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数:12,921 被引量:63,182H指数:52
相关作者:王雪峰高天舒庞立健张哲王垂杰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94篇期刊文章
  • 1,10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01篇医药卫生
  • 129篇文化科学
  • 47篇经济管理
  • 29篇生物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哲学宗教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建筑科学
  • 8篇社会学
  • 8篇理学
  • 7篇语言文字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电气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62篇中医
  • 932篇中药
  • 886篇疗效
  • 845篇糖尿
  • 842篇糖尿病
  • 776篇中医药
  • 759篇慢性
  • 650篇细胞
  • 609篇辨证
  • 532篇护理
  • 474篇心病
  • 472篇综合征
  • 463篇病机
  • 456篇冠心病
  • 452篇中西医
  • 438篇动脉
  • 431篇关节炎
  • 376篇中西医结合
  • 367篇疗效观察
  • 348篇关节

机构

  • 12,596篇辽宁中医药大...
  • 6,65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8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88篇辽宁省中医研...
  • 93篇天津中医药大...
  • 92篇中国医科大学...
  • 67篇辽宁中医药大...
  • 65篇沈阳军区总医...
  • 64篇沈阳药科大学
  • 59篇中国中医科学...
  • 5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2篇中国中医科学...
  • 42篇辽宁省中医药...
  • 41篇江苏省中医院
  • 41篇北京中医药大...
  • 41篇沈阳市第七人...
  • 40篇山东中医药大...
  • 4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8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49篇王雪峰
  • 367篇杨关林
  • 328篇高天舒
  • 325篇庞立健
  • 322篇吕晓东
  • 246篇张哲
  • 243篇殷东风
  • 239篇王垂杰
  • 227篇高明利
  • 206篇张会永
  • 204篇张明雪
  • 181篇冷辉
  • 180篇张艳
  • 170篇卢秉久
  • 162篇张艳
  • 158篇臧凝子
  • 158篇于世家
  • 153篇高宏
  • 151篇宫丽鸿
  • 139篇王鹏琴

传媒

  • 1,764篇辽宁中医药大...
  • 1,280篇实用中医内科...
  • 851篇辽宁中医杂志
  • 815篇中华中医药学...
  • 284篇中医临床研究
  • 218篇中华中医药杂...
  • 21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06篇中医药临床杂...
  • 16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54篇亚太传统医药
  • 152篇光明中医
  • 145篇中国中医药现...
  • 126篇世界中西医结...
  • 125篇云南中医中药...
  • 116篇长春中医药大...
  • 99篇中国实验方剂...
  • 92篇中国中医基础...
  • 91篇中国民间疗法
  • 86篇中国中医急症
  • 81篇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6
  • 416篇2025
  • 679篇2024
  • 722篇2023
  • 786篇2022
  • 855篇2021
  • 855篇2020
  • 748篇2019
  • 656篇2018
  • 749篇2017
  • 829篇2016
  • 771篇2015
  • 736篇2014
  • 703篇2013
  • 530篇2012
  • 579篇2011
  • 524篇2010
  • 462篇2009
  • 432篇2008
  • 352篇2007
12,9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伤寒论》太阳病探讨不寐主要病机及治法被引量:3
2022年
不寐又称失眠,临床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易产生情志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病因众多且繁,总归是营卫阴阳运行异常导致心神不安,核心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中医学治疗不寐历史悠久,著作众多,记载的临床辨证以及所涉及的治法方药颇为丰富。《伤寒论》中有诸多关于不寐的条文,贯彻六经。文章以太阳病篇角度切入,从“营卫失调”“太阳蓄水”“瘀热内陷”“余热扰神”“阳虚”五个主要病机分析其发病机制,从“八法”中归纳太阳病篇针对不寐的治疗方法,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运用到实际,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优化的治疗方案。
王冶涵柏强
关键词:不寐太阳病病机治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X线诊断标准探讨
为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本文对18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X线钡餐检查及胃液胆汁酸浓度测定3种方法对照分析。
罗宏超马晓燕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X线钡餐影像诊断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关于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述评
2022年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于临床中属神经精神类疾病,儿童作为该病主要患病群体,发病后以运动性、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病症表现,导致患儿异常行为的同时,还将干扰其学习能力,对其成长及人生发展等均可造成严重影响[1]。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及时采取治疗,可使患儿病症、病情进展等得到缓解及抑制,使用西药治疗,可见一定疗效,但药物成分对人体危害明显,且停药后易出现复发情况[2]。中医角度分析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为病机,健脾止动汤有息风止痉、开窍醒神等功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内服该药,可平复患儿病症反应,中医针刺技术是以穴位刺激,干预人体气血运行为为技术特点,结合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机,选择穴位行针刺治疗,可调节肝经、肾经,平衡阴阳,进而缓解患儿抽动症[3]。基于此,王雪峰教授将健脾止动汤、针刺技术合用,内服中药,调和病机、干预患儿机体根本,配合针刺,刺激穴位,平复病症反应,以此对疾病做标本兼治,使疾病得以康复的基础上,预后疾病复发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现将其经验做如下总结。
刘玉凤郝欧美贺亮亮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药治疗针刺
欣舒注射液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ET、NO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欣舒注射液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ET、NO影响的实验,提示球囊损伤造成血管内皮不同程度的剥损、损伤和功能紊乱在术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出:欣舒注射液在血管内皮修复方面优于西药组。
王健杨莺
关键词:欣舒注射液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ABDOMINALAORTA血管内皮
精彩人生要靠自己把握
2008年
一位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对于我一个单身女性来说,现实有些残酷。去年我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当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32岁正是人生精彩的年龄,可我却要面对这种终身疾病,每天要靠打针来维持生命。1年过去了,病情控制得不是很好,最近的血糖仍然很高,心情也受影响。面对家人我还要装作没事,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更不知这种痛苦何时是尽头。”
贾智捷
关键词:1型糖尿病病情控制
针刺内关穴治疗心律失常探析被引量:26
2008年
杜毅胡婷婷
关键词:内关心律失常
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PDGF-B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内皮损伤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新西兰白兔2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8周;模型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用球囊拉伤法建立兔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第8周末处死动物,用RT-PCR法检测颈动脉损伤处PDGF-B 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对比,益气活血复方可明显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反应,下调损伤处PDGF-B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显著减轻兔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B mRNA表达有关。
刘会武张艳孙江波
关键词:益气活血复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颈总动脉
经时兼收创新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下)
2010年
针对李可验方数量之谜,进一步挖掘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验方百首:李可命名方22首,笔者拟名方78首;李可验方归纳思路:从个案中找灵感,从类案中找规律;从对药中找素材,从治法中找特点;从按语中找提示,从疗效中找亮点。
孙其新
关键词:经方自制方医案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病因病机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病以久病肺虚为主要内因,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心。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痰浊与瘀血交阻为患,痰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与之胶结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的始终。
曲妮妮
关键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因病机
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方药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中药方剂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能力,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中药复方和具有补肾作用的单味中药以及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进行的药理研究。基于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归纳与分析,提出了研究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能力的方药选择思路和实验研究思路,分别是:注重对补肾方药具有协同作用中药的研究、开展中药有效成分或组分配伍的研究、加强促进MSCs骨向分化方药筛选与对比研究、体内体外结合机制探讨的研究。
张林康蓓蓓李然范颖
关键词:方剂中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2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