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2,168 被引量:9,268H指数:30
- 相关作者:陈华鑫何锐关博文熊锐李炜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温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进行研究,分别测试了该材料在经受不同高温后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以及弯曲韧性,并对其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水泥基材料,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高,变形能力大,抗折强度高,弯曲韧性优越,其中纤维掺量为2%的试块28 d抗压强度达到45.98 MPa,抗折强度可达到14.10 MPa,最大挠度达到0.68 mm;高温处理后掺有PVA纤维的试块完整性良好,没有出现破坏性断裂,只表现为微小裂纹;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纤维掺量砂浆试块的质量损失增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以一定的速率下降,但在800℃高温处理后试块仍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弯曲韧性,纤维掺量为2%的试块的抗压强度能达到18.9 MPa,最大挠度可保持在0.12 mm;根据微观测试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缓慢熔出使试块内部出现相互交错的孔隙通道可有效防止试块高温爆裂,试块内部结构由致密变为松散蜂窝状。
- 李丹何锐王帅王锴盛燕萍
- 关键词:聚乙烯醇纤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高温性能
- 封孔处理对Fe基非晶涂层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Al(OH)3与H3PO4混合溶液对Fe基非晶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封孔前后涂层的表面形貌,利用电化学分析对涂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OH)3与H3PO4混合溶液封孔剂能够渗透到涂层的孔隙中起到填充作用,降低了涂层的孔隙率。封孔处理后涂层有较高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Fe基非晶涂层的抗腐蚀性能。
- 刘军姜超平
-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封孔剂耐腐蚀
- 石蜡微胶囊调温沥青及混合料性能
- 2025年
- 为减轻高温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将微胶囊相变材料掺入沥青结合料和沥青混合料来调节温度。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石蜡为核心材料、三聚氰胺-脲素-甲醛(MUF)为壁材制备石蜡@三聚氰胺-脲素-甲醛(SL@MUF)微胶囊。将微胶囊(掺量分别为3%、6%、9%、12%)掺入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对相变调温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黏度和调温能力进行评估。选择掺量为6%和9%的SBS调温沥青制备相变调温沥青混合料,并对其高温、低温、水稳定和调温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SL@MUF微胶囊后,2种相变调温沥青的软化点和黏度均有所提高,而针入度降低;相比70#沥青,SBS改性沥青受SL@MUF微胶囊的影响较小;SL@MUF微胶囊赋予沥青一定的潜热,使其具备储热能力;掺量为12%的SL@MUF微胶囊分别使70-12调温沥青与SBS-12调温沥青获得9.402、11.308 J/g的相变焓;随着SL@MUF微胶囊掺量的增加,相变调温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提高,弯曲劲度模量和最大弯拉应变降低;SL@MUF微胶囊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浸水残留稳定度略微降低;调温试验证明,掺量为12%的SL@MUF微胶囊可以使70-12调温沥青与SBS-12调温沥青的温度分别降低2.0℃和1.9℃,与未掺加微胶囊的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相比,可延迟峰值到达时间分别为10、4 min,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节路面温度的效果。
- 傅珍王化云侯英杰马峰袁康博
- 关键词:相变材料路用性能调温性能
- 喷雾热解法制备薄膜技术被引量:9
- 2004年
- 介绍了喷雾热解法制备薄膜技术,综述了喷雾热解法制备薄膜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喷雾热解法制备铁电薄膜的研究,以及等离子体增强喷雾热解法制备薄膜技术。
- 宫华刘开平
- 关键词:喷雾热解法
- 化学组成对路用集料抗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化学组成对集料抗滑性能的相关性,采用SEM、XRD分析了玄武岩、花岗岩和88#煅烧铝矾土集料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通过PSV试验、压碎值、洛杉矶磨耗试验、黏附性试验对比评价了3种集料的技术性能,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SiO_(2)、Al_(2)O_(3)和CaO对不同集料性能的影响;获取磨光16000次后集料的PSV、轴向系数与均方根高度(Rq),并与Al_(2)O_(3)/SiO_(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iO_(2)与Al_(2)O_(3)含量对集料抗滑性能和黏附性能有重要影响;高Al_(2)O_(3)含量有助于提高集料与沥青间的黏附性;Al_(2)O_(3)/SiO_(2)与轴向系数和Rq均有较好相关性;Al_(2)O_(3)/SiO_(2)值越大,集料抗滑性能越佳,为快速遴选沥青路面表层用抗滑耐磨集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 赵华李松熊锐关博文
- 关键词:集料抗滑性能化学组成SPSS
- 45钢激光熔覆TiC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 2024年
- 利用Ni60+TiC梯度层结构,通过CO_(2)恒流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了TiC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搭接率和扫描速率)对TiC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的增加,涂层表面裂纹先减后增,当激光功率为4.0 kW,扫描速率为400 mm/min时,涂层表面裂纹消失;随着搭接率的增加,涂层表面裂纹先增后减,搭接率至50%时,涂层表面裂纹消失。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0 kW、扫描速率400 mm/min、搭接率50%,其处理后的TiC梯度涂层厚度约为1.2 mm,与基体层呈冶金结合,最表层组织为树枝状TiC及少量Ni基固溶体,梯度层组织为TiC+Ni基固溶体,TiC含量由表及里呈梯度减少,Ni基固溶体含量由表及里呈梯度增加;TiC涂层的显微硬度由表及里从1968 HV0.2梯度下降至240 HV0.2;TiC涂层的磨损率为1.757×10^(-15)m^(3)/(N·m)。
- 刘志玲常明丰韩贵生戴姣燕徐金富
- 关键词:TIC涂层工艺参数
-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La_(2)O_(3)/LaB6改性ZrC-SiC陶瓷及其抗烧蚀性能
- 2025年
- 为了提高ZrC-SiC陶瓷的抗烧蚀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在1600℃/50 MPa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La_(2)O_(3)和LaB_(6)改性的ZrC-SiC复相陶瓷,在热流密度为2380 kW/m^(2)的氧乙炔焰下考核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La_(2)O_(3)和LaB_(6)的加入不仅提高了ZrC-SiC的烧结性能,致密度增加,还提升了其抗热震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加大,烧蚀后试样表面氧化层从破裂逐渐趋于完整。相比而言,La_(2)O_(3)改性后烧蚀表面形成的ZrO_(2)-La_(2)Zr_(2)O_(7)固溶层仍存在较多的孔洞和裂纹,而且与内部陶瓷结合差,防护效果有限。LaB_(6)加入后,烧蚀过程中低熔点硼化物的挥发可将材料的烧蚀温度降低约300℃,试样烧蚀中心表面形成热稳定性好的La_(2)Zr_(2)O_(7)-LaBO_(3)-ZrO_(2)外氧化层和粘结性佳的富镧Zr-O-La-B内氧化层,该双层结构的保护膜成为阻挡氧化气流进入材料内部的密实屏障,有效提高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添加20vol%LaB_(6)的ZrC-SiC综合抗烧蚀性能最佳。氧乙炔烧蚀60 s后,其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为7.5×10^(-4) g/s和2.1×10^(-3) mm/s。
- 解静滕程程孙国栋李辉贾研赵鹏
- 关键词:抗烧蚀性能
- 气相反应条件对合成高纯度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利用商用三氧化钼粉与硫进行气相反应,通过对气相反应条件的合理控制,制备出了可工业化大量生产的高纯度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其平均粒径范围在200nm以内。并讨论了制备高纯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钼的逐步反应模型和反应条件对MoS2形貌的影响。样品经由XRD、SEM、HRTEM进行表征。
- 曾一赵鹏王跃峰杨龙彭世玉
- 关键词:富勒烯
- 环氧沥青固化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回顾了环氧沥青材料固化特征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基于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的固化反应热分析动力学研究现状,讨论了环氧沥青固化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傅里叶红外变换吸收光谱法(FT-IR)和非等温DSC法可以有效地研究环氧沥青的固化特征,为环氧沥青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但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与研究内容。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为全面分析环氧沥青固化机理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 钱玉春陈拴发
- 关键词:环氧沥青热分析动力学
- 长大纵坡段路面线形设计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青兰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的分析,从运行安全性角度对长大纵坡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路线设计角度提出项目改造方案,并与原公路线形进行对比,为长大纵坡公路线形设计提供指导。
- 杨慧军齐琳
- 关键词:长大纵坡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