05)。结论医共体政策提高了试点区县医院效率,对营利性医院提升更大。
- 卢鑫张晓星潘杰
- 关键词:医院效率随机前沿模型
- 2022年南充偏远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看护人代际视角
- 2025年
- 目的 了解南充偏远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看护人的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现状,从不同代际看护人视角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2年在南充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整群纳入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计算机辅助面对面访谈,共收集了800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辅食添加时间、辅食喂养知识、辅食喂养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信息。基于WHO最新建议中婴幼儿满6月龄添加辅食是最佳时机,将延迟辅食添加行为定义为看护人在婴幼儿7月龄及以后开始添加辅食。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亚组分析,从不同代际视角深入探究婴幼儿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766对有效样本,婴幼儿中男婴375名(49.0%),女婴391名(51.0%);6~11月龄246名(32.1%),12~17月龄407名(51.1%),18~23月龄113名(14.8%)。看护人中201名(26.2%)为祖辈,565名(73.8%)为父辈;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43名(31.7%),初中268名(35.0%),高中及以上255名(33.3%)。222名(28.98%)看护人有延迟辅食添加行为,80名(39.8%)祖辈看护人、142名(25.13%)父辈看护人有延迟辅食添加行为。辅食喂养社会支持低(OR=2.73, 95%CI 1.13~5.24)的祖辈看护人更易发生延迟辅食添加行为,而辅食喂养知识水平低(OR=1.99, 95%CI 1.29~3.07)、辅食喂养自我效能低(OR=2.11, 95%CI 1.35~3.31)的父辈看护人更易发生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结论 2022年南充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祖辈看护人和父辈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辅食喂养社会支持是祖辈的影响因素,辅食喂养知识与自我效能是父辈的影响因素。
- 季欣颖郭润雪刘璐吕良唐卫卫吴玉菊周欢
- 关键词:代际差异偏远农村婴幼儿
- 四川省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被引量:8
- 2004年
- 了解四川省目前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管理现况和使用效率 ,为更有效的配置资源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信访法调查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的 8种大型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主要配置在二级和三级医院 ,大部分是CT ,其它 7种较少 ;4 0 7%的CT来自转让或二手 ,70 0 %的CT使用效果好 ,16 2 %的设备检查收入返还诊疗科室。配置基本合理 ,转让或二手设备的使用效果差 ,维修费高 ,设备的使用中有经济因素的影响 。
- 苗春霞李宁秀谭玲
-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