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学院
- 作品数:9,012 被引量:33,059H指数:47
- 相关作者:席焕久苏玉虹谷京城王洪新秦书俭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辽宁汉族细胞内外液对浮肿指数的影响
- 探讨辽宁汉族细胞内外液对浮肿指数的影响。方法:利用体成分分析仪对辽宁汉族657人(男280,女377),进行体成分分析。将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为20~、30~、40~、50~、60~年龄组。男女性细胞内液(男22...
- 任甫刘学峰席焕久裴林国邵帅侯伟光杨永利
- 关键词: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 HLAA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单伟陈奎秦书俭曾瑞霞房艳郑德宇李德华刘学
- 锦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情况调查
- 目的调查锦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情况,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营养和发育的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营养与发育不良或过盛的应对措施。方法分层整群随机选取本地4所幼儿园(2所市级、2所区级)1360名学龄前儿童为本...
- 王良君程晓萍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体格发育
- 文献传递
- 早期正确良好的复位在股骨颈骨折保头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目的:现阶段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技巧及内固定物材料的新进展关注在增加,其术前及术中的复位技术关注较少。对于股骨颈骨折的保头治疗来说,其复位的技术要求对于内固定技术的要求是同样重要的。股骨颈骨折保头的血运决定了其复位的...
- 龙亚周乔林张树明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保头治疗复位
- 小牛肝提取物对新生小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小牛肝提取物对新生小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制备游离肝细胞悬液,以低血清进行肝细胞原代培养,12-16 h后用0.1 mmol/L的H2O2诱导肝细胞损伤,同时加以不同浓度的肝提取物,观察(100-1 000)mg/L的小牛肝提取物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小牛肝提取物在100 mg/L时即可起到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在500 mg/L时可明显保护肝细胞损伤,之后随着浓度的加大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结论 小牛肝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以浓度为500 mg/L时效果最明显。
- 李丽于洪儒王洪新杨菁
- 关键词:H2O2肝细胞培养肝细胞损伤
-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CT)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速率法测定健康对照组130例和各类肾脏疾病114例的血清、尿OCT和尿肌酐(UCr)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肾肿瘤、肾病综合征、上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的血清OCT值分别为:0.12、0.68、2.35、6.45、144.22IU/L,它们的尿OCT/尿Cr比值分别为:21、133、118、143、371,肾脏疾病组的血清OCT及尿OCT/尿Cr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OCT与尿OCT/尿Cr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敏感度分别为83%、87%,特异性分别为73%、75%。结论:血清OCT与尿OCT/尿Cr是诊断肾脏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对肾脏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 高雅文张一兵姜薇佟青王尚云罗喜刚
- 关键词:尿肌酐肾脏疾病似然比
- 吡格列酮对谷氨酸诱导皮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抑制JNK信号的机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谷氨酸所致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吡格列酮组、谷氨酸+SP600125组、SP600125组。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hospho-ATF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1和JNK1总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100μmol.L-1)作用24h可使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磷酸化JNK1蛋白水平(谷氨酸作用2h后检测)和磷酸化ATF2表达明显增加。吡格列酮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皮质神经元损伤,同时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磷酸化JNK1及磷酸化ATF2表达增多。JNK抑制剂SP600125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及phos-pho-ATF2表达增多。结论吡格列酮对谷氨酸引起的培养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吡格列酮的保护作用与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王蕊金英闫恩志隋海娟刘婉珠齐志敏
- 关键词:吡格列酮谷氨酸神经元C-JUN氨基末端激酶
- 甲氧氯普胺与紫色素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了甲氧氯普胺与紫色素之间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甲氧氯普胺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实验表明,甲氧氯普胺与紫色素在乙醇介质中,室温条件下即可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5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32×103L.mol-1.cm-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5%(n=6),回收率为98.3%~105.1%。
- 刘佳川李华侃王玉华
- 关键词: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甲氧氯普胺紫色素
- 试论联机编目状态下设置专职分类员之必要性
- 2011年
- 相对于传统编目而言,联机编目状态下分类标引虽然依据的标准及规则不变,但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论述联机编目状态下分类标引工作现状,从三方面的不同来论述设置专职分类员的必要性。
- 孙士宏
- 关键词:联机编目分类标引
- 利用窄带成像技术观察毛细血管形态在结直肠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imaging,NBI)观察毛细血管形态(capillarypatterns,CP)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75例患者接受NBI结肠镜检查共发现病变部位116处.根据Yoshiki的分型方法,将结直肠病变的CP分为6种:蜂窝状结构型、模糊结构型、网状结构型、密度增高型、不规则结构型、稀疏结构型.利用NBI下观察到的CP进行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判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在116例结直肠病变中增生性息肉毛细血管形态多表现为模糊结构型,而腺瘤性息肉的毛细血管形态表现为网状结构型和密度增高型,癌症的毛细血管形态多表现为不规则型和稀疏结构型.利用此分型方法鉴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4.6%和78.6%,准确性88.8%,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88.6%,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value,NPV)89.2%(P<0.01).同样,对于腺瘤性息肉和癌症的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0%和87.5%,准确性91.4%(P<0.01).将直径<10 mm的小息肉按毛细血管的有无进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9.7%和80.5%,PPV81.4%,NPV89.2%,准确性85.0%(P<0.01).结论:NBI结肠镜观察结直肠病变CP对于鉴别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以及腺瘤性息肉与癌症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对于直径<10 m m小息肉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鉴别诊断方面NBI结肠镜也具有很好作用.
- 任晶江学良
-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结直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