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作品数:601 被引量:1,061H指数:13
- 相关作者:张瑞娥詹先君陈德用张慧荣邓兆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肖江虹的民俗叙事与乡村文化变迁
- 2024年
- 贵州籍青年作家肖江虹运用民俗叙事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故事发展,展现农村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传统习俗。肖江虹将民俗作为文学叙事主体,刻画贵州乡村文化的真实镜像,在城乡二元文化对立中书写民俗的坚持与消解,彰显文化反思和焦虑,找寻文化突围之路。通过肖江虹的书写模式、文化焦虑和文化突围可管窥民俗叙事书写与新世纪以来的乡村文化变迁。
- 郑东方张瑞娥
- 关键词:民俗叙事乡村文化
-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情感关注和培养被引量:1
- 2009年
- 由于网络平台自身的优势,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然而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情感的"荒原"应引起大学英语教学者的充分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感交流缺失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并对如何促进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情感交流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
- 陈德用
-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学习情感
- 翻译能力构成体系的重新建构与教学启示——从成分分析到再范畴化被引量:23
- 2012年
- 本文从范畴化理论视角审视了翻译能力构成的研究成果和相应的翻译能力构成体系,在解构传统翻译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进行再范畴化,建构了包括上位范畴、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的完备的翻译能力构成体系,以实现对翻译能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认识。文章最后探讨了这种再范畴化对于翻译教学的认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张瑞娥
- 关键词:解构翻译教学
- 解读外语课堂“少数积极者”与“多数沉默者”行为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2
- 2013年
-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众多,课堂沉默行为就是其一。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英语课堂都是由"少数积极者"和"多数沉默者"构建而成。针对这一现象,比较两者间的行为差异,从教师、学生及其他客观因素分析成因,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 潘云翠
- 关键词:课堂沉默沉默者消极沉默
-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在综合前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策,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在文化自信建设中译者主体性发挥遇到的困惑和制约因素,认为译者应该恪守客观、自信的文化立场。
- 郑东方张瑞娥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自信
- 试论新《英语课程标准》下资源策略的培养
- 2007年
- 本文介绍了资源策略的源起和定义,探讨了培养学生资源策略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扩大英语输入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文章还探究了资源策略的培养原则即:循序渐进性原则、任务性原则和团体合作原则。最后分析了资源策略的教学给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
- 刘东楼
-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资源策略
- 英语词汇自我概念对英语词汇联想影响的研究
- 2019年
- 本文从二语自我概念理论出发,运用问卷调查,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检验等方法,探讨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词汇自我概念对英语词汇联想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词类影响中,英语词汇自我概念对形容词词汇联想有影响;2)对反应类型影响中,英语词汇自我概念对词缀变化及其屈折变化、同义(具体)及位置关联等有影响。研究结果可用色彩范畴理论、二语自我概念理论、二语心理词汇表征和发展模型等理论解释。
- 张娟郭万红
- 关键词:词汇联想
- 英语求职面试中面子威胁行为及礼貌策略
- 2015年
- 在英语求职面试中,面试官和求职者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根据Brown和Levinson面子理论,分析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和求职者之间的面子威胁行为和所采用的礼貌策略。研究表明,面试中最常用的策略是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面试官进行的面子威胁行为要远远多于处于权势劣势一方的求职者,而且往往会赤裸裸地进行面子威胁行为,以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拉开与求职者距离,维持自己权威。
- 潘月玲
- 关键词:面子威胁行为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
- 浅论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成名作《哈姆雷特》被引量:2
- 2006年
- 威廉·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化史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少有的天才之一。他的著作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史的里程碑,是因为他首创了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客观描写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哈姆雷特》被看作是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书中记叙了12世纪王子哈姆勒斯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复仇故事,踌躇是哈姆雷特最著名的性格特点。他要报杀父之仇,但却又多次不能下手,反复迟疑,而这正是莎士比亚关于哈姆雷特的构想中最关键和独特的地方。本文正是分析了莎士比亚手中的哈姆雷特这一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 谢晓芹刘云
-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剧场翻译与剧本翻译对比研究--以《推销员之死》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英若诚先生在对《推销员之死》进行剧场翻译和剧本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了历时的对比研究,通过剧场版本和出版版本中剧本相关内容的翻译变化,阐释了翻译与社会、与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剧场翻译的具体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和语篇思想,将文本、文化、语境作为整体的研究方法,及其所关注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如何实现社会功能,对解决戏剧翻译重文本而轻舞台、文本与舞台相互孤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亦是使两者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 王茹茹
-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推销员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