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作品数:3,356 被引量:9,954H指数:30
相关作者:张春杰庞有志丁轲李银聚吴庭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28篇期刊文章
  • 77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06篇农业科学
  • 235篇生物学
  • 184篇医药卫生
  • 175篇文化科学
  • 4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经济管理
  • 26篇化学工程
  • 17篇理学
  • 7篇机械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73篇基因
  • 250篇细胞
  • 232篇免疫
  • 201篇病毒
  • 178篇动物
  • 162篇教学
  • 148篇杆菌
  • 128篇蛋白
  • 122篇饲料
  • 112篇小鼠
  • 105篇鹌鹑
  • 103篇生物学
  • 93篇蛋鸡
  • 92篇克隆
  • 90篇肉鸡
  • 87篇活性
  • 86篇球虫
  • 84篇课程
  • 74篇奶牛
  • 73篇多态

机构

  • 3,306篇河南科技大学
  • 1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03篇中国农业科学...
  • 94篇洛阳师范学院
  • 94篇西北农林科技...
  • 58篇河南农业大学
  • 56篇洛阳职业技术...
  • 5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7篇四川农业大学
  • 38篇华中农业大学
  • 38篇中国科学院
  • 35篇甘肃农业大学
  • 29篇河南省农业科...
  • 27篇扬州大学
  • 27篇河南省动物疫...
  • 2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河南牧业经济...
  • 19篇中国科学院亚...
  • 17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98篇程相朝
  • 272篇张春杰
  • 227篇庞有志
  • 205篇李银聚
  • 183篇吴庭才
  • 183篇白俊艳
  • 173篇王天奇
  • 170篇王占彬
  • 162篇丁轲
  • 162篇杨自军
  • 149篇刘玉梅
  • 140篇邓雯
  • 139篇董发明
  • 136篇张自强
  • 126篇龙塔
  • 124篇赵战勤
  • 123篇闫文朝
  • 122篇王玉琴
  • 119篇赵淑娟
  • 118篇徐廷生

传媒

  • 176篇黑龙江畜牧兽...
  • 104篇中国畜牧兽医
  • 93篇河南农业科学
  • 80篇中国兽医学报
  • 80篇动物医学进展
  • 71篇畜牧兽医学报
  • 69篇动物营养学报
  • 68篇畜牧与饲料科...
  • 59篇中国家禽
  • 59篇中国预防兽医...
  • 58篇中国养兔
  • 58篇中国兽医科学
  • 57篇家畜生态学报
  • 55篇中国兽医杂志
  • 55篇畜牧与兽医
  • 49篇中国畜牧杂志
  • 43篇饲料研究
  • 42篇西北农林科技...
  • 42篇当代畜牧
  • 38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71篇2025
  • 120篇2024
  • 137篇2023
  • 132篇2022
  • 121篇2021
  • 103篇2020
  • 143篇2019
  • 148篇2018
  • 134篇2017
  • 167篇2016
  • 153篇2015
  • 148篇2014
  • 154篇2013
  • 197篇2012
  • 224篇2011
  • 192篇2010
  • 191篇2009
  • 210篇2008
  • 93篇2007
  • 150篇2006
3,3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胆绿素还原酶A(BLVRA)基因表达量对蛋壳颜色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研究旨在检测血红素加氧酶(HO-1)和胆绿素还原酶A(BLVRA)在卢氏鸡和固始鸡输卵管子宫部的表达量差异,探索绿壳蛋的形成机理。以24周龄产绿壳蛋卢氏鸡和产褐壳蛋固始鸡为素材,采集每只鸡输卵管子宫部,提取总RNA,经过RT-PCR反转录为c DNA,以与色素相关的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和胆绿素还原酶A(BLVRA)为目的基因,选择GAPDH作为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O-1和BLVRA在不同品种鸡的机体内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卢氏鸡子宫部组织中HO-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固始鸡(P<0.05)。固始鸡子宫部组织中BLVRA m 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卢氏鸡(P<0.01)。
王晓庆徐廷生雷雪芹高灵照肖赞奇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实时荧光定量PCR蛋壳颜色
阴离子盐添加剂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王建平张聚恒刘宁白润成
关键词:奶牛饲料阴离子盐饲养水平投入产出比饲养技术日粮营养
早期热习服对肉鸡机体的影响
2007年
据发表在2001年《The Japanese Journal ofPhysiology》第51卷第2期上的热生理学术语表中的定义,习服(Acclimation)指动物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缓解实验条件下某种气候因素所引起的生理紧张状态的反应。由于肉鸡在胚胎和雏鸡阶段体温调节和神经反馈机制还未发育完善(Arjona等,1988;Modrey and Nichelmann,1992),通过早期热习服能够影响肉鸡的基础代谢、体温调节以及其它生理生化机能,使机体提高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提高肉鸡后期的耐热力。
任洪涛顾宪红彭健
关键词:热习服肉鸡机体环境适应能力体温调节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背景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模式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洛阳市和县区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与乙胺丁醇耐药模式,指导临床用药,补充当地耐药结核的流行病学数据。方法该研究共纳入2941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阳性结果,评估与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被纳入的2941例HRM阳性病例中,18.4%对链霉素耐药,8.0%对乙胺丁醇耐药,男性对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率均高于女性(19.0%vs 16.9%,P=0.129;8.0%vs 7.9%,P=0.987),城市群体高于乡村(21.3%vs 16.6%,P=0.002;9.8%vs 6.9%,P=0.004),复诊群体远高于初诊患者(25.8%vs 17.3%,P<0.001;12.1%vs 7.4%,P=0.002),年龄<51岁群体链霉素耐药率高于年龄>50岁的群体(21.1%vs 16.1%,P<0.001)。按年龄分层,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最高耐药率,男性分别出现在31~35岁和56~60岁,而女性则分别出现在21~25岁及56~60岁。多变量模型中,在调整了涂片结果和年份检测后,既往治疗史、年龄<51岁、城镇地区与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耐药性呈正相关。结论该地区男性、既往治疗史、年龄<51岁和城镇居住群体是链霉素与乙胺丁醇耐药结核的重点监测目标。
郭腾飞王珍珍侯义赵战勤赵战勤江涛江涛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模式链霉素乙胺丁醇
翻转课堂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的探讨
2024年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培养符合畜牧业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改革。通过课前学生主动预习、教师发布任务、课堂学生讲授、教师引导等方法构建《家禽生产学》的翻转课堂教学。结果发现,翻转课堂的应用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适时肯定及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语言表达能力。该文对《家禽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特征、教学方法及在《家禽生产学》中的应用等进行总结,为解决《家禽生产学》等有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宋祯李泽恩文凤云刘宁王建平吴秋珏
关键词:教学改革
绵羊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025年
[目的]挖掘影响绵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绵羊品种的选育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检测PPARGC1A基因的InDel(插入/缺失)位点在湖羊、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PPARGC1A基因的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PPARGC1A基因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II型、ID型和DD型。湖羊、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的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28、0.209、0.563,I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32、0.488、0.406,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0、0.302、0.031。关联分析表明,PPARGC1A基因与湖羊的体高、背高和臀端高有显著(P<0.05)关联性;PPARGC1A基因与小尾寒羊的体长有显著(P<0.05)关联性;PPARGC1A基因与杜泊羊的各生长性状无显著(P>0.05)关联性。[结论]PPARGC1A基因对湖羊和小尾寒羊的部分生长性状有影响,可以作为湖羊和小尾寒羊遗传杂交改良的重要功能候选基因。
邵俊红牛程炜温行行梁任杰杨旭光黄俪婷郭乐珊白俊艳
关键词:绵羊PCR生长性状
猴源巴克斯顿纤毛虫(Buxtonella sp.)的分离与鉴定
灵长类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和巴克斯顿纤毛虫等肠道寄生虫,由于灵长类动物与人进化关系最近,寄生于体内的寄生虫对人类也具有潜在的感染风险。本研究采集了洛阳市王城公园动物园8种灵长类动物(包括猕猴、环尾狐猴、松鼠猴、灰斑悬...
闫文朝王天奇宗于安李荣荣
关键词:包囊分子鉴定
文献传递
CAPN1基因和CASP9基因在肉牛骨骼肌形成中mRNA表达特性分析
王伟杨又兵庞有志雷雪芹赵淑娟张小辉
猪源A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赵战勤刘倩玉龙塔李静薛云刘志军廖成水
减毒沙门氏菌在疫苗和疫苗载体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沙门氏菌不仅可以用作疫苗,也是理想的疫苗载体,已受到医学与兽医学的广泛重视。沙门氏菌可以经黏膜途径免疫(口服或鼻内),操作方便,对接种对象刺激小;此外,沙门氏菌为胞内侵袭细菌,能有效递呈抗原,激发抗沙门氏菌和诱导外源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与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同时诱导黏膜免疫与全身免疫。文章对沙门氏菌的入侵机制、免疫机理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正程相朝
关键词:沙门氏菌疫苗
共3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